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吃,民以食为天。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7元,现在的价格在1.30元左右,上涨了接近8倍。副食价格就很惊人,蔬菜价格由平均5分钱一斤上涨到平均1.50元一斤,涨幅30倍。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从0.82元到现在的平均6元,上涨了7倍还多。牛羊肉的价格至少达到10倍以上,食用油的涨幅大概也有7倍多。水产品,以鱼类为例,由原来的平均0.20元一斤上涨到现在的平均5元一斤,上涨幅度大于25倍,如果把海参.海胆.鲍鱼.对虾.螃蟹等高档水产品加以参考,它们的价格增长至少在75倍以上。综合考虑,加权平均,食品价格增长18到20倍应该是很客观的了。
其次谈谈穿,现在一套象样的衣服怎么说也得300到500元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衣裳的价格相对于那个时代上涨了18倍好象也不算过分。当然了,你可能会告诉我,地摊上的衣服很便宜,一条牛仔裤15元就足够了。我若反问:你穿的衣服都是从地摊上买的吗??你怎样回答呢?注意,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平均消费水平。
依次类推,下面这个题目就是住的问题。30年前的住房几乎没有花钱去买的,大家基本都是租住,租金很便宜,有单位的还有住房补贴,平均每个月租金也就3到5元。现在呢?500元一个月,你能租住到多大平方的房子呢??有人要说了,我住房不用花钱,房子被我买下了。我的问题是,你买房花了多少钱??所以说,房租价格几乎整整上涨了100倍以上!!还有水费.电费.煤气费.暖气费,这些东西的价格上涨50倍都不止。
再下面的题目是行,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有人开私家轿车,当然,也有人爱坐出租车。这些都不具有代表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乘坐公交车,30年前的车票5分钱,现在的车票是1元,整整上涨了20倍。
吃饭穿衣住房出行分析完了,我们来谈谈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等。30年以前我们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工人看病都是单位报销,不用花钱,农民有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等,看病也基本不用花钱。从不花钱到花钱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即使你只花了1分钱,和不用花钱比较的话倍率也算是无穷大了。那么,我们假定一个人没有单位,他看病是花钱的,进一次医院需要多少钱呢??30年以前,感冒这种普通疾病块八毛的就解决问题了,即使打吊瓶最多10多块吧,现在呢?少说20到30元,如果输液了,100元根本不够。如果病大,就更麻烦了。记得小时侯得胆道蛔虫住了一个多月的院,也就花费几十元钱,现在你住一个月的院试试,少说也得几千元。医疗费用上涨了80倍不多吧??
教育问题就更大了,过去的九年义务教育那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上学的时候全年学杂费也就5元左右,你小子有本事考上大学,1分钱都不用缴,吃饭钱都是国家管着,没有读不起书的。现在,小学一年几百元,中学一年几千元,大学一年几万元,读不起书的人可就太多了!!教育费用上涨了300倍不算多吧??
综上所述,加权平均下来,30年来中国人的生活费用应该增长了25倍到30倍的样子。还有一个因素必须考虑,那就是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问题。30年前,人民币对美圆是2点几比1,现在呢?是8.7几比1,贬值了差不多�叮�蠢硭瞪�罘延玫脑龀びΩ帽冻苏飧鍪�郑��强悸堑叫矶嗖豢杀纫蛩睾鸵恍┦导是榭觯�胰衔�?5倍到30倍的基础上再加10倍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生活费用比较30年以前大约增长了35到40倍的样子。
那么,现在的1000元相当于过去的多少元呢??大约为25到29元的样子。那么,30年以前的全国工人平均工资是多少?粗略估算应该是38元以上吧。38元相当于现在多少元呢??大约是1330元到1520元之间吧。现在全国工人平均工资能拿到1000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此分析,有人盲目乐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工人农民的实际收入比改革以前大幅度提高了的说法是不衷肯的。如果说大约有10%的工人农民的实际收入比改革开放前有所增长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1、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1978-2007年,长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27元增长到1615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43元增长到6613元,城乡居民收入2007年分别为1978年的49.4和46.2倍,相对于1952-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由131元上升为327元、48元上升为143元而言,居民收入的增加状况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正是这种前后的天壤之别使得广大人民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2、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储蓄余额大幅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为消费增加提供了物质基础,1978-2007年长沙城市居民和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由306元、140元提高到12288元和5413元,2007年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978年的40.2倍和38.7倍,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给居民带来了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
30年以来居民储蓄水平大幅提高,1978年长沙市城乡居民全部储蓄余额仅为1.14亿元,人均储蓄25元,2007年储蓄余额达1177亿元,人均储蓄18118元,作为居民实际拥有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储蓄的大幅增加体现出人民正大步走上富足之路。
