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至十二月,主要节日有十月朝、腊八节、送灶、除夕。进入十月后,乡民开始搞冬闲副业,如编簸箕、条帚、蒲鞋,赶制水车零件等,准备来年春天赶集出售。从十一月至冬至日进入数九寒冬。农历十二月称腊月,从腊月二十到除夕,以夜数计日。这期间,各家要掸尘大扫除,打笼蒸糕团、馒头、米饼等,一些人家还腌制咸鱼、咸肉。家家要赶晴天洗衣服、被褥,民谣称“有钱没钱,洗洗过年”。理发室和浴室因“剪元宝头,洗元宝澡”而分外繁忙。二十六、二十七夜,部分人家敬神辞年,商店吃辞年酒。从二十夜到二十九夜,集镇上有专职打更守夜的人,手提灯笼敲着竹梆,提醒人们防火防窃。建国后,地方政府部门对冬防更为重视,组织民兵及工作人员值班夜巡,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十月朝 农历十月初一称“十月朝”,前后数日内扫墓满坟,祭祀与清明节相似。是日有煮糯米饭送苍蝇俗,河东则以煮赤豆饭送苍蝇。李堡旧俗于是日举行城隍会。又河东地区在十月朝洗牛,耕牛开始冬休。赢弱老牛,往往受到淘汰。
冬至节 冬至日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前一日为小冬,家家祭祖烧纸。冬至日又称大冬,各地早上均有吃汤团的食俗。晚上团聚设宴,商店作坊均有“冬酒”,俗称“大冬大似年”。河东亦间有拜冬礼节。从冬至节起为交冬数九。冬至之日,昼最短夜最长,故有谚云:“冬至不坐夜,夏至不踏车。”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传说为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民间仿寺店俗,以糯米、黄豆、花生、慈姑、青菜、红豆等,杂配煮成“腊八粥”饭食;讲究的富户放红枣、板栗、自果、香草、蘑菇、木耳等,称“八宝粥”。佛教信徒在晚上吃面条祝“无量寿佛”。其他人家还有的开酒宴。今吃腊八粥俗依旧。
送灶 腊月二十四日家家送灶,祷祝灶君“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所供祀品一般为四盘:饴糖(粘封灶君之口)、茶叶和米(象征生活平安)、豆腐(“富”的谐音)、红豆和碎稻草(灶君神马的饲料),河东人家还供酒糟。建国后此俗渐废。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为除夕,俗称“三十夜”。除夕前一天为小年夜,多数人家中午祭祖;有一部分人家则是除夕日中午祭祖。是日煮陈饭装“陈饭盆”。除夕前家家户户忙碌,蒸糕点,做年菜,炒花生、蚕豆、炒米,买茶食,打年货等均须在此阶段准备完毕。除夕旧俗各家檐头要插红纸、黄笺装饰和芝麻秸,门户上要贴红喜笺、春联及门神;堂屋内贴年画、顺遂条,并以“福”字倒贴,取“福到”的谐音。居丧之家春联第一年贴黄纸,第二年贴绿纸,第三年满孝后贴红纸。家家屋内外打扫整理一新,并于门外、场头以蒲包装石灰打“元宝囤子”,或称为“麒麟脚印”。除夕当晚敬祖先、接灶神,家人设宴团坐吃“守岁酒”。年夜饭,一般要多煮,剩余的留作新年吃“陈饭”;锅巴要留整块的,称“饭根”,并用一盘装盛,上插柏树枝、芝麻籽,缀上白果、花生、铜钱,贴黄纸笺、财神像,名为“陈饭盆”,置于神柜上。散席后,清理厨房,清灶面、锅膛,满水缸、箸桶。临睡前,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守)岁钱”;各人枕边放糖果、枣、长生果(连壳花生),供岁朝枕边开食;又分放新衣、新帽、新鞋袜、供岁朝穿着。河东有些人家则彻夜不眠,坐以待旦,叫“守岁”,而且压岁钱要到初一早餐后才分发。除夕之夜,鞭炮声通宵不绝。新中国建立后,除夕的迷信活动基本废除。80年代后,电视机在城乡广为普及,除夕夜合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已成新风。
“海安花鼓”是海安的文化品牌,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参加过为中央领导献艺的专场演出;在天安门广场参加过国庆50周年联欢晚会;在全国民族民间广场歌舞大赛的角逐中,获得过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在文化部群众文化最高政府奖“群星奖”评比中,获得过“群星奖”金奖;还和来自五大洲及国内13个省市的60多支歌舞表演方队一起,在北京平安大街上参加过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旅游文化节的盛装行进表演。人们已经把“海安花鼓”和海安这个滨江临海的新兴城市的文化形象紧紧扣连在一起。
