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贞
(1908-1990)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将军。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08年2月生于浏阳县永和一个贫农家庭。6岁当童养媳。1926年受当地党组织的教育,带头剪掉辫子,参加支援北伐军的活动。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乡、区妇女协会委员长兼区工会、农民协会委员。她常说:“是党给了我信心和力量。”蒋介石、许克祥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她坚持从事地下革命武装斗争。历任浏阳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妇女部长和赤卫军政委、妇女团政委、红六军团和湘鄂川黔军区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秋收起义、湘赣和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在战斗中身先士卒,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是一位真正的革命女将。在艰苦的土地革命战争中,她的两个小孩或流产或夭折。
抗日战争时期,奉命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历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组织科科长,进行了艰苦斗争,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了保卫延安和解放大西北等重大战役。
新中国建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建立了功勋。1953年回国后,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曾和许广平率中国妇女代表团访问苏联,向苏联人民介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扩大了中国妇女在国际上的影响。1957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为军队法制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1962年,丈夫甘泗淇将军去世后,她化悲痛为力量,倾心革命事业,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对林彪、“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75年10月,任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198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时,她撰文评价红军“风雨浸衣志更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鼓舞人民进行新的长征。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将军。她是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十三大特邀代表、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全国妇联执委和第三届全国妇联主席团成员、第四届全国妇联常委。
1990年3月11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2岁。新华社发消息评价她:“不愧为中外闻名的杰出的中华女性,身经百战的巾帼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称她是“为党为人民戎马俊惚,艰苦奋斗了64个春秋的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我们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投身中国革命事业和妇女解放运动的革命家,人民军队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将军—李贞
1955年9月27日,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中南海举行解放军第一次授衔仪式。作为惟一的女性,李贞在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帅之中尤为惹眼。待李贞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周恩来亲手把少将军衔授予她,握住她的手说:“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有着“开国女将”之称的李贞,1908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6岁当童养媳,1926年参加革命,次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湘赣和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曾任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她常说:“是党给了我信心和力量。”她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是一位真正的革命女将。
抗日战争时期,她奉命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历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组织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了保卫延安和解放大西北等重大战役。新中国建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1953年回国后,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对加强部队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她曾和许广平率中国妇女代表团访问苏联,向苏联人民介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扩大了中国妇女在国际上的影响。1957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为军队法制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1975年10月,任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等职。
她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十三大特邀代表、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0年3月11日病逝。她在遗嘱中交待:将平时节省下来的工资,一部分交党费,一部分捐献给宋庆龄儿童福利基金会,一部分捐献给甘泗淇的家乡湖南宁乡县作办学补助。她是为党为人民戎马倥偬,艰苦奋斗了64个春秋的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是身经百战的的巾帼将领,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
李贞 1990年3月11日,为党为人民戎马倥偬、艰苦奋斗了64个春秋的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走完了她光辉的一生。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授衔仪式上,童养媳出身的女红军李贞,被晋升为中国第一个女少将。1988年金秋,军队再次实行军衔制,在千余名将军中,又有5位女性的肩头托起了夺目的金星。这一举世瞩目的阵容,不仅是中国女兵的骄傲,也足以使中华女性自豪。
李贞,1908年2月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小板桥乡的一个农民家里。由于家境贫寒,年仅6岁的李贞就被送给人家当了童养媳。1926年春夏,大革命的洪流涌入浏阳河,李贞毅然剪掉辫子,参加革命队伍。并于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浏阳游击队同敌人进行过多次战斗,李贞经过了生与死的考验。一次,这支游击队被敌人包围在一个山头上,子弹打光了,猖狂的敌人喊着要“抓活的!”李贞带领大家同敌人拼刺刀。最后只剩下六七个人,被逼到狮子崖上,眼看就被敌人抓住了。在这危急关头,李贞果断地发出命令:“不能让敌人抓活的,往下跳!”话音刚落,她两眼一闭,纵身跳下悬崖,其他游击队员也跟着跳了下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李贞苏醒后发现自己被卡在树杈上,只觉得疼痛难忍,鲜血顺腿流到脚面。原来是流产了。从此,李贞再也不能生育了,可是她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先后抚养过二十多名烈士的遗孤和战友的孩子。
红军长征时期,李贞曾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在以后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无论是解放大西北,还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到处都留下了李贞这位巾帼女将的足迹。
全国解放以后李贞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军委防空军干部部部长、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等职。在地方,她又是第一、第二届全国妇联执委,第三、第四届全国妇联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顾委委员。
中国历史上:
殷商王朝自盘庚迁殷至纣灭亡,在安阳建都时间长达255年。与任何朝代一样,它也经历了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盘庚之后的第二代帝王——商王武丁,在位59年,很有治国方略,拓展的疆域最为辽阔,史称“武丁中兴”。之所以有如此的辉煌,除了武丁的雄才大略和深谋远虑之外,还有两个人物不得不提,一位是被武丁大胆起用的奴隶宰相傅说,另一位就是我们现在介绍的妇好墓的主人——妇好。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女将军,她是商王武丁3个法定的配偶之一,也是最有能力、最受宠爱的一位王后。据甲骨文资料显示,妇好经常参与战争和主持国家祭祀,其中在甲骨文里记载她运筹帷幄、巧设埋伏,率兵1.3万人,配合商王的大将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或许是连年征战,妇好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商王武丁把她葬在了宫殿区,并在其上修建了一座享堂。或许就是这座享堂下厚厚的夯土掩盖了墓葬,妇好墓保存完好,成为商代唯一未遭盗掘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
妇好墓是1976年由考古专家郑振香、陈志达两位先生主持发掘的。妇好的墓葬深7.5米,没有墓道,呈竖井式直上直下。由于棺材在水线以下,发掘时,尸骨都腐烂了,仅存一些棺材的残片,上面依稀可见有厚厚的红漆、彩绘和绢帛包裹的痕迹。就整个墓葬情形来看,陪葬品是逐层埋入地下的。发掘妇好墓时专家曾发出“妇好墓中的随葬品越往下越丰富和珍贵”的感慨。墓中出土的兵器有130多件,大多是妇好生前使用过的,上面有明显砍杀过的痕迹,和甲骨文的记载相吻合。钺,在古时候是王权的象征。妇好墓中出土两件龙虎形制的青铜钺,足以证明妇好在军队中的特殊身份。
妇好墓以它墓葬保存完好、墓主人身份明确、出土的随葬品丰富等条件震惊了中外史学界,并确定了它在史学界的特殊地位。墓中许多随葬器物堪称殷墟文物的精品,对研究殷代的政治、文化、艺术以及殷商考古学中的许多问题都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