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湖北监利了,具体位置在湖北省监利县汴河乡至毛市镇一带,这里是长江北岸,离南郡江陵城约90公里,离赤壁之战发生地约140公里,正好是曹操的逃亡之路。
为什么是湖北监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赤壁之战发生在赤壁这个地方。《三国志 周瑜传》: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於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刘备在长坂坡被曹操打败之后,逃到了夏口投靠刘琦,夏口当时属于江夏郡,是今天湖北省的武汉市汉口区,然后刘备派诸葛亮出使东吴,双方结盟,孙权派周瑜、程普率领3万军队与刘备联合,周瑜、程普、刘备从夏口出发,率军沿着长江向西进军,曹操从江陵(今湖北荆州)出发沿着长江向东进军。
双方在赤壁相遇,打了一仗,曹操战败,于是退到了长江北岸,这里叫乌林,周瑜则率军驻扎在南岸,这里叫赤壁,这个赤壁就是今天湖北省赤壁市。
第一个被排除的是湖南华容县,华容县属于岳阳市,位于长江南岸,这里没有叫赤壁和乌林的地方。
第二个被排除的就是鄂州华容区,虽然这里也被称为赤壁,也有乌林,但地理位置相差太远了,鄂州在三国时期叫武昌,在今天武汉的东边,曹操如果打到了鄂州,那等于占领了大半个江夏郡(武汉),但是赤壁之战可是曹操与周瑜的第一战,曹操一仗不打就能占领大半个江夏郡,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所以曹操不可能打到了鄂州。
而赤壁在武汉的西南边,曹操从南郡江陵城(今湖北荆州)过来,首先要经过赤壁市,曹操没有打到江夏郡,赤壁属于南郡,在当时的南郡与江夏郡的交界处。
二、曹操是在长江北岸逃走的,目的地是逃到南郡江陵城。三国志中明确记载曹操在长江北,周瑜在长江南,曹操即使赤壁战败,那也是从江北逃走,而且曹操这个时候已经没了水军,是从陆地上逃走的,曹操的船全部被周瑜与刘备烧毁,从地图上看,湖南华容县第一个被排除,因为这里是长江以南了,曹操无法逃到长江以南,只能在长江以北逃走。
鄂州华容区位于江夏郡的东边,曹操如果从这里逃走,是很难逃的,当时的武汉水网密布,江河交错,汉水、长江在这里交汇,境内还有很多湖泊,不利于陆路逃走,况且如果曹操真打到了鄂州华容,那刘琦、刘备到哪去了?整个江夏郡落入谁人之手?这都不好解释。
唯一的可能就是华容道是今天的监利华容,监利华容离曹仁镇守的江陵(荆州)很近了,也在长江北岸,是从赤壁去江陵的必经之路,所以只能是湖北监利华容。
三、从历史学家、地理学家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看也是监利华容。历史学家、地理学家谭其骧的历史地图上,把今湖北省赤壁市称为蒲圻,蒲圻在长江南岸,北岸是乌林,而把赤壁弄到了蒲圻与夏口之间,这个也算是合理的,因为都在武汉市的西南边。
而鄂州华容道在武汉市的东边,方向都不一样了,曹操不可能反着跑,所以把鄂州华容道排除,而湖南华容县又在长江南岸,从地图上看也被排除,所以只能是监利华容了。
现在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赤壁之战是发生在湖北省赤壁市境内的战争,也就是常说的武赤壁,而苏轼题字写诗的那个赤壁是文赤壁,是苏轼自己弄错了赤壁的地方,不过因为苏轼的这一行为,也就保留下来一处古迹而已,真正的赤壁还是蒲圻,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赤壁市。
曹操败走华容道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曹操败走华容道大概是这样的。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的船舰被刘备烧了,引领军队从华容道撤退,路上遇到了泥泞,道路不通畅,又刮起了大风,没办法,只好让羸弱的士兵背着草填在马下,骑兵才能过去。羸弱的士兵被骑兵践踏,陷于泥中,死者很多。当中,诸葛亮还派关羽去追堵曹操,曹操此时打败落荒而逃。本来关羽可以轻松解决掉曹操的,不过由于关羽是非常讲义气的人,以前曹操对他有嗯,所以关羽放了曹操一马。曹操的军队出了华容道后,曹操大喜,将领都问为什么,曹操说:“刘备的确是我的对手啊!只是还晚了一步。如果早些放火,我们这边一个人也活不了啊!” 如果曹操败走华容道真的是历史事件的话,当初的华容道在今天的哪里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华容道到底是现在的湖北监利还是鄂州华容区,还是湖南华容县呢?首先了解一下赤壁之战的发生地点。赤壁之战是一场魏蜀吴三国时期的一个时间较短的遭遇战,曹操带领大军从江陵城(今湖北荆州)出发,沿长江东进,去攻打在夏口(今湖北武汉)的刘备,而刘备方面也没有等着曹操来打,而是与东吴的周瑜、程普所率的3万军队会合,沿着长江向西往江陵方向前进。也就是说两方势力是相向而行,两面势力就在赤壁这个地方相遇,这个赤壁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蒲圻县西北,双方在这里相遇后打了一仗,曹军失利,于是曹操率领军队驻扎在长江的北岸一个叫乌林的地方,与此同时,孙刘联军则驻扎在长江的南岸,也就是赤壁,双方沿长江对峙。接下来,就是周瑜采用黄盖的诈降计+火攻计,大破长江北岸的曹操军队,于是曹操就从长江北岸向着江陵城方向逃去。