“海安花鼓”在海安的流传,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嘉靖年间,《明斋真识·广陵韵事》有“花鼓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以乡野、继以镇市,始以村俗民氓、继以纨裤子弟”的记载。清同治三年(1864)的《海陵竹枝》枝中曰:“村部平安时作会,觋巫歌舞历年年,敲镇伐鼓都卢语,聒得居人夜不眠。”说明那时花鼓已流传很广。及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安角斜地区花鼓活动仍然十分活跃。由此推算,花鼓在海安地区的流传,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海安花鼓”和苏北地区的“牵驴花鼓”、苏南地区的“渔篮花鼓”、“洛子花鼓”一样,在明代以前,都属于歌舞相随的戏曲表演节目,主体部分是一旦一丑的“两小戏”或一旦一丑一生的“三小戏”。“海安花鼓”属于后者。花鼓表演中的主体部分是由红娘子(旦)、骚达子(丑)、相公(生)出场入角。歌舞表演被称为“上秧鼓”或“打场子”。今日之“海安花鼓”是歌舞表演部分的发展与创新。由于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由“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引出了“十里花鼓舞不同”。海安花鼓在海安流传的四百多年间,受到了这一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表现的是生活在溪水清悠、田禾葱翠的鱼米之乡的村姑,面朝大海、背朝田庄的黄海渔村的渔妇的生活,展现的是她们既热情奔放又柔美温情的个性。特别是表现村姑、渔妇穿梭织网于花前月下的“颔首、摇肩、展臂、舒腕”,“欲动先出胯,逐步微微颤”的舞蹈语言,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村姑、渔妇悠然自得的劳作生活,蕴藏着村姑、渔妇生活富足的欢乐情怀。这一“海安花鼓动”各个形态的个性特色,不同于“牵驴花鼓”的纵情,而是凸现了这一地域村姑、渔妇特有的既质朴又纯情、既凝重又柔美的内心世界,属于如清代桐城派文人姚鼐描述的那种“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其情其势展现出“如东升初日、如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漳、如沧、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廊”的阴柔之美。
海安文化馆于50年代末,就开始对“海安花鼓”进行搜集整理,并且伴随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社会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牟跃进步伐,对其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先后以男女群舞的《迎春花鼓》,情节舞的《花鼓情》等舞台表演形式在省、市会演中获奖,在晋京献艺中受到好评。近年来又融合了江苏各地花鼓表演之精华,以江苏民间音乐为主旋律,编排成320人参与表演的盛装行进表演方阵和40人参与表演的广场民间舞蹈,多次在全国性演艺竞赛活动中展风采、夺大奖,以致成为全国知名的海安文化品牌。
农历正月至三月,主要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等。正月里节日气氛甚浓厚,拜年访亲友者居多,群众尽情娱乐,喝春酒、打麻将、敲锣鼓、玩花灯……风气较盛。正月中旬有灯期。从正月半到二月初,农家先后植树。三月以清明前后扫墓为主,并兴放风筝。除此,旧俗二月十二传为“百花生日”,人们在自家果树、花卉上缀挂小红布条,称“挂红”,以祈百花齐放、硕果满枝,此俗今已不兴。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旧称元旦(分朝),俗称大年初一。旧俗,凌晨时老人卧床以谛听自然界动物叫声,以卜一年运气。