3、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57.07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45平方米,楼房从无到有,楼房占到全部住房的81%;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1.64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13.97平方米。作为基本生活条件的城乡居民生活居住状况大大改善。
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的数量及质量大大提升。现有诸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庭基本耐用品都实现了从无到有,且品质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居民生活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交通及通讯设备及用品的广泛运用,2007年,长沙移动电话普及率达70.58户/百人,全市宽带用户数已达71.97万户,汽车也逐步走入平常家庭,2007年城乡每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分别达8.8台、7.1台。
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降低,是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1980年长沙市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分别为53.2%、71.1%,2007年分别下降到34.9%、39.5%,二者分别下降了18.3个百分点和36.2个百分点。
衣:1978改革以前人们衣着的特点是:色彩和样式单调,而且数量有限,需要凭布票来购买,改革以后人们衣着的特点是:丰富多彩,而且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表明,在当今社会,服饰不仅仅是遮羞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展示个性、显示风度的一种方式。(一组数据:1977年、1990年、2001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分别是12.6元、275.6元、537.5元。)
食: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居民每天只能凭粮票、肉票、菜票领取有限的食粮,七八十年代,百姓都挖窖储藏萝卜、白菜、土豆等蔬菜,粮食以粗粮为主,1978改革开放后,大米等精细口粮成为人们的主食,蔬菜种类日渐丰富,90年代营养搭配、绿色食品、膳食平衡成为百姓饮食“主旋律”。改革开放前,人们的食物匮乏、单调、营养不足,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即吃出营养、吃出文化、吃出健康。
到20世纪末,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分别降低44.5公斤和44.1公斤。城镇居民人均肉禽及其制品消费量增加4.1公斤,人均鲜蛋消费量增加7.2公斤,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增加3.9公斤。食品消费中,现在与五年前比较:鲜菜增长5.1%,干鲜瓜果类增长10.2%,水产品增长17.5%,奶制品增长3.9倍,在外用餐增长1.6倍。
住: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城镇只有3.6平方米,农村是8.1平方米。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几年里,中国的城市面貌和百姓住房条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到2000年,人均居住面积,城镇超过了10平方米,农村超过24平方米。大家请看50—90年代人们居住条件和环境的变化。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繁华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市相媲美。过去中小城市里随处可见的红砖平顶楼房,正逐步被外表装饰漂亮的楼房所取代。中国农村的住房变化同样令人吃惊。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说,“这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规模之大、格局变化之快居世界之首
行:改革开放前,农村靠畜力和步行,城市靠公共汽车和自行车,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乘出租汽车和开私家车的人多了起来,除此之外,我国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坐飞机不再是件稀罕事,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了一定的比重,说明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和改革前交通工具紧张,道路拥挤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湖南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1949年以前湖南城市发展缓慢,全省10万人以上的城市只有长沙、衡阳;5—10万人的城市有湘潭、常德、益阳、津市、洪江、邵阳等6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的城市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湖南省1949年设省辖市2个。1950年设省辖市2个、地辖市6个。1961年地辖市增加到14个,1963年又减少到5个。1971年地辖市6个。1981年省辖市增加到5个,地辖市增加到9个。1991年省辖市增加到8个、地辖市增加到18个。到1998年底,湖南省共有省辖市13个,地辖市16个。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有省会长沙市;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有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人口在20—50万的中等城市有岳阳市、邵阳市、永州市、郴州市、益阳市、常德市、娄底市。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到1987年底,湖南省城市面积为1365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691平方公里。在建成面积中,工业用地为163平方公里,占23.6%;生活居住用地为181平方公里,占26.2%,仓储用地为6平方公里,占5.2%;对外交通用地为48.4平方公里,占7%。
城市道路与公共交通 .