再来看看历史文献的记载,据宋代出版的《方舆胜览》中《岳州》一节记载,华容道在巴陵西。从巴陵的行政沿革来看,宋代巴陵县就在今天的岳阳市区,而岳阳市区的西边正好就是华容县。其次,后世大诗人陆游曾从此经过的时候写道“自是复无人居,两岸葭苇弥望,谓之百里荒”。此时距曹操兵败已经过了900多年,华容道一带尚且如此荒凉,曹军当时的艰辛狼狈之状,就可想而知了。 此处可看出当初的华容道应该在今天湖南境内。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地图研究还是根据史书记载,曹操败走华容道的华容道就是今天湖南的华容县了。
关于“曹操败走华容道”中的华容道的真实地理位置,坊间一直众说纷纭。但从一些情况来看,华容道应该是在今天的湖南华容县境内。这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说说。
一、历史文献。首先,据宋代出版的《方舆胜览》中《岳州》一节记载,华容道在巴陵西。从巴陵的行政沿革来看,宋代巴陵县就在今天的岳阳市区,而岳阳市区的西边正好就是华容县。其次,据岳阳市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岳州府志》(出版于明弘治元年)记载,当年曹操从华容道逃向荆州,曾把马摔在了一处悬崖上,后人就把此悬崖称作“倒马崖”。
而这个倒马崖就位于今天华容县东北方向的桃花山,同时这个地点也与上面提到的“在巴陵西”相吻合。后来各个时期的《华容县志》也有记载“倒马崖”。
二、学者的实地考察。据有关学者对华容县倒马崖的实地考察,此处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地形还是物产,都与《三国演义》所描写的华容道相差无几。比如“地形险峻”“竹木丛生”。另外根据学者们对倒马崖附近村民的实地采访可知,此处的男女老少基本上都知道当年关羽在此义释曹操的故事。
且据村子里的一些老人描述,在上个世纪70年代修路之前,此处一直都有那次故事遗留下来的痕迹。更具可信度的是,在倒马崖附近有着各式各样的三国遗址,像倒马崖山下的关帝庙、望夫山上的娘娘庙、鼎山上的刘备庙等。
三、曹军从赤壁撤退的路线。据《三国志》《括地志》等史书记载,由于曹军在巴丘染上了瘟疫,加上被孙权打败,所以曹操当即命令全军烧掉战船,乘马从华容县返回江陵。从对地理位置的分析来看,曹军从巴丘乘马返回江陵,必定会经过华容县。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华容道刚好位于巴丘到江陵的直线通道上,而且这一路低山丘陵比较多,便于掩护曹军的骑兵安全通过。最重要的是,走华容道就不必经过长江。
但关于曹军撤退路线的选择策略,尚存在着一个疑问:华容县在长江以南,江陵在长江以北,曹军从巴丘走湖北监利县是不是更为便捷?
这个疑问提的很好,但它忽略了一个地理知识。因为如果走湖北监利县的话,就必须经过今天的荆江,但荆江自古便是一条冬竭夏流的季节性的河流。曹操撤退之时,正值冬季,荆江无水通航。所以曹操他又何必徒增麻烦,不走各方面条件都更好的华容道呢?
综上所述,华容道应该在今天湖南的华容县无疑。
华容道应该是鄂州市华容区华容镇。
理由如下:
1,曹操攻鄂州市,杀孙权。不是杀别人。孙权在鄂州市西山吴王城。
2,孙权观战指挥,只见火光冲天,烧船处应在阳逻一带。如在咸宁,看不到的。
3,阳逻到新庙江段,每年秋冬季节,大雾,能见度不足3米,看不到江中船物。东风来后,才见两岸房子。
4,孙权水军几千只战船泊在内湖,出长港,在江中集结,迎战曹操。战场江面宽阔,应在樊口西堵城东江面。
也就是赤壁矶江段。文赤壁,也应该是武赤壁。苏东坡立于武赤壁,灵感到了,写下前后赤壁赋。苏东坡没去咸宁蒲圻。
5,曹操兵败,逃跑方向华容区华容镇,团风乌林,新洲刘镇,阳逻指挥部。孙权水军追到阳逻,曹操逃向河南。
6,阳逻粮食仓库拆迁,出土过当年木制造船厂的遗物。现在,这块地方,为武船重工制造基地。
曹操逃跑的华容道就是现在的湖南华容县的桃花山上。多亏了张羽放了曹操一马,不然曹操早就死了。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