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湖南特产网!
请问二十四节气什么时候有的?它的依据是什么?

[平江特产] - 请问二十四节气什么时候有的?它的依据是什么?

  • 批发价格:未填写
  • 特产类别:未填写
  • 关注热度:
  • 特产特色:未填写
  • 品牌商家:未填写
  • 上架时间:2024-06-27 07:33
  • 咨询价格马上留言
  • 特产详情
  • 产地介绍
  • 联系地址

一、请问二十四节气什么时候有的?它的依据是什么?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在古代,通常将冬至到冬至之间的时间段(约365.25日)也就是岁实(回归年),分割为24段(每段约15日2时5刻),每段起始于一个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现代二十四节气沿用定气,即以黄道升交点春分点为起点0度(但排序仍习惯上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所以二十四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得由专家测算。

2014年4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

二、谷雨的谚语

1,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2,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3,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4,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5,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6,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难种田。

7,连续阴雨不停,小麦易生锈病。

8,锄麦地皮干,麦子不上疸。

9,条锈成条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紫斑。

10,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11,谷雨有雨棉花肥,谷雨有雨好种棉。

12,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

13,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14,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三、清明是不是24节气之一呢

清明是24节气之一。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地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四、二十四节气的对联

我国农历一年之中有24个节气。在我国对联中,以节气为题材的很多,有的还很精彩,例如:传说明代有一位学台,在浙江天台山游览时,夜宿山中茅屋。次日晨起,见茅屋一片白霜,心有所感随口吟出上联:

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

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气呵成,毫无痕迹。一时成为绝对。直至近代,才由浙江的赵恭沛先生对出下联:

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

一样三个节气,对得十分工整。

另一副对联则更有文学性和科学性: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

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上联不仅指出了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节气所在的月份,而且把这两个月份的时间特点讲得清清楚楚,即二八月是昼夜相平。下联则换了另一个角度,道出了农历闰年的规律性,其科学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原明朝大臣,后降清的洪承畴,在“谷雨”那天与人下棋时对了一副对联,云:

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

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上联是洪承畴所出,下联为同弈者所对。意在讽刺洪失义辱节,一语双关,深藏讽意。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息来源:老黄历网

五、24节气具体是指什么呢

二十四节气(历法)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2014年4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

在古代,通常将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之间的时间段(约365.25日)也就是岁实(回归年),分割为24段(每段约15日2时5刻),每段起始于一个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1、立春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2、雨水

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

3、惊蛰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4、春分

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5、清明

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

6、谷雨

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7、立夏(左河水)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8、小满

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后脚款丝商。

9、芒种

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10、夏至

火轮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11、小暑

地煮天蒸望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旱南涝北新天壤,总有荷塘色味同。

12、大暑

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花若洒金。

13、立秋(左河水)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14、处暑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日移南径斜辉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15、白露

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雁阵声声蚊欲静,枣红点点桂流香。

16、秋分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银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万里香。

17、寒露

天高昼暖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尝梨贝养脾肠。

18、霜降

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19、立冬(左河水)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四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场备冬藏。

20、小雪

太行初雪带寒风,一路凋零下赣中。菊萎东篱梅暗动,方知大地转阳升。

21、大雪

万山凋敝黯无华,四面嘶鸣晃树杈。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

22、冬至

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23、小寒

冰封万里雪皑皑,径堵千重港口塞。昨日剪桃修几树,忽如一夜李花开。

24、大寒

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

内容填充中
内容填充中

平江特产推荐

全国特色面条有哪些
全国特色面条有哪些
价格:6-12元
热度:
查询详情
如何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
如何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
价格:6-12元
热度:
查询详情
苏州市中心在哪
苏州市中心在哪
价格:6-12元
热度:
查询详情
  • 特产动态
  • 特产问答
  • 特产百科
首页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正在咨询|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