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食品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内容区别在于前者以生产为主,后者以深加工为主。前者可以是个体经营,后者必须是公司形式。
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要包括:
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制糖、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其他农副食品加工等;
食品制造业主要包括: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方便食品制造、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罐头制造、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其他食品制造。
副食品是与主食品相对而言的。我国主食品就是大米、小麦,其次为筱麦、小米、玉米等。除主食外,其它食品都叫副食品,如蔬菜、水果、肉鱼、花椒、辣椒等。将食品原料加工成副食品的工业就叫副食品加工工业,其产品如各种果汁饮料、各种罐头、各种糕点糖果(但在糕点中,将粮食加工成面包则算作主食)、将高梁、燕麦等加工成白酒、啤酒等。
近几年青年返乡创业成为了一种风潮,但大多数献身农业的有志青年都没有专业的知识背景,更多的是凭着对农业产业的一腔热血,在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仅仅依靠的是长辈的经验和自行探索。
在缺乏农业技术与农产品加工技术的专业训练下,种植的农产品品质往往良莠不齐,无法卖到好价钱,甚至有的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索性打起“苦情牌”。有的迫不得已把卖不出去的蔬菜水果加工成副产品,但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小型作坊加工,其食品安全性及合法性,仍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是在踏进农业产业之前,必须认真思考的议题!
一、 从事农产品加工以前,一定要了解如何种植作物
简单的从事农业梦想,你可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
产季遇上农业缺工,花钱也找不到人帮忙采收,即使找到了,成本有太高;
收购的蔬菜水果大小、品质不一、或是出现病虫害等,提高了加工的成本及食安风险。
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农民无法提供足够的蔬菜水果进行加工,导致延迟出货的状况。
除了规划在不同的产区订立收购合同,让鸡蛋不被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之外,必要的时候还得与农民协商,适当调整产期降低灾损风险。
想要帮助农民,不单只是收购他们的农作物就能解决问题,协助生产才是实现互惠互利和持续发展的模式。而自产自销的小农业者,更应该随时关心当地政府的各项农业补贴,同时应该加强农业种植技术的学习,只有你懂得了如何种植农作物,才能彻底了解农作物的习性,从而为创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二、认识食品标示及加工登记法规
近年来流行各种原始或者古方的美味,除了美味之外,生产作业环境是否经得起食品法规的检验?从事食品加工的从业者,都必须遵守食品标识法规: 包装上必须详细列出产品的原料、成分、添加物质、保存期限、热量及营养标示等。特别是以网络作为主要销售渠道、或者自产自销的小农品牌,更应该注意正确的食品标示,一旦食品发生劣化、产生安全问题时,才能针对商品的制造过程,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
自己从事食品生产的农民朋友,当产量达一定规模时,就必须向相关部门申请《小作坊食品加工许可证》,有了国家的许可,才是合法的食品加工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许多所谓的古方生产,其安全性只是建立在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信赖关系上。
产品的加工环境、烹饪流程、作坊的清洁度、设备、与包装材料等,是否符合合理的规范,有无食品安全问题?现今在管理与监督上仍然没有落实到实处。(例如从事加工的人员,最好能穿着手套,戴上帽子及口罩,避免食物受到污染)自产自销的小作坊生产,应该积极地建立自主管理规范及系统,如此一来不但能提高农产品品牌信赖度,也能同时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所以了解食品标示法规,才是维持品牌形象最具体有效的策略。
三、拒绝煽情文案,透明产销记录才能持续发展
许多主打直接和农民购买的鲜果品牌,大多数只以口头约定方式与不同的农民订立收购事项。而在广告商品时,由于没有公开透明的进出货记录,只能用煽情的文案诉诸故事行销,消费者根本无法追踪原料的来源及生产过程。
有许多销售者强调绿色无污染种植,却无法提供检验证明。若能提供每一批原料的生产溯源,既能增加与消费者的信赖感,鼓励消费者支持小农生产;同时让产销透明化,还能真正杜绝经销商的恶意压榨行为。
四、正确的农业科学观念
常常看到许多农创产品标榜有机才是无毒的理念。所谓的无毒蔬菜水果,指的是没有健康问题的农产品。但其实不只是有机耕种的才是安全的,只要是遵守安全农业操作规范生产的蔬菜水果,都是无毒农产品。
其实“农药零检出”与有机种植没有绝对的关系。换言之,有机转型期、或是有机田地附近有惯性的种植方式,即使农民使用有机种植,其生产的作物仍然有机会被验出农药残留。
农产业的投入门槛固然低,但牵涉层面非常广,从生产、收获、加工后贮藏,到销售及物流都是不一样的高深学问。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建立小农品牌不困难,但如何持续发展和经营,从而真正解决农民的产销问题,这四个问题,你一定要考虑清楚!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