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湖南特产网!
华容大湖胖头鱼

[华容特产] - 华容大湖胖头鱼

  • 批发价格:未填写
  • 特产类别:未填写
  • 关注热度:
  • 特产特色:未填写
  • 品牌商家:未填写
  • 上架时间:2021-03-20 11:19
  • 咨询价格马上留言
  • 特产详情
  • 产地介绍
  • 联系地址

一.产品介绍


华容县人文极盛,县中地名,一山一水,一地一村,往往有其典故所在。华容民间对于湖的形成有这样一些传说:万庾塌西湖与鲇鱼段塌西原为一湖,相传龙女因得罪玉帝被贬人间来到华容县城之西的曹州府一财主家为奴,受尽苦难。龙王知情后便用水淹财主以报仇遂成此湖。因湖在华容县城之西故名。形成塌西湖后,因为水清柳绿,王母娘娘的小孙女瑶琴等常下凡来此玩耍。她们一天下凡发现此湖被一条鲇鱼精霸占,在湖及其周围为非作歹,瑶琴遂与众仙女打败了鲇鱼精,并砍下了它的长须,扔在今鲇鱼须,挡住了塌西湖水,一干助其作恶的精怪都受到惩处,而鳙鱼精因性情温和,未与鲇鱼精同流合污,瑶琴准其世世代代永驻洞庭,鳙鱼也就长得头大体肥,子孙茂盛。此为传说。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华容位于扬子滩地台江南地轴上,属具有强烈挤压褶皱升降的江南右陆。县境地处洞庭湖凹陷背缘,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丘岗隆起,东西低平开阔,微向东洞庭湖倾斜。地貌分区特征明显: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区,间有溪谷平原,中南部为丘岗区,其余为平原。平均海拔在35米以上,海拔最高点为382.9米,最低点为东湖湖底21米,高差为361.9米。全境山地总面积328.2平方公里,占17.8%,平原1028.66平方公里,占56%,水域面积483平方公里,占26.2%。华容地属北亚热带,为湿润性大陆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的特点。处于低纬区内,全年太阳可照时数4425.9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6.6℃,变幅在16.3-17.6℃之间,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降水量的地域分布比较一致。在湖南省境内,华容属霜期长、霜季早、霜日多的县份。境内水域大,空气湿润,干燥度小。一月平均气温4.2℃,七月平均气温29.0℃,年降水量(毫米)1205,稳定通过10℃积温5300-5400,10℃积温持续天数239,这种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没有极端天气的自然条件,使得水质肥沃,饵料丰富,非常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湖泊的水质为pH值6.5-8.9,Ca2+11.78mg/L,总碱度1.25-1.28mg/L,水质优良,其他有毒物质检测不到。这些因素非常适合鳙鱼的生长。华容县地处湘北,滨洞庭湖,东与岳阳市君山区交界,西与益阳市南县相邻,南连国营北洲农场,北接湖北省石首市,东北与湖北省监利县隔江相望。境内东西最大横距6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0公里。是长江沟通沿海与内地、联结洞庭湖平原与江汉平原的中心交汇点,经济组合、辐射效力大,具有得天独厚、得水独优的综合区域优势。是著名的“百湖之县”、“鱼米之乡”。华容全县集雨面积1612.57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现存湖泊28个、6673公顷,在全6673公顷湖泊中均有养殖胖头鱼,养殖产量达到1万吨。