1952年湖南城市道路有282.9公里、195.7万平方米,其中高级路面25.3公里、14.7万平方米,分别占全部城市道路的8.9%、7.5%。1956年湖南9市拥有城市道路37.8万平方米,其中高级路面为3.8公里、30.9万平方米。1977年湖南13市拥有城市道路875公里、694万平方米,其中高级路面为419公里、391万平方米,占全部道路的比重分别提高到47.9%和56.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道路的作用日益突出。各地市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广开资金渠道,加快了城市道路建设,拓宽路面,拉通断头路,使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有了较大的缓解。1998年末,全省城市市区实有道路铺装面积4504.6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3888.6万平方米,年均递增10.5%;实有道路长度4579公里,比1978年增加了3816公里,年均递增9.4%;新建和在建的长沙市二环线、绕城线,株洲市的红港路,邵阳市的邵水路,岳阳市的巴陵路、金鹗路,常德市的洞庭大道、武陵大道等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在穿城而过的河流两岸架起了新的桥梁,将新城、旧城联成一片。1977年长沙等13个城市拥有桥梁101座,其中桥梁10座以上的有长沙、常德、益阳、郴州、株洲、涟源等6市。为解决人车分流,疏通车流,改善市内交通紧张状况,立交桥也于80年代中期在湖南的一些城市出现。首先出现的是衡阳市江东立交桥,接着是长沙市人民路立交桥。1998年,湖南城市拥有桥梁598座,比1977年增加497座,增加近5倍。其中立交桥达84座。
湖南省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陆路经历了人力轿、人力车、马车、公共汽车、出租汽车;水路经历人力划船、轮渡等漫长的发展过程。1949年后,逐步淘汰人力、畜力交通工具,发展机械、电力交通工具。就营运车辆而言,1949年8月长沙市仅有11辆公共汽车,且已停止运营,1949年9月27日恢复运营。1960年,衡阳、湘潭、株洲、邵阳、津市等6市先后启动公共汽车108辆。1957年,长沙市公共汽车公司采用国产解放牌汽车发动机,苏制“吉尔164”底盘,美国、西德旧车大梁、利用油桶铁皮敲拼车身,手工装配公共汽车;1959年,长沙市调进解放牌客车一辆,省境首次行驶国产汽车。1949—1964年,省境城市公共汽车燃料用木炭、煤气、白煤,驱动力小,车辆机件陈旧,行车故障频繁。1964—1965年,各市淘汰木炭等燃料改用石油。1967年,长沙、衡阳、津市、常德等市由国产客车取代进口车。1969年,全省城市拥有公共汽车计206辆,是1949年的18.7倍。
公共汽车线路,1949年8月仅长沙市有4.2公里,平均每万人0.1公里,至1952年,长沙、衡阳2市计13公里。1954年加上湘潭市公共汽车线路发展到77公里。1959年全省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线路204公里,为1949年的48.6倍。1978年,全省城市公共汽车营运路线1117.6公里,为1949年的266.1倍。1988年,运营路线2581公里,为1949年的614.5倍。
出租汽车在湖南始于1933年,经营至1938年元月,因日军侵袭停业。1952年,长沙市公共汽车公司以轿车2辆、吉普车7辆试办出租客运,1954年办理客车出租业务,供应会议及团体活动租用。1978年3月,长沙市成立客车出租公司(1985年更名长沙市出租汽车公司),配备大客车、小轿车各10辆,9月1日投入客运。此后至1988年,湘潭、株洲、衡阳、岳阳等市先后有136辆汽车营运出租业务。1988年,出租营运里程303万公里,年营业利润16万元。1984年10月起,湖南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允许个体出租车业主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城市个体汽车出租发展迅速,1998年底,全省城市出租(含个体)汽车达16976辆。
城市供水、供气
湖南省城市供水水源以地表为主, 辅以地下。地表取水过去靠人力搬运,地下取水则依赖人力掘井汲引,水质难保清洁卫生。1949年前,仅邵阳有日供水200立方米抽水站。1951—1954年,长沙市先后建成一、二水厂;1956年株洲市一水厂兴建。至1978年,13个城市建成水厂25座。居民用水,全省原设售水站253处,机关、学校亦集中供水。1978年,湖南省施行“以水养水”、“免征所得税”、“调整水价”等政策措施,供水事业迅速发展。1979—1988年,全省新建自来水厂24座,日综合生产能力577.6万立方米,供水管道4681公里。城市用水普及率为98%,长沙、株洲、衡阳、邵阳、岳阳、常德、资兴、永州等8市达100%。浏阳、醴陵、湘潭、湘乡、韶山、耒阳、武冈、汩罗、津市、益阳、郴州、娄底、冷水江、涟源、怀化、洪江等16市在90%以上;常宁、张家界、吉首等3市在80%以上,临湘市为80%;沅江市亦达71%。人平均日生活用水量达到308.2升,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处全国第3位。株洲、长沙两市日供水能力分别达115万立方米和104万立方米,居全国第9名、10名。全省城市供水普及率为97.5%,居全国第7位。
