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耒阳油茶
早在1800年前,耒阳人就开始栽培油茶树,其油素以品质纯正、营养丰富而香飘万里,闻名于世。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派来两名官员专程到中国耒阳考察油茶林。耒阳市有油茶林120万亩,常年产茶油400余万吨。
2、江头贡茶
江头贡茶因主产地在原耒阳市江头乡的江头、大石、东冲、蚕子、畔塘等村(现归属耒阳市龙塘镇管辖),所以统称江头茶,又因在古代属于贡品御茶,所以又叫江头贡茶。
3、耒阳红薯粉皮
耒阳市红薯粉皮用手工制作,将红薯洗净,经磨粉机研磨、过滤、去渣、沉淀粉用清水调臧糊状,匀薄盛入金属皿器,蒸熟后冷却、切条、晾干而成。
4、耒阳盐头
耒阳盐头是以质地优良的新鲜耒阳头为主要原料,经去污洗净,入罐腌制,发酵后可制成盐头。盐头呈白色,半透明,肉质细,口感脆嫩,是下饭佐粥的良品。
5、耒阳坛子菜
坛子菜是耒阳著名的土特产。其品类全,色泽鲜,香气纯,口感脆。耒阳的坛子菜不同于泡菜、酱菜等腌菜,它突出的是“坛子”。
山西河曲酸粥的做法
【原材料】:黄米、土豆、南瓜、绿豆、温水、冷水。
【酸饭的熬制过程】:
1.黄米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温水,用筷子搅动几下,沥去水分。
2.洗好的黄米放在一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温水,没过黄米表面,放在一边静置一夜发酵到米酸。
3.锅里放入足量的清水。
4.绿豆用清水洗净,放入锅中,大火煮至绿豆开花。
5.土豆洗净去皮,切成小丁放入锅中。
6.南瓜洗净,切成小丁放入锅中。
7.大火煮至食材熟。
8.发酵好的黄米用漏勺捞起沥水,汤汁依然保留在容器中。
9.黄米放入锅中。
10.大火烧煮,至锅里的水开。
11.用勺子舀起开锅的水。
12.放入发酵的容器中,与之前的发酵汁混合,放在一边继续发酵,以供下次使用。
13.用勺子搅动粥体,至黄米熟,带有大量的汤汁,熬成的则为酸稀饭。
14.用漏勺把所有的食材沥水捞出,制成的则为酸捞饭。
15.用勺子搅动,熬煮到看不见汤水,制成的则为酸粥。
酸捞饭~
捞出食材,剩下来的米汤为酸汤~
汤汁多一点,为酸稀饭~
几乎看不到汤汁,为酸粥~
糜子又称黍、稷、禾祭 和糜。有软糜子与硬糜子之分。软糜子碾下的米称软米,有粘性,软米压成面即可做山西油糕、枣糕、硬糜子碾成米,称之为黄米,或小米。糜米含有糖、粗蛋白、磷、钙和18种氨基酸,在禾谷类中含粗蛋白最高。发酵后其中含有的乳酸菌能帮助人们生津止渴、消食健胃,清凉泻火;酸粥在美容护肤、延缓衰老方面也有神奇效果。
酸粥是山西省河曲县一种特色小吃美食,这里的酸不是指山西醋的酸味,更不是食物发馊后散发出的酸臭味,而是经过当地百姓精心制作的一种天然发酵后散发出的酸味。河曲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西北部,地处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河曲县城是历代镇守边疆的古塞雄关,是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的经济、文化重镇。由于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东部边缘,这里同样盛产五谷杂粮,糜子就是河曲的一种土特产,至今在河曲的五谷杂粮中占据着独特的优越地位。糜子不选择地势,不苛求水肥,糜子只要捉了苗,就有了一半收成。因此,糜米就成为十年九旱的河曲人世代相袭、经久不衰的传统主食。用来做粥、做捞饭。
河曲酸饭由来已久。据《河曲县志》记载:相传北宋年间,辽兵经常入侵。一次,老百姓正在淘米准备做饭,忽有辽兵来袭,老少丢下尚泡在水中的糜米尽皆出逃。几天后兵退还家,发现浸泡在水中的糜米已经发酵变酸,想丢掉又舍
三星温州的话就是把小米饭放在锅里面一直捂着,捂的时间长了,它就变成小米稠饭了。这样的话呢,就叫做小米焖粥,做法特别简单。
要想吃到好的粥,得慢慢的用小火熬,这样熬出来的粥就很好吃了
用料
大米 适量
水 适量
椰肉 适量
牛奶 适量
椰肉牛奶大米粥的做法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