各户争先恐后焚香鸣炮,抢接天地,特别起早烧“头香”者,多为祈求家添男丁或财运亨通。河东人家则俗尚晚起,家家户户每到日上三竿才起身。早晨,家庭主妇入厨,以“陈火”烧锅煎鸡蛋、温果子茶、热白汤猪肉,送给家中老人坐在铺上吃,其他人则在起身后吃红枣茶、元宝茶、汤圆糕点。早餐后,以自然住宅区为单位,各户中青年成群结队挨家逐户拜年,主人以烟、茶、花生、糖果等招待。市镇商店则互送贺年红帖,从门缝投入。中午时,焚香敬神(又称“下升”谢神)。午饭前不扫地、不泼水、不用秤、不动刀剪。初一尚有吃陈年饭俗,河北人家中午吃除夕陈饭、剩菜(称“下生饭”),晚食吃面条(称长寿面);河南、河东人家则在晚上吃陈饭,中午吃糯米饭(或粘傺米饭)。按俗晚餐要提前,上床睡觉不点灯,以为如此可使夏季蚊虫减少。从初二日起,各家陆续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初二日,礼仪不能免者,为佃户上地主、老板家拜年,女婿带妻儿给岳父母拜年,河东地区子侄给伯(叔)父母拜年。亲友之间彼此互请春酒,称“请春卮”,一般到正月十五止。河东地区农村称请春酒为“拉龙灯”,时间一直延续到二月半。初二日,农民到土地庙(祠)给土地公公、土地娘娘和趴蜡老爷敬香,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田无虫灾。商店于是日敬玄坛菩萨(即财神老爷赵公明),办酒招待职工。
正月初五为“财神日”,又称“五路日”,商店开市。店主对“敬财神”极重视,从初四晚起,各店号大门即张贴财神像。店主沐浴更衣,有的彻夜不眠,并备三牲祭礼(猪头、雄鸡、花鱼,俗称“六只眼”),半夜即起身焚香“接财神”,鞭炮声不绝。
新年第一笔生意如妇女来买,称为“满(母)生意”,价格优惠。民间贫苦艺人亦于是日着戏服,扮财神敲着锣,至各店号门前演招财进宝讨赏,谓“跳财神”。晚上,店主请职工吃“财神酒”。
海安俗以初一至初五为“五天年”,人们一律着新衣、新帽、新鞋。因“棉”与“霉”谐音,故有的地区忌穿棉鞋。河北人家各户屋檐前高挂红灯笼,从初一晚至正月十八落灯止,名为点“天灯”。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灯节、上元节。“十三上灯,十八落灯”,这期间为灯花期,正月十五为其高潮。农家于此期间,以竹竿高挂纸糊的红灯笼(上盖雨笠),于每晚点燃,祈求丰年。因患眼疾求神许愿的,则从初一点到三十日。元宵节除张灯、看灯外,早上要吃糯米粉汤圆,晚上吃油炒圆子、花生、蚕豆、白果等食物。灯期内普遍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食俗。
元宵晚,农家取扎成一丈多长的草把点燃,拿到自家田埂上挥舞,称“炸麻串”。通常麻串扎成十二节,若是闰年,须多扎一节,每节放两只小鞭炮。农家边挥边唱“烧荒谣”,如“正月半,炸麻串,拾个穗头称斤半,爹爹称给奶奶看”;“正月半,炸麻串,别人家的菜铜钱大,我家的菜笸篮大;别人家的菜生了癞,我家的菜上街卖”等。炸麻串有的地方也叫“炸麻虫”、“放烧火”。民间有以麻串火焰预卜年成好坏,深红兆天旱,惨白兆大水。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各家要将已嫁的女儿于是日带回娘家休息,时间长短不一。河北有民谣曰“二月二,家家撑船带女儿”。河东有民谣曰“挑蒿儿,做饼儿,带女儿,不带女儿穷狗儿”。又是日,河东、河南地区说媒活跃,谚曰“二月初二龙抬头,王宝钊绣楼抛彩球”。
清明节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日家家户户多设供祭祖,称“敬先”。清明日,妇女儿童有戴菜花、杨柳俗,早上食荞面杨柳叶摊饼,民间传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癞狗”的俗谚。清明前后各十天,各家先后分别扫墓、挂帛、插小旗、焚纸箔,为旧坟垫土、加顶。死者葬后三年中,子女扫墓要办酒祭祀,前后三年分别称新坟、中坟、满坟。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不生烟火,只吃冷食。民国以后不为重视,有改为清明日下午吃冷饭的。
海安节庆习俗: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灯节、上元节。“十三上灯,十八落灯”,这期间为灯花期,正月十五为其高潮。农家于此期间,以竹竿高挂纸糊的红灯笼(上盖雨笠),于每晚点燃,祈求丰年。灯期内普遍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食俗。
