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湖南特产网!
湖南汝城特产:汝城香菇

[汝城特产] - 湖南汝城特产:汝城香菇

  • 批发价格:未填写
  • 特产类别:未填写
  • 关注热度:
  • 特产特色:未填写
  • 品牌商家:未填写
  • 上架时间:2024-11-21 23:19
  • 咨询价格马上留言
  • 特产详情
  • 产地介绍
  • 联系地址

湖南汝城特产:汝城香菇

汝城香菇的基本介绍

汝城香菇主产于汝城的集龙、益将、热水、南洞、三江口等山区乡镇。这里气候湿润、土质疏松、山深林密特别适宜香菇生长,出产的野香菇,个大、肉厚、色深、味浓,是地地道道的汝城“老土”。

汝城香菇有什么营养价值?

干香菇含有40%以上的蛋白质,维生素B1、B2,烟草酸的含量比肉类高。同时,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润肺、生津滋阴、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减少胆固醇,养胃、益血、补脑、强心等功能,对胃癌、食道癌均有一定疗效

汝城香菇的产品特点有哪些?

“汝城香菇”,因其呈黑色,伞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黑美食伞”。

汝城香菇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国,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于宋朝浙江庆元县龙岩村的农民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栽培法,后扩散全国。经僧人交往传入日本。香菇的砍花栽培源于中国,现行的段木纯菌丝接种栽培则源于日本。至1989年,中国香菇总产首次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香菇生产第一大国。

汝城香菇的品尝吃法

酱炒香菇

材料

香菇10朵、熟白芝麻适量、油适量、甜面酱适量、高汤精适量

做法

1、香菇去蒂洗净挤净水份。

2、锅中放少许油,入香菇略炒盛出。

3、锅中放油,入甜面酱炒香。

4、加入香菇翻炒。

5、加入适量水、少许高汤精大火煮开。

6、汤汁收尽时撒白芝麻翻匀出锅。

汝城历史以来发生过大地震吗

汝城县

编辑

同义词 汝城一般指汝城县

汝城县,隶属于湖南省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与广东、江西两省接壤,有“毗连三省,水注三江(湘江、珠江、赣江)”之美称。

汝城森林覆盖率73.69%,保有原始次生林13万亩,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

境内的热水温泉是华南地区“流量最大、水温最高、水质最好、面积最广”的天然热泉,建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福泉山庄;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南岭植物王国”[1-2] 。

全县辖9个乡10个镇,总面积为2401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2013年)。

2015年,汝城县乡镇区划调整后,下辖5乡9镇。

[3]

汝城自东晋穆帝升平二年(公元358年)置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汝城香火龙”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理学家周敦颐在此著就《爱莲说》等名篇。

*** 、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汝城养育了朱良才、李涛两位开国上将及宋裕和等革命家,被省 *** 认定为革命老游击区和第一批井冈山老区县。

[4-6]

中文名称

汝城县

外文名称

ru cheng xian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 湖南 郴州市

下辖地区

卢阳镇,小垣镇等

*** 驻地

卢阳镇

电话区号

0735

邮政区码

424100

地理位置

湖南省东南部

面 积

2401平方公里

人 口

40万(2013年)

方 言

汝城话、客家语

气候条件

温暖湿润,热量丰富

车牌代码

湘L

行政代码

431026

目录

1 建制沿革

2 行政区划

3 自然地理

▪ 位置境域

▪ 地质

▪ 地貎

▪ 水文

▪ 气候

4 自然资源

▪ 国土资源

▪ 水资源

▪ 矿产资源

▪ 生物资源

▪ 地热资源

▪ 森林资源

5 人口民族

6 经济

▪ 概况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7 社会事业

▪ 教育

▪ 科技

▪ 文化

▪ 卫生

▪ 交通运输

8 风景名胜

▪ 热水镇

▪ 九龙江森林公园

▪ 胡凤璋故居

▪ 濂溪书院

▪ 石泉村

9 风土人情

▪ 香火龙

▪ 古祠堂

10 地方特产

11 地方名人

建制沿革

编辑

“汝城”之名始于东晋 ,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9年),分原晋宁县地置汝城县,隶属桂阳郡(《 宋书 ·地理

汝城县地图

志》)。

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南边境地,设汝邑。

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年)置汝城县。

春秋、战国时期,汝城为楚南边境地。

秦代属长沙郡,为郴县地。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分长沙南部置桂阳郡,汝城属桂阳郡郴县地。

东汉顺帝永和元年(136),析郴县置汉宁县,汝城为桂阳郡汉宁县地。

三国时,汉宁县改为阳安县,汝城为阳安县地。

西晋初,阳安县改称晋宁县,汝城属晋宁县地。

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始分晋宁县地置汝城县,辖今汝城、桂东县地,属桂阳郡,汝城县之名始见于史籍。

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废汝城县置卢阳郡。

陈文帝天嘉元年(560),置卢阳县。

隋开皇九年(589)废卢阳郡,卢阳县隶属郴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名义昌县,县城迁至城头寨附近,辖今汝城、桂东县地,属桂阳郡。

五代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因避庄宗李存朂的祖父李国昌之讳,楚马氏奏准改义昌县为郴义县,县址依旧,属郴州。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因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改郴义县为桂阳县。

