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位于中国安徽省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的美食种类繁多,口味独特,深受游客和当地人的喜爱。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蒙城的十大特产名吃。
1. 蒙城烧饼:蒙城烧饼是蒙城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以其酥脆可口,香气四溢而闻名。烧饼的制作工艺独特,选用优质面粉,经过发酵、擀面、切割、烘烤等多道工序制成。
2. 蒙城豆腐:蒙城豆腐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是蒙城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蒙城豆腐的制作工艺讲究,选用优质黄豆,经过浸泡、磨浆、煮浆、点豆腐等多道工序制成。
3. 蒙城酱鸭:蒙城酱鸭是蒙城的一道特色菜,以其色泽红亮,肉质鲜嫩,味道醇厚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酱鸭的制作工艺复杂,选用优质鸭肉,经过腌制、炖煮、炒制等多道工序制成。
4. 蒙城烧鱼:蒙城烧鱼是蒙城的一道特色菜,以其鱼肉鲜嫩,味道醇厚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烧鱼的制作工艺讲究,选用新鲜鱼肉,经过腌制、炖煮、炒制等多道工序制成。
5. 蒙城烧鸡:蒙城烧鸡是蒙城的一道特色菜,以其鸡肉鲜嫩,味道醇厚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烧鸡的制作工艺讲究,选用优质鸡肉,经过腌制、炖煮、炒制等多道工序制成。
6. 蒙城烧鹅:蒙城烧鹅是蒙城的一道特色菜,以其鹅肉鲜嫩,味道醇厚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烧鹅的制作工艺讲究,选用优质鹅肉,经过腌制、炖煮、炒制等多道工序制成。
7. 蒙城烧猪肉:蒙城烧猪肉是蒙城的一道特色菜,以其猪肉鲜嫩,味道醇厚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烧猪肉的制作工艺讲究,选用优质猪肉,经过腌制、炖煮、炒制等多道工序制成。
8. 蒙城烧牛肉:蒙城烧牛肉是蒙城的一道特色菜,以其牛肉鲜嫩,味道醇厚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烧牛肉的制作工艺讲究,选用优质牛肉,经过腌制、炖煮、炒制等多道工序制成。
9. 蒙城烧羊肉:蒙城烧羊肉是蒙城的一道特色菜,以其羊肉鲜嫩,味道醇厚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烧羊肉的制作工艺讲究,选用优质羊肉,经过腌制、炖煮、炒制等多道工序制成。
10. 蒙城烧鸭蛋:蒙城烧鸭蛋是蒙城的一道特色小吃,以其蛋黄醇厚,蛋白鲜嫩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烧鸭蛋的制作工艺讲究,选用优质鸭蛋,经过腌制、炖煮、炒制等多道工序制成。
油酥烧饼是蒙城一种颇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口感酥松香脆、入口即化。它与其它地方的烧饼最大的区别在制作工艺上,一个油酥烧饼需要20多道工艺方能完成,因此无法机器量产,十分难得,曾荣登CCTV-2《美食走四方》栏目专题报道。
油酥烧饼是蒙城颇具特色的风味食品,据说,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有一个姓宋的孤身老人,在文庙大门西侧,以卖油酥烧饼为生。后来,老人收山东人薛延年为徒。薛延年手艺学成之后,传子传女收学徒,以后更是代代相传,于是会做油酥烧饼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名气。蒙城油酥烧饼选料非常精良,制作非常考究。面粉要上等精白面粉,猪油要上等猪板膘油。食盐、大葱、麻油、芝麻等佐料也要最好的。面要和得不软不硬。佐料的用量和搭配都有严格的标准(当然也得要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适当调整)。制作时,饼坯要拉得长,擀得薄,馅要抹得均匀、适度。炉火、炉壁的温度要控制好,炉壁太热或太凉,生烧饼都贴不上,会“落炉”。烤的时候,更要控制好火候,火候不到,烧饼不熟不酥;火候过了,又会焦糊。往炉壁上贴生烧饼或铲子和火剪从炉壁上铲下已烤好的烧饼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特别是烤好的烧饼用火剪从中一挑,力度大小有讲究,力度小了挑不开,烧饼会酥得不够;力度大了,就有可能把整个烧饼挑碎。小小的油酥烧饼,其中所包含的技艺和艰辛,恐怕不是局外人所能完全领会的。
一个行家里手做出来的油酥烧饼绝对是色香味俱佳。出炉后是桔黄色,用火剪一挑,层层迭迭,薄如竹纸,汪着油,透着香,看一眼就让人口水直流。吃起来焦酥酥、香喷喷,吃了这个想那个,吃了这回想下回。油酥烧饼最好是现烤现吃,吃的时候要用两手捧着,不然咬一口,焦酥的饼渣就会有不少掉落下来,实在可惜。放久了也会变软,再烤一下还会焦酥如初,但味道则比现烤出来的逊色多了。
刚烤好挑起的油酥烧饼拿上餐桌时,要一个一个地分开摆放,千万不能摞在一起。不然下面的就会被压碎,不仅外形不美,而且吃起来麻烦。
以前,蒙城做油酥烧饼的名家中,有一个叫刘杰民,他母亲是薛家的女儿,是做油酥烧饼的能手。刘杰民得其母的真传,学就了一套做油酥烧饼的好手艺。解放后,他在县城皖北饭店当厨师,主要是做油酥烧饼,在蒙城很有名气。后来他收了个徒弟叫刘志民,刘志民在刘杰民的言传身教之下,很快也成了油酥烧饼的名家。
万里到安徽任省委书记后,有一次来蒙城视察工作,住在县委招待所。县里领导请刘杰民、刘志民师徒俩精心地做了油酥烧饼招待万里同志。他吃了以后赞不绝口。没过多久,刘志民就被调到了合肥稻香楼宾馆,专门做油酥烧饼。这以后,下榻稻香楼宾馆的贵宾吃了刘志民做的油酥烧饼都说好。一时,油酥烧饼成了稻香楼宾馆的名吃,蒙城油酥烧饼蜚声海内外。为了满足供应,刘志民又教出了不少徒弟。后来,年龄大了,他也就改做管理工作,一般不再亲自做了。
听经常出差的同志说,在外地往往也能吃到油酥烧饼,问问卖者,有的说是蒙城人,有的说手艺是跟蒙城人学的,然而吃起来却觉得并不怎么地道。
不少外地来蒙的人,就餐时往往会点名要吃蒙城油酥烧饼。有的宾馆饭店可以自己做。有的自己不能做,就到市场上去买。
现在蒙城市场上卖油酥烧饼的不少。邮电局附近的一个叫薛素平(女),县行政服务中心东巷子里边的一个叫薛聚财。他们都是薛家的第三代。刘杰民按薛家算,也是第三代(已去世)。不少薛氏后人到外地经营去了。刘杰民的后人,已无人以此为业了。
衷心希望蒙城油酥烧饼能够永远保持独特风味,努力打造成更加闻名全国、享誉世界的一流品牌。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