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必买十大特产陇南特产一:陇南猕猴桃
陇南猕猴桃是甘肃陇南的特色水果,历史悠久。陇南地理环境优越,降水充沛,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生产的猕猴桃酸甜可口,风味非常独特,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成果汁、蜂蜜、果酱、果酒、水果罐头、干果等。
陇南特产二:礼县苹果
礼县苹果是甘肃陇南的特色水果。1952年引入澧县。其产地地理环境独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阳光充足,降水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苹果的生长。生产的苹果色泽鲜艳,酸甜适中,果大味美,香气浓郁,果肉酥脆。
陇南特产三:西和杠子面
岗子面是甘肃省东南部西和县的传统小吃之一。与西河锅盔齐名,在附近县市都很有名。粗棒面是根据中国手工面的三大传统工艺:压、拉、切合成的特色面条。
陇南特产四:陇南绿茶
陇南绿茶是甘肃省陇南市的特产。陇南绿茶位于陇南市文县、武都县、康县三角地带,属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过渡气候区。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有利于陇南绿茶的生产。陇南绿茶原料为单芽或每芽一两片叶。该产品具有芽叶厚重、内涵丰富、香味浓郁、耐泡等独特品质。
在2005年11月,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以《南方吐鲁番》为题,对澧县的葡萄产业发展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一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推动了澧县葡萄产业的发展。紧接着的2006年和2007年,澧县连续举办了湖南省首届和第二届葡萄节,进一步提升了其葡萄产业的知名度。
2007年8月,全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的专家学者在澧县召开了葡萄标准化栽培的学术研讨会,澧县荣幸地成为了这次盛会的实地考察地,显示了其在葡萄种植领域的专业性和领先地位。从那时起,澧县连续五年被农业部选为支农整合项目示范县,葡萄产业成为了政府扶持的重点项目。
截至2009年,澧县的葡萄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11个葡萄鲜果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这代表了产品的高品质和生态环保。此外,还有15个葡萄品种被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产地,这进一步证明了澧县葡萄的优良品质和安全标准。
总的来说,澧县葡萄产业凭借其高质量的产品、专业化的栽培技术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赢得了多项荣誉和认证,成为了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这些成就无疑提升了澧县葡萄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
扩展资料
澧县葡萄,又名澧州葡萄,湖南省澧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澧县率先引种优质欧亚种葡萄并获得成功,打破了欧亚种葡萄不能在南方栽培的理念,被誉为“南方的吐鲁番”。先进的种植科技和严格的标准生产管理,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品质优良,倍受消费者青睐。
常德特产
常德特产主要有常德米粉、城头山大米、马头山羊、常德酱板鸭、桃源大叶茶等。常德米粉以大米、早籼米为主要原料,成品润滑可口;城头山大米为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特产,颗粒饱满;马头山羊头上无角且形似马头,因而得名;桃源大叶茶按照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桃源大叶芽茶、桃源大叶毛尖、桃源大叶绿茶三种。
常德特产主要有常德米粉、城头山大米、马头山羊、常德酱板鸭、桃源大叶茶等。
常德米粉:常德米粉以大米、早籼米为主要原料,成品润滑可口,风味别具特色,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城头山大米:为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特产,颗粒饱满,口感粘糯柔软,商品价值高,自2014年起农业部正式对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马头山羊:头上无角且形似马头,因而得名,肌肉纤维丰富,肉色鲜红,肉质细嫩,经济价值较高。
常德酱板鸭: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酱香浓郁,鲜辣爽口,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桃源大叶茶:按照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桃源大叶芽茶、桃源大叶毛尖、桃源大叶绿茶三种,汤质清澈鲜浓,回甘无穷。
城头山大米的基本介绍
城头山大米由澧县城头山村特种水稻种植协会申报,该协会成立于2010年4月,2013年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协会出产的“忆久牌城头山紫米”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转换认证,产品在中国绿色食品2012年上海博览会上荣获畅销产品奖。
地域范围
城头山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澧县张公庙、澧阳、澧南、澧东、道河、大堰当、大坪、车溪、涔南、梦溪、雷公塔等11个乡镇。地理坐标位于: 东经111°35′08〞—111°55′43〞, 北纬29°30′12〞—29°50′36〞。城头山水稻生产总面积30万亩。稻米年产量15万吨。
城头山大米的产品特点有哪些?
城头山大米米粒长7.5-8.8毫米,色彩均匀,油光发亮;米质透明、透明度1级、有光泽、垩白度2-10%,香味浓郁,食味品质好。用城头山大米做出的米饭色泽透明,有光泽(油性)、食味清香、香味浓郁、米饭有黏性、咀嚼时有甜味,米饭冷却后不易回生,口感好。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