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见过圆圆的竹子变成了平面,里层变成了表面并在上面做雕刻艺术加工?邵阳翻簧竹刻就是这样一种独特工艺品。讲竹刻,就叫人想到竹。竹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历来是正直、坚贞、清雅、洒脱的象征,喻以高风亮节,龙凤姿仪,称为“四君子”之一,常以比人的清致雅操。
唐朝张九龄咏竹诗有“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之句。岑参也赞竹:“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竹刻就是以体现竹的高雅品质而备受推崇的艺术品。
我国竹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五世纪,齐书就有齐高帝赐明僧绍竹根如意的记载。竹刻成为一种独特艺术品,最早的记载见于南宋时期。翻簧竹刻则为后起之秀,清朝乾隆以后开始风行,称为贴簧器,至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还存有清乾隆时期的竹箧。
邵阳翻簧竹刻也在这前后出现。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蔡锷在日本时,就曾以邵阳翻簧竹刻赠送日本人。当时的产品上标有“嘉庆”“宝庆”字样。宝庆即邵阳。就是说,至迟在1796至1820年间,邵阳已有了翻簧竹刻。
1840年前后派去英国的公使,馈赠礼品中也有邵阳翻簧竹刻品。但邵阳翻簧竹刻的大发展是在1867年以后。这时期,邵阳县小水庙竹刻艺人王树筏,试将自制刻有山水人物的产品拿到市场出卖,“笔情墨趣”受到社会人士重视,产品有销路,他就带着徒弟和儿子在邵阳开设专业竹刻店。
在他们的影响下,邵阳很快出现了多家竹刻店,生产从此发展起来。开始邵阳翻簧竹刻是文人雅士的书窗清供,后来又为地方官作为贡品奉献朝廷,历来声誉很高,一百多年,始终驰名中外。
翻簧竹刻是以在竹材的自然本色上作艺术加工取胜。既有造型技巧,又有画面设计,更兼备雕刻功夫。三者的高深造诣与和谐统一,就成为它的艺术特色。首先取材就是十分讲究的。
竹的大小、老嫩,节间长短,生长是否规整、光滑,都有要求,正如清朝竹刻家封毓秀诗说的:“取材幽篁体,搜掘同参苓。”挑选得优质南竹,取出里层,经过特殊处理,变得柔软后同木坯胶合,即可做成各种器型,然后在上面雕刻作画,前后经过80多道工序,才得成品。
邵阳竹刻雕刻技法,最有代表性,最能表现其艺技特色的是阴纹素刻。它借鉴中国画的白描技法,采用名家画稿,以刀代笔,在竹簧上作画。这种刻法,充分利用竹簧表面性脆坚硬的特点,进刀后竹屑自然崩落,造成线条呈金石味。
以刀法变换和进刀中的着力大小,疾徐顿挫,刻出各种粗细、刚柔、顿挫、流畅、虚实、疏密的点线面,塑造形象,依靠艺人的刀功和绘画素养,赋予作品以艺术生命。把中国画和金石书法的优良传统移植到竹刻上,从而形成了翻簧竹刻不同于其他艺术品的独特风格。
它以国画为基础,但比国画更庄重而具质感;有金石味,而变化更多不受拘束。电绘又可十分成功地表现中国写意画和一些西洋画的韵味,别是一种风格。还有明净雅洁的浮雕,丰富多彩的镶嵌,活泼明快的彩绘,玲珑剔透的镂空,一一各具特色。
邵阳翻簧竹刻既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又是可贵的实用品。制品有茶叶盒、烟盒、花瓶、笔筒、文具盒、套合等器具,又有座屏、挂屏等欣赏品,历来以器型优美,色泽素雅,画面章法严谨,刀法刚劲有力著称。
作品典雅大方,清奇明快,恰与竹材的天然本色美和谐统一,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很具东方艺术特色。点缀案头,调和悦目。陈设室内,厅堂增辉。是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十分理想的工艺品。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