湖南省城市历来沿袭传统习俗,以柴草、煤炭为生活燃料。1973年3月,湖南化工局、商业局、财贸办公室倡议使用气体燃料。1974年,长沙市煤炭公司采购液化石油气42吨供应居民,此后各市采用液化石油气为燃料。至1978年,长沙、岳阳两市购液化石油气3722吨。1979年,长沙市所需液化气由岳阳长岭炼油厂提供。1980年,长沙市气源扩大至洛阳、天津、抚顺、石家庄等地。1988年统计,长沙市全年气源7731吨,约1/3为省外购进;同时,机关团体自备气源7883吨,占全省消耗气源的91%,其中供应职工家庭用量占25.1%。1998年,全省城市用气普及率达71.7%,居全国第21位。液化石油气经营初期无气源储备设施,以钢瓶至供气处灌装。1977年,长沙市液化气站兴建70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拥有73立方米储气罐2台,10立方米储气罐4台。1982—1985年,长沙市建成土桥液化石油气储备站,储存能力达700立方米;衡阳市建成储气能力12立方米设备。1988年,全省城建系统外液化石油气储存能力3000吨。液化石油气也由单个钢瓶灌装演进为汽车、火车槽车装运。液化石油气供应由1974年长沙市供应42吨,用气人数3300人,发展至1978年长沙、岳阳2市供气量1479吨,用气人数4.8万人。1998年全省供气194832吨,用气人数计401万人,分别为1974年的4639倍和1215倍。
1984年起,湖南遵循国家“因地制宜,多种气源,多种途径,大力发展城市煤气”方针,长沙、湘潭、株洲、娄底4市先后兴建煤制气工程,1988年建成供气能力12万立方米设施。其中长沙市在制煤气过程中可回收粗苯、硫氨等多种副产品。工程投产后,每年节约标准煤3.2万吨,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5331吨、二氧化碳2500吨,减少城市垃圾4.2万吨。
城市园林绿化
1949年8月,湖南省仅长沙市有公共绿地4.2公倾。50年代初期,湖南对城市绿化采取“先绿化,后美化;先苗圃后公园”方针。省境大、中型城市组建绿化队伍,开展植树造林行动。1960年,长沙等9市公共绿化面积达400公顷,为1949年的100倍。1978年,长沙等13市园林、绿化面积1344公顷,为1949年的336倍。其中公共绿地551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7.8%,1998年全省29市公共绿地面积3117.8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8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为24.9%,绿化覆盖率为28.9%,分别处全国第22、8、9位。湖南城市绿化,50年来由单一的平面绿化向多层次立体化发展;由一般绿化向优美化、馨香化、果园化发展;厂区绿化由厂前区、生产区向生活区发展;街道绿化由主干道向小街巷发展;庭院由种树栽花向花园式庭院发展;城市绿化由城区向郊区,建成区向开发区发展,形成点、线、面结合绿化体系。
1949年,公园建设纳入市政建设规划。1952年,长沙市扩建天心公园、兴建烈士公园;衡阳市兴建岳屏公园;株洲市兴建奔龙公园。1978年,全省10市,共有公园17座。1998年,29市建成开放型公园109座,总面积2534.3公顷,年游人量2461万人次。其中长沙市公园12座,年游人量939万人次,其数量和规模为全省之最。
环境卫生
1949年,各市组建专业清洁队伍,发动群众,清除垃圾,保持环境卫生。1950年,组建环境卫生管理机关,健全管理制度。至1955年,城市环境卫生大为改观。1965年,环卫工具逐步向半机械化发展,劳动强度有所减轻,60年代,大中城市街道办事处建立清洁队,负责小街巷清洁卫生。部分城市实行定人、定地区、定质量制度。70年代,长沙、湘潭、衡阳、株洲等市多次试制机械清扫。80年代,每年投资数百万元,用于环卫机械更新、改造。90年代,全省城市基本做到公共厕所布局合理,通风采光符合要求,装饰雅洁,使用方便,清扫、冲洗及时。1998年,全省29市,清扫面积2443.7万平方米,其中利用机械清扫77.3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303万吨,粪便清运25.2万吨。垃圾无害处理厂(场)13座,日处理垃圾3273吨;垃圾处理设施无害化日处理能力3481吨,垃圾无害化处理134万吨。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场)14座,日处理能力计455吨。公共厕所2565座,其中水冲式1560座。湖南省城市清洁卫生工作,50年来成绩昭著,经全国卫生城市大检查,多数城市荣获省卫生红旗市或省卫生达标市称号,岳阳市被评为“全国十佳”环境卫生城市。
HUNAN CHINA Sorry,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Java.
