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秧歌
延安人喜观扭秧歌。正月初七八过后,延安人喜气洋洋开始闹秧歌。这是一年一度村社活动最集中的一段时间。通过这种“闹红火”活动,庆贺过去的一年的劳动收获,祈保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秧歌队组织严密,依照当地的习俗,秧歌队由手擎花伞的“伞头”指挥。
“秧歌”是一种用锣鼓、唢呐伴奏,将舞蹈、歌唱揉为一体的民间艺术。秧歌有很多角色,每个角色腰里扎一根红绸子,女角多一把扇子,头上饰以用彩色纸张折叠的缨子。丑角由性情活泼的人扮演,如县官、地主、蛮婆蛮汉。他们着白衣红裤,耳挂红枣,胸垂一串红辣椒,手执笤帚当扇,提一个油葫芦,扭扭捏捏,丑态百出。他们不时跳出圈外,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令人捧腹大笑。 延安秧歌流派众多,最具特色的当数延安北部的过街秧歌、排门秧歌、大场秧歌、对子秧歌、走灯秧歌和南部的老秧歌。各种秧歌主要由踢场子、打腰鼓、扳水船、跑竹马等组成。踢场子有:天地牌子、双葫芦、枣核乱开花、十盏灯、十二莲灯灯套灯、八仙过海、双辫蒜、秦王乱点兵、鬼拉腿等。另外还有五大洲、小蝴蝶等新编场牌。
据说,秧歌起源于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原为迎神驱邪的宗教活动,现在则成为一种民间的吉庆活动。在“伞头”的指挥下,秧歌队首先挨家挨户拜年。每进一家院子,主人连忙捧出烟酒为之接风。“伞头”根据周围环境,编出恰当的秧歌词,如“五谷丰登家家乐,大囤满来小囤流”一类的吉利话,同时,秧歌队在院里扭起欢快的“排门秧歌”。于是,歌声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秧歌队转院拜年继续进行。转院拜完年后,还要拜性口圈,拜庙,拜煤窑等。 随后,秧歌队来到村中广场表演。声地上点燃篝火,立几个油灯碗,秧歌队的表演日以继夜。在唢呐、鼓、钹等乐器的伴奏下,扮成各种人物的舞者,手持彩扇 、彩绸、手帕、绸巾、红花,甩开双手,左回右旋,翩翩起舞。演员的全部情绪都靠身段的扭摆来表现,主要是臀部的左摇右摆,带动脚步有节奏地移动,进一步,退半步,闪腰垫步,妙趣横生。 一个场地也可以有几家秧歌队同时表演,互相憋着劲头比赛。北派场子舞姿粗犷豪放;东路派轻歌漫舞表演细腻;而南路秧歌则以最古老的特色见长。有的地区,在正月十五前后,还要进行汇演比赛。这种习俗也叫打擂台或进彩门。参赛的秧歌队由伞头指挥。伞头骑在马上,领秧歌队与对方斗阵,斗阵的主要形式是伞头之间的对唱,输者让道,胜者再与另一队对唱,直至决出雌雄,夺魁者以擂台得主的身份进入青松翠柏搭成的彩门。
