首联、颔联写景,近景、远景结合,画面富有层次,意象苍茫,凝重含蓄,使人顿生茫然若失的沉重感,表现了国破家亡后人民的悲惨生活。此两联写景为下半篇因景生情,表现亡国遗民无家可归的主旨作了渲染和铺垫。颈联由眼前景过渡到写心中事,直抒胸臆,表达诗人进退两难的困境。尾联总摄全诗,表达诗人无处安身立命的悲怆愁苦。
试题分析:一般的,诗歌和词的结构思路都表现为景和情的处理关系。大部分诗歌和词作采用的是先写景后抒情的办法,当然,也有一些纯然写景,毕竟这些诗歌是少数。从情感的产生原因上看,我们也好理解,人总是要受到外界的某些刺激或者影响才能产生某种特定的感受。至于写什么样的景,表什么样的情,那就看诗人、词人自己当时的社会环境,人生际遇,生活经历了。结合本诗创作的大背景,我们可以在上述框架的基础上理出构思的脉络。
点评:难度较大,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诗歌架构的基本认识水平和对本诗创作背景的理解程度
参考资料:
《南陵道中》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在船中所见美丽的天光水色,着重在于刻画景物,但同时在景物的选择与描绘中,体现了寄寓了作者的心境;后二句紧承第二句而来,所描绘的图景,色彩鲜明,似乎江南水乡的工笔风情画一般。全诗构思巧妙,刻画细致,富有诗情画意。
金陵道中》是一首描写行役羁旅苦情的佳作。开头两句巧妙地化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创造的意象,“瘦马驮诗天一涯”指作者自己,“倦鸟呼愁村数家”是景物。由我及物,物也有了倦意和愁感。作者从萍踪逆旅的主题,引申到时光易逝的感叹上:“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青春不再,满头青丝,变成如霜白发。柳花无意,诗人有情,无限感慨蕴于诗底。小令仅有四句,却有两层意思,又层层进递,气脉相连,耐人咀嚼,促人憬悟。
南宋诗人杨万里吟咏《桑茶坑道中》的诗共有8篇,是到漳州赴任途经安徽宁国县境所写。这是其中一首,描写初春田野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围和生机无限的意境。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