立夏节:农历四月六日前后为立夏节,家家煮食鸡蛋,戒坐门槛,午饭必备韭菜炒鸡蛋,曲塘一带则不睡午觉,以防疰夏。男女老幼要于立夏日称体重,妇女则头上戴皂角树叶或瞌睡草。立夏前后麦子刚成熟,有用嫩麦磨制糌粑(俗称“冷嫩”)尝新之俗。
炸麻串“炸麻串”,南通等地叫“放哨火”或“放烧火”。据说,“放哨火”源于明代抗倭。明代中叶以后,被称为“倭寇”的日本海商、海盗在日本藩侯支持下,经常到我国沿海武装抢掠,南通海安均属易遭倭患的灾区。为了抗击倭寇,人们用柴草扎成火把,轮流放哨,称之为“哨火”。有一年正月半,倭寇奔袭,人们纷纷举起火把,从四面八方赶来迎战。繁星一般的火把吓得倭寇转身就逃,大家奋勇追击,杀死不少倭寇。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就形成了“放哨火”的习俗。
海安节庆习俗: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灯节、上元节。“十三上灯,十八落灯”,这期间为灯花期,正月十五为其高潮。农家于此期间,以竹竿高挂纸糊的红灯笼(上盖雨笠),于每晚点燃,祈求丰年。灯期内普遍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食俗。
立夏节:农历四月六日前后为立夏节,家家煮食鸡蛋,戒坐门槛,午饭必备韭菜炒鸡蛋,曲塘一带则不睡午觉,以防疰夏。男女老幼要于立夏日称体重,妇女则头上戴皂角树叶或瞌睡草。立夏前后麦子刚成熟,有用嫩麦磨制糌粑(俗称“冷嫩”)尝新之俗。
传说习俗——饰物:
旧时,儿童项间戴银项圈、银佩锁,腕间戴手镯。男童一只耳朵戴坠,女童幼稚年两耳即要穿孔,戴耳环、耳坠。少数男童还穿鼻孔戴驹儿,意为防其夭亡,部分女童亦如此,到结婚出嫁时才除去鼻驹。个别人家有惯宝儿怕养了收不住的,用棺材底钉打制铁项圈(又称“底钉项圈”)以藤包缠,让小儿佩戴。成年妇女戴金、银戒指,发饰有金银簪、钗和珠花等。旧时戴戒指为辟邪,并说有固体等特殊功能。“文化大革命”期间,戴饰物者几乎绝迹。80年代后,女子重新流行佩戴项链、戒指、手镯、耳坠(环)或嵌宝石的金饰;成年男子中亦有部分人戴金戒指,乃至金项链。
穿着习俗——发型:
民国时期,妇女未出嫁的“额前梳刘海,后拖长辫”;出嫁后一律开脸梳髻戴发网。知识女性多剪遮耳齐肩短发,俗称“二道毛”。男子剃和尚头、分头和平顶头。儿童惯宝儿一般留胎发,前面剪桃儿头,脑后留尾巴,或剃“马盖头”(中间全剃,旁留发)。下河渔民为使小儿长寿,多让其留胎毛,一般数岁剃去,有的到成年时才剃去。建国后,发型变化较大,妇女除老年外已无人梳髻。女子出嫁前后发型无特定要求。男性除老人以外,很少有人剪和尚头。除此,男女发型与他地无异。近年来烫发的亦较多。
穿着习俗——鞋帽:
民国时期,男人春秋多戴瓜皮帽,夏戴草帽,雨天戴斗笠。老人冬天戴披风棉帽,小儿亦然。士绅戴礼帽。妇女春秋季扎黑色“抹额”(又称袢子),天暖时扎蓝色顶头巾,天冷时扎黑色包头(丝织品)。传统鞋式为百页底方口和圆口布鞋,一般为家庭妇女手工纳制,女鞋多绣花。农民平时穿圆口草鞋,冬穿茅窝靴子。河北地区土黏,雨雪天穿高底木屐和钉鞋(布制)。钉鞋以桐油多次涂晒,鞋底有特制短钉均匀分布,能防滑。河南地区为沙土,雨天穿蒲鞋即可。另有一种草田研草时穿的木鞋,主要防草根戳脚。女子未成年时即以布缠足,穿绣花小鞋。
新中国建立后,群众除保留一部分传统的鞋帽样式外,一般男戴解放帽、鸭舌帽、绒线帽,妇女一般扎方巾和丝巾。男女夏天戴太阳帽者较多。鞋子一般穿胶鞋、球鞋、旅游鞋、皮鞋,夏天穿塑料凉鞋或皮凉鞋,雨雪天穿雨靴,中青年女子着高跟鞋较普遍。妇女缠足陋习亦早已废除。
穿着习俗——服装:
民国时期,富有者男性着长衫,出门外加马褂,单、夹、棉、皮依季节转换。一般劳动者多穿对襟布纽短衫,撮腰长裤,出客才穿长衫,质地多为家织土布、夏布。中青年男子冬季一般不穿棉裤,仅在夹裤或单裤外加套裤(没有腰裆,只有裤管护住两腿裤)。妇女一般为右衽大襟短衫,下着裙,裙系于衫内,或穿旗袍。除此,男女皆着一种育裙,为青布制作,前有大口袋,有系绳系于腰间,穿时可将下身前后裹住。这种育裙多为冬天穿,既利防寒保暖,又方便于劳作。讲究的还在育裙上用白线绣花。女子出门一定要穿黑色育裙,长拖至脚。男裙较短。新中国建立后,人们所穿服装随年代而变易,先后时尚穿中山装、黄军装、牛仔裤、茄克衫、西装等,与他地无异;而长衫、马褂、套裤等服饰,则几乎绝迹。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