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发粑的基本介绍
织金发粑闻名遐迩,产于织金县城“九对头”(地名)。织金发粑制作方法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门非常讲究的手艺。大米决定着发粑味道的基调,织金发粑选用的是精白的本地粘米作为原料,用龙潭泉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再放在清水中浸泡3至6个小时。待米粒泡胀后,滤水把湿米磨成米浆。再将米浆过滤除去颗粒物,加上白糖,发酵,搅拌搅匀后倒入特制的蒸笼内,待蒸锅里的水烧开后将蒸笼放入,盖上锅盖,旺火蒸40分钟左右,就可取出切成小块便可食用。
洁白如银的糕面上撒有白芝麻,侧面可以看见密密麻麻的小孔,刚出炉的发粑犹如发起来的棉花糖般,松软柔韧,咬上一口,甜甜绵绵很有韧性,清香扑鼻,令人回味。发粑放冷后口感则更加柔韧,可谓冷热皆宜。
最正宗的织金发粑,要属“马家发粑”,这是声名遐迩的老字号。马家发粑店在织金县城一个叫“九对头”小巷里,门脸看似不起眼,但无须吆喝,因为每天限量供应,大约也就8锅,所以从清晨开始,只要有发粑出锅,空气里瞬间就会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发粑香,从店内到好远的巷子里都能闻得到。
发粑已是织金县名小吃,不仅受到当地人的喜爱,也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这朵盛开着的“棉花糖”,还在人们的生活中继续“发酵”。
织金发粑的产品特点有哪些?
织金发粑闻名遐迩,糯米精制,发酵而成,蒸熟即可享用;白如云朵,软如海绵,入口甘甜清香,回味无穷。
织金发粑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据说曾经有一位织金女子在拌米粉时,不小心碰翻了旁边的一碗酒糟,眼看酒糟流进米粉中,女子急得直想哭,怕遭到公婆的责骂,只得悄悄把沾了酒糟的米粉依旧拌好放在蒸笼里蒸,结果这一笼发粑蒸得特别松软可口,还有一股微微的酒香,得到全家人的喜爱。就这样,织金发粑就歪打正着,慢慢流传开来。
织金发粑的制作方法
发粑做法首先是:将上好的粘米用清水洗净,放到清水里浸泡2到3个小时,待米粒发胀后捞出,用磨浆机将其磨成米浆。
第二步:把已经磨好的米浆过滤去颗粒后,倒入干净的容器里加入酵母粉发酵4个小时左右。
第三步:把白糖放入锅中,熬化再倒入已经发酵的米浆里,一般10斤米磨成的米浆要放3斤白糖。
第四步:把土灶火烧旺,放上大铁锅加水,再在锅里放上竹制的像簸箕一样的大竹筐,竹筐里铺上纱布,撒上芝麻,把已经混入白糖水的米浆倒入纱布里,最后盖上簸箕,再用纱布把簸箕周围漏气的地方围上,旺火蒸四十分钟左右便可出锅。
第五步:出锅冷却一会儿后,把发粑翻倒在已经准备好的干净案板上,再在发粑表面抹点芝麻粒和熟菜籽油(防止发粑粘刀)就可以食用了。
毕节一定要吃的美食有:苦荞粑、臭豆腐、荞凉粉等。
毕节苦荞粑是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传统名点,威宁属高寒山区,盛产苦荞、甜荞,常以荞粑为主食。苦荞味苦,但用苦荞粉精心制作的荞酥却甜美芳香,为众多黔点中的佼佼者。臭豆腐,是相当流行的小吃。
臭豆腐乳属于豆腐乳的一种,在清代曾作为御膳小菜送往宫廷,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亲赐名御青方。
湖南、上海、北京、台湾、绍兴、是颇具代表性的小吃。臭豆腐在长沙称为“臭干子”,以长沙市坡子街火宫殿地区的小吃摊最为火爆。
沙土羊肉粉
沙土羊肉粉是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沙土镇的特产。金沙县沙土镇米粉粗如竹筷,微酸鲜滑,有大米的清香,入口即化。
织金荞凉粉
织金荞凉粉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特色小吃。织金县荞凉粉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是当地居民必不可少的驱暑小食。
大方阁丫黄粑
大方阁丫黄粑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特产。阁丫黄粑成品呈杏黄色或樱桃色,口感上乘,软糯绵韧,滋润甘甜,食之颇能体味生活之甜蜜。
羊场茶食
羊场茶食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的特色美食。茶食,因其色、香、味具佳,入口酥脆香甜,且有健胃醒酒之功效而成为人们饮酒时用以佐食的风味佳肴。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