三.地域范围


华容大湖胖头鱼产于华容县三封乡、胜峰乡、东山镇、操军镇、新建乡、鲇鱼须镇、万庾镇、新河乡、北景港镇、终南乡、南山乡、团洲乡、幸福乡、宋家嘴镇14个乡镇和东湖、蔡田湖、二郎湖、大垱湖、六合山、上板桥湖、下板桥湖、蔡家湖、沉塌湖、大荆湖、小荆湖、繁莲湖、上东湾湖、下东湾湖、宋家湖、西塌西湖、东塌西湖、虾叭湖、王家垱、赤眼湖、牛氏湖、下西湖、北汊湖、团湖、西湖、罗帐湖、北汊水库、月牙湖28处湖泊水库,合计生产面积6673公顷。地域范围为东经112°18′3〞-113°1′32〞,北纬29°10′18〞-29°48′27〞。年产量5000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活鱼活动能力强,个体身体损伤出血点少于4个,群体不越过5%。 1.1体表:有光泽,鳞片完整,不易脱落。 1.2鳃:色鲜红,鳃丝清晰,具固有腥味。 1.3眼:眼球饱满凸出,角膜透明。 1.4肌肉:坚实,有弹性。 1.5肛门:紧缩(雌鱼产卵期除外)。 1.6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16.5-19.5%,脂肪含量0.5-2.5%,铁含量6-9mg/kg。 2、安全要求: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主要有以下标准:GB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五.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要求:养殖水质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养殖湖泊不得有工业污水排入,不得投放化肥。周围生态环境优良,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底质无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大型植物碎屑,无异色异味。 2、品种范围:鱼种质量符合GB/T11777、GB/T11778标准。以鳙鱼为主,占80%,其他鱼混养比例如白鲢、草鱼、黄颡、鲫鱼、青鱼比例为20%。 3、生产控制:投入品要求饲料质量:糠、麸、饼应适口、洁净、干燥,无霉变腐烂,无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饲料贮藏应有一个专门的饲料贮藏室,贮藏室通风干燥,饲料不得与农药、柴油等物质存放在一起。渔药:渔药符合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使用遵循“高效低毒低残”原则,禁止使用国家违禁药品,严禁使用无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产品执行标准渔药。肥料:不得对水体和鱼产生有毒有害作用。无机肥要求质量好,无污染,有机肥要先经腐熟发酵处理后使用。苗池条件:面积1-3亩,水深1m以上,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光照充足;底质淤泥不超过30cm。清塘消毒:整修池塘,清除底层多余淤泥。夯实池埂,防止渗漏;设置好池塘进出口防逃设施;铲除池塘四周杂草。消毒采用生石灰60-70kg/亩,或漂白粉4-8kg/亩进行干塘消毒。注水:鱼苗下塘前7天注水60cm左右。施基肥:鱼苗下塘前5天施基肥,堆放青草或泼洒腐熟有机肥,一般每亩施粪肥200-500kg或绿肥200-300kg。放养前准备工作:检查清塘药物毒性是否消失;用密网拉空塘1-2次,以捞除敌害生物;鱼苗下塘前调节好水温,使温差不超过2℃。鱼苗放养:鱼苗质量要求身体光洁,无死苗,能平游,能逆水游动。放养密度为每亩放养鱼苗10-15万尾。放养方法:同一发花塘放养同批鱼苗;鱼苗下塘时应将盛鱼容器放在上风头避风处倾斜于水中,让鱼苗自然慢慢游出,不得倾倒。饲养方法:----豆浆培育法:浸泡黄豆至豆瓣间隙胀满,磨成豆浆,立即满塘泼洒,每天2-3次,每亩每天1.5-2.5kg黄豆。----有机肥培育法:鱼苗下塘前2-3天,每亩投放大草150-200kg,下塘后每隔2-3天再投放一次。----无机肥培育法:鱼苗下池前3-5天,每亩施尿素1.5-2kg或碳铵5-7.5kg,过磷酸钙5kg。下塘后每2-3天追肥1次,每次施碳铵1.5-2kg,过磷酸钙1-1.5kg。鱼苗培育尽量采用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拉网锻炼:----鱼苗下塘20天左右应进行拉网锻炼2-3次,具体方法是:用密网将育成的夏花围捕在网中,10-20秒后放回原池。隔天再拉一次。分塘培育:——当鱼苗长至3cm左右时,应及时分塘培育,这时一般加水至1m左右,放养密度5000-10000尾/亩。日常管理:----调节水质,适时追肥,捞除杂物,预防鱼病。成鱼养殖:符合DB43/T535-2010鲢鳙鱼湖泊养殖技术规范。湖泊要求:----面积100亩以上,水深1.5-4m,湖泊周边无各类工厂。鱼种质量要求:----规格整齐,健壮无伤,每尾体重达到400g,体长13厘米以上。鱼种消毒:----食盐水消毒法:3%食盐水浸泡5分钟。----漂白粉消毒法:10ppm浓度浸泡20-30分钟。----硫酸铜+硫酸亚铁消毒法(配比为5:2):8ppm浓度浸泡20-30分钟。饲养管理:----施肥:500亩以上湖泊及作为生活用水的湖泊不得施用化肥,100-500亩非生活用水湖泊可施用生物肥。----投饲:投饲应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开动增氧机增氧;----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每15天每亩用生石灰25-30kg化水全池泼洒。日常管理:坚持巡湖,观察水质变化、鱼的摄食和活动、环境及安全等情况;领取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统一印制的“三项记录登记本”,按一日一记的原则做好日志记录;防止鱼类浮头泛池;及时捞除并处理好残渣和病鱼、死鱼,清除池边杂草和水面杂物,保持环境卫生;检查进、排水口拦鱼设施,防止鱼类外逃。常见鱼病防治(苗期):白头白嘴病:1mg/L漂白粉(28%有效氯)或0.3mg/L二溴海因全池泼洒。水霉病:2%-3%食盐水浸浴10min或400g/立方米食盐水、小苏打(1:1)全池泼洒。烂鳃病:0.2mg/L~0.5mg/L三氯异氰尿酸钠(80%有效氯)全池泼洒,严重时连续二次,每天一次。暴发性出血病:外用:同烂鳃病。内服:用出血康,每千克饲料添加本品25g~30g,每天一次,3d~5d为一个疗程。打印病:1mg/L漂白粉(28%有效氧)全池泼洒,严重时连续二次,每天一次。锚头蚤病:放养黄颡鱼可控制。生产记录要求:苗种投放、生产过程、生产销售均要实行登记。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包装上使用华容大湖胖头鱼标志须向华容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提出申请,水产技术推广站派专家对申请单位按照本规范要求对其生产过程监管,合格后方可使用本标志。本标志与获得批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水产品,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的检疫证同时使用。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活鱼运输车上加贴,每车一个标识。与标签应标注水产品类别名称、数量、生产单位(或经销单位)、捕捞(分装)日期。


内容填充中
内容填充中
  • 特产动态
  • 特产问答
  • 特产百科
首页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正在咨询|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