1978,我们的人生拐点…
2008年04月24日 12时04分 星辰在线
1978年,改革开放元年,那一年冬天,高考大门重新开启,570万考生从四面八方涌向各个考场。这次高考,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甚至整个国家也开始有了新的活力。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和其他经历这一时代的人,他们都是中国30年改革的见证者,亲历者,更是参与者。这30年,是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迸发的30年,更是个人的生存空间、自由选择和各种权益得以逐步舒张的30年,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生命轨迹,给改革开放的这30年,做出了最好的注脚。
1978年出生的孩子,如今正当而立之年。这一代人,既有着对黑白电视、白球鞋、蓝裤子的眷恋,同时也在时代潮流中追逐着自我的释放。经历了时代融合的这一代,有回忆,有责任心,有传统的价值观,也有最新的生活方式。
他们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将延续改革开放的轨迹、加速解放思想的脚步。
从农民到企业家身份变化的三十年
1956年,郎家文出生在丰都县泥溪沟村。“我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但却不想在那儿待一辈子。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观念里,要有出息,就得走出去”。于是打从记事时起,郎家文就有了跳出“农门”的决心。
1977年,命运恰到好处地发生了转折:全国恢复高考。当时已是农村大队支部副书记的郎家文毅然参加了高考,并被四川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农化系土化专业录取。“经过四年学习,我这个农村孩子终于有了进入城市的通行证。”郎家文说,那年他26岁。
上世纪90年代,郎家文已是单位研究室主任了。论文著作得了奖,职务也升了、房子也分了。这时一件小事让郎家文的人生道路再次转折。“我看到单位门口摆烟摊的小贩,文化水平不高,却有经济头脑,没有享受任何政策优惠都可以活得如此潇洒。”于是,郎家文决定改变,他要从单位“走出去”。1993年,郎家文与研究所的三位同事一起,在双流办起了饲料厂。
从2004年初起,郎家文就开始关注农民工命运,自费为农民工写书,向农民工免费赠书。郎家文把这些都归结为“公民意识”,他觉得这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
实习记者刘芳
怀念三十年前那辆自行车
虽说现在私家汽车都比较“霸道”,但是自行车却是很多成都人上个世纪70年代最鲜活的记忆。
李丹今年快60岁了,提起自行车的话题,他感慨地说:“自行车现在看来很普通,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有着特殊回忆的。”上世纪60年代中期,李丹在成都第一次见到自行车,便留下了深深的印象。70年代,李丹参加工作后,最想要的就是一辆自行车。要知道,当时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地位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谁家要有辆凤凰或者永久牌的单车,风头绝对不亚于现在的7系宝马。当时购买自行车都得凭票,每年一个单位也就能分到十几张,因此分到票近乎于奢望。
然而在1978年后,买自行车放开了,不再需要票了,大街上卖自行车的商店和修车铺也越来越多。攒够钱后,李丹终于如愿以偿地买了一辆崭新的永久自行车。骑上路,那昂首挺胸趾高气扬的神态,让许多人羡慕不已。
如今,年事已高的李丹已经买了私家车,但仍然怀念那段骑自行车的日子。“坐车的确是方便,不过自行车可是有很多汽车没有的好处。”他说,骑车游锦江比开车有意思多了,既锻炼身体,还能和美景零距离接触,何乐而不为呢!
记者董馨
大山里的孩子考上警察
昨天下午,龙泉公安局的李阳光站在一百多平方米的家中,望着落地窗外明媚的阳光。电话响了,是他在农村里的姐姐打来的。他听着姐姐的“诉苦”,记忆飘回了1978年。
1978年,对龙泉驿柏合镇的农民李阳光来说是一个遗憾。那年,高三的他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参加了改革开放后的高考,但梦想碎了。“我至今都记得当初报名时那份激动,觉得机会到了。”他说,“为了梦想,我整整奋斗了一个学期。”然而,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玩笑,“看着分数榜,我的心好像一下子被掏空了。”他回忆着,“差三分。”
1982年,龙泉驿公安分局招警察,要求有城镇户口,还要高中毕业。“我正好符合要求。”他说,他觉得机会再一次降临,“如果能考上警察,身份就变成干部了。”他说。那年秋天,他再一次怀揣着梦想上了考场。“但也许由于上一次的失败,我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他说,公布成绩的那天他没有去看分数。
11月,一封信寄到了他所在的学校。那天中午,他正在家里吃饭。“阳光,你的信。”学校的老师把信送上门。他看着是从公安机关寄来的信,心里颤抖了,接过信,飞快地拆开来,只见一张录取通知书。“当时妈妈看见录取通知书,筷子都掉在了地上。”他回忆道,“爸妈都是农民,没有文化,只是一个劲儿地说‘好、好’。”
进入公安系统的他倍加珍惜这个机会。2000年,表现出色的他当上龙泉驿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的调查员。
1978年底,长沙市辖5区2县,16县辖区,84公社6镇,29街道,1132大队,308居委会。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