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腊八节,就不能不说其中最重要的风俗――喝腊八粥。对于喝粥的文化,自然有好多说法,有民谣曰:绿豆绿,莫忘苦当初;黄豆黄,莫忘做文章;红豆红,莫忘菜汤汤;蚕豆蚕,莫忘天更寒;豌豆豌,做官切莫贪。
原来呀,这些来自民间的谚语还有这么深刻的道理,喝腊八粥有这么多文化呢。这不,我家今年还做粥吃,但却不是外婆做好送来的,妈妈要亲自下厨啦,这可高兴坏了我,既可以看到做粥的全过程,又可以给妈妈当助手,学做腊八粥。
妈妈说,熬腊八粥的传统做法,需要前一天晚上浸豆子,将各种豆类备料浸泡到位,第二天早晨才可以做的,如今很多老人还延续着这样的做法,但年轻人就不同了,用高压锅照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浸好各种豆子,这叫“高科技”。也不知是妈妈故弄玄虚,还是真的有科技含量,反正妈妈这次熬粥是在腊八当天早晨熬得。
那天一大早,妈妈就开始忙碌开了。只见她围上围巾,挽起袖口,先将各种备料按照比例搁在一起,然后开始淘米、洗红枣。我被妈妈不时地传唤着,一边递盆子,一边端水,忙的不亦乐乎。弄好了这些,然后将所有备料下到高压锅里,添好水,加了几勺食碱,打开煤气阀门,开始“烹饪”了。
十五分钟后,妈妈关掉煤气,将高压锅里已经焖烂的豆粥倒在普通锅里,加里一些冰糖,再进行慢火煮。妈妈说这个过程最讲究火候,慢火才能煮出好粥。果然,一会儿粥香就从锅里溢出来。
大约半个小时后,粥熬好了,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边品着妈妈煮的香喷喷的八宝粥,谈论着今年的收获和喜庆的事儿,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童年的记忆很多,妈妈熬得腊八粥够我记忆很长时间的。
春天里的早晨,阳光明媚、空气清晰,树木抽出枝条,田里的种子发芽了,水“哗哗”的留着,中午的时候,我和小伙伴在在树林里玩耍。晚上,大家在旷阔的草原看星星,有时还会看到可爱、有趣的萤火虫。
夏天的早晨特别热,大家都到被我们称做“凉爽河”又叫“快乐溪”和“乐爽溪河”里去洗澡,可痛快了了!有的拿着水枪,有的拿着脸盆。大家泼呀泼,想泼水节一样的泼。
秋天的早晨,也很清晰,大家拿着板凳、梯子快速的冲到果树林,把梯子和板凳放在树下。把板凳放在矮小的树下,把梯子放在高大的树下。我和小伙伴拿着长长的树枝敲打着树干,把水果都打下来,再到菜园里去摘玉米、茄子、白菜(在冬天里成熟)……,夜晚就更加凉爽,空气更加清晰。秋天的夜晚也是四季里面最好的夜晚,为什么这样说了?因为:秋天的夜晚的天空上有许多星星,其中就有十二星座都有,别的星座也有。
冬天的早晨特别的冷,大家都穿着棉衣、毛衣到大街上,我开始堆雪人、打雪仗,玩冬天的“雷球大战”、“三十八六行”……这些游戏。
我的老家――湖南,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涨,我相信湖南必将变的更加美丽、有趣,更加富饶。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