1. Yangge dancing with a long history, is China's most popular a kind of folk dance forms.
2. Usually in festivals or happy occasions, but all over YangGeWu jump performance forms different.
3. In the whole nation at present very popular, especially by the old man's favorite.
4. Popular reason: easy to fitness
秧歌舞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移动重心,平时行走时重心就是在不断地移动,就是坐着、站着,也可以随时移动重心,人体的中心点一移动,重心就要随之移动,反过来说:重心一移动,中心点就会移动,这才能保持平衡。在舞蹈中亦是如此,几乎所有的舞蹈,缺少了重心移动就流动不起来,而舞蹈中的步伐,就是最典型的重心移动。在民间舞蹈中,所有的步伐,如朝鲜舞的平步、胶州的碾步、花鼓灯的风柳步都是独具风格的重心移动。在东北秧歌中,最有特色而又最能体现重心移动的步伐便是“踢步”了。 东北秧歌的动律风格可概括为“稳中浪”,而舞蹈中的艮劲儿、美劲儿及泼辣劲儿给这一舞种增色不少。东北秧歌的“浪”,体现在身上的动律;“艮”表现在踢步的“出急落稳”中,“踢步”的节奏感特别强,单一的踢步在一拍里有三种不同的变化,踢出的那一瞬间是非常快的用力过程,这一过程犹如一个快吸气,落脚时仿佛突然呼吸的顷刻,但很快地又转化为一个长叹似的重心移动。在这三种变化中,踢出的一刹那体现了艮、俏、泼辣、爽快、干脆的特点,落地与重心移动充分地体现了稳、美、浪的动律风格特点,由此可见,踢步不仅表现了“艮”,同时也表现了“浪”。“浪”使人联想起弧线。东北秧歌的重心移动其实就是一个小弧线,做前踢步重心移动是下弧线;做后踢步与侧踢步,重心移动的感觉是上弧线。把这些弧线连贯起来,就是“浪”的弧线型动感了。 从“踢步”的慢移重心来说,“慢移”本身就给人连绵不断,非常连贯优美的视觉形象,充分流露出成熟汉族女性的委婉、细腻、温柔、羞涩、含蓄的曲线美。所谓的“美劲儿”,在这时就表露无遗了。“双花”中的“双颤步”又别有特点。“双颤步”重心移动是上弧线,其节奏较为平均,移重心后踢所占的时间值基本上是相等的,加上音乐多用小快板,就给人轻松愉快、欢乐向上的感觉。“缠花”中的“顿步”是典型快移重心的步伐,由于重心移动的过程非常快,无形中使整个格调向热情火爆的气氛中去,体现了东北秧歌风格中的“艮劲儿”及“泼辣劲儿”。东北秧歌的训练点是自下而上,连锁反应的协调。组成这一连锁反应的三个主要环节便是脚下的步伐、身上的动律与手上的手巾花。手脚不能协调运动是一般人的通病,而这恰恰是掌握动律风格的最基本要求。面对一个初学者,要让他协调起来运动,就必须把这三者的关系分析清楚。尤其是要点出三者之间的相同之处,以方便记忆,使学者更快地掌握协调动作的窍门。三者的运动都是有“点”有“线”的,在动律与手巾花中都存在着“快吸气、停止呼吸、化为长叹”三个过程,在绕花中,花绕犹如快吸气,刚绕完的顷刻是停止呼吸的瞬间,从手腕到另一次绕花之间所走的弧线是化为长叹的时候,动律同样也是有“点”与“线”的关系。动律犹如钟摆一样,到弧线的尽头,就“点到为止”,立即回到动作过程(即“线”)中去,踢步、动律、绕花是平行进行的,动律与绕花的“点”与踢步的重心移动同步进行,这样三者便协调了起来。 “踢步”之所以显得“稳”、“艮”,是因为其速度之快,如果没有“稳落”、“慢移”来缓冲对比,恐怕这个特点就不是特别突出了。如古典舞中所说的“欲左先右,欲上而下”,在东北秧歌中成了“欲快先慢”,或“欲急失稳”了。因此,“踢步”的“艮”,重心移动才显得格外的“稳”。 一般而言,舞蹈中的慢板是不容易掌握的。“浪”在东北秧歌的慢板中占有重要地位,要跳好慢板就得先“浪起来”。这时就必须从动作与动作衔接的过程中着手,只有把动作过程做好了才能跳好慢板,有了细腻的动作过程就不容易出现抢节拍的现象。东北秧歌的重心移动是不可缺少的过程,是“浪起来”的基础,它起着掌握节拍、灌满音乐的作用,从前到脚的运动过程,速度及幅度都由它牵动及控制。重心移动的过程越慢、越细腻,走的路线越长,弧度越大,那身上的“浪”,就越清楚,与此同时,整体动作就显得较有力度、有韧劲、有文化、有内涵。 看民间舞最过瘾之处莫过于其动作中所蕴藏的韵味,这个韵味包括了很浓郁的地域特色。当跳得非常娴熟时,风格韵味都是在不自觉中流露出来的,这是一种非常巧妙而又自然的流露。但在这之前,就要下一定的功夫去揣摩其中的奥妙,只有掌握了这微妙之处,呈现出来的舞蹈才不会流于一般,才不会成为一串不值一看的“动作”。同样的道理,如果要掌握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就得抓住其奥妙所在。这妙处所在便是脚下的重心移动。我认为,解决好“踢步”与重心的移动,是掌握东北秧歌动律风格的最好方法。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