太平兴国三年(978),县治迁今址。

宋嘉定四年(1211),析桂阳县之零陵、宜城两乡置桂东县,自是桂阳、桂东各为一县。

元、明仍为桂阳县,属郴州路。

清康熙十七年(1678),吴三桂举兵叛清,在衡州称帝,号周王,避讳“桂”字,曾一度将桂阳县改为义昌县。

次年(1679)二月,吴三桂病死,兵败,复称桂阳县。

民国2年(1913),因撤州建道,把郴州、桂阳州撤销,两州各县统一划归衡阳道,原桂阳州改为桂阳县,为避免两县同名,本县复称为汝城县,属衡阳道。

民国7年废道,汝城县直接归湖南省统辖;民国26年,汝城县属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汝城县属湖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汝城县属郴县专区。

1952年11月,属湘南行政公署。

1954年7年又属郴县专区。

195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汝城、桂东两县合并为汝桂县,县人委驻汝城县城。

1960年7月,郴县专区改名为郴州专区。

1961年5月,撤销汝桂县,恢复汝城、桂东两县建制。

至1988年,汝城一直属郴州地区。

1994年郴州撤地建市,汝城隶属郴州市管辖。

[4]

行政区划

编辑

汝城县辖永丰、集益、濠头、井坡、田庄、南洞、延寿、岭秀、盈洞9乡,卢阳、泉水、大坪、三江口、热水、土桥、暖水、小垣、马桥、文明10镇及汝城县经济开发区、汝城温泉旅游度假区。

辖308个行政村19个居委会。

[7]

2015年,汝城县乡镇区划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汝城县共减少5个乡级建制,现辖卢阳、土桥、泉水、井坡、大坪、三江口、暖水、马桥、热水9个镇,集益、濠头、南洞3个乡,延寿、文明2个瑶族乡共9镇5乡,总面积2400.71平方千米,总人口40.08万人。

县人民 *** 驻地不变(卢阳镇)。

[3]

自然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东经113°16′~113°59′,北纬25°19′~25°52′之间。

东邻江西省崇义县,南界广东省仁化县、乐昌市,西接宜章县,北连资兴市、桂东县。

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63公里,总面积为2424.96平方公里。

[8]

<span unselectable=on = title= > © 2016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汝城县

地质

汝城县内地层经过“加里东”、“印支”、“燕山”等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构造类型。

自元古界至新

汝城热水风光 (44张)

生界,除寒武系上组、奥陶系、志留系及三迭系缺失外,其余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均有分布。

汝城县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中段与新华夏“多”字型构造带的交汇部位。

构造极为复杂,形迹多样,按其力学性质、展布方向,大体可分为东西向构造、南北向构造、华夏系构造、新华夏系构造、山字形构造和旋转构造。

县内岩浆岩分布面积较大。

约为540平方公里,占汝城县总面积的22.5%;所见岩体呈岩基、岩株、岩枝、岩脉状产出,形成时代主要为燕山期,印支期只有小块出露。

[9]

地貎

汝城县内地貎主要特征是山地为主,四面环山,丘冈盆地相间。

地势西北高,

汝城县风光 (23张)

东南低;水系呈树枝状,向东西南辐射。

经过县境的八面山、诸广山山体主脉及其支脉大多呈北、北东向展布。

西部通天窝--寒山--东岭一带山岭,山脊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此线以西是海拔在600米以下的文明小盆地。

此外,尚有海拔700米以下,长约50公里、宽约20公里的汝城中部盆地。

汝城县东南到东部则为东岭--集龙山地;在北部山岭中间,则有海拔800米以下的南洞盆地。

县城海拔593米,县境内有海拔标注1000米以上的山峰274座,基本上分布在北部、东北部和西南部,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的14座。

最高点五指峰,位于小垣镇境内,海拔高1726.6米。

最低点在南面的三江口开发区,海拔160米。

地面最大绝对高差1566.6米。

[9]

水文

汝城河流有沤水、浙水、秀水、策水,汇入东江,属湘江水系;集龙河汇入赣江;九龙江、城溪江汇入北江。

汝城县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称,为三省分水岭,属长江水系湘江流域面积1590.25平方公里,属赣江流域面积501.78平方公里,属珠江水系北江流域面积308.82平方公里。

县内共有大小河流696条,河流总长1766.2公里。

[9]

气候

汝城县境内山岭陡峻,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变化和地域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立体气候的特色,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春暖多变,夏无酷热,冬少严寒,无霜期长。

四季

县境内的春季平均有79天,平均气温18.2°C;最早入季日期为2月20日

汝城县

,最迟入季日期为3月27日;夏季较长,平均有101天,平均气温24.4°C;秋季平均有68天,平均气温17.4°C;冬季时间最长,平均有117天,平均气温8.1°C。

按照气温来划分四季,其长短、迟早,各年均有变化。

一年四季,气候宜人。

春末稍暖;三伏始热,立秋更烈;10月底天气渐凉,立冬后时见冰霜。

春节前后,一般有一、二场大雪。

日照

汝城日照充足,光合潜力大,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731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39%。

全年太阳总辐射113.12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资源较充足。

气温

汝城气温宜人,素有“小昆明”之称。

但地域差异和垂直差异都很大。

海拔650米以下的中部平原区,年平均气温为16.6°C,>=10°C的初日是3月24日,终日是11月21日,>=10°C活动积温为5097°C。

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中旬,为25.6°C;日平均最高气温为28.4°C,无上限高温天气。

汝城县

无霜期

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73天,但实际变化很大,最长达317天(1970年),最短仅232天(1969年、1974年),相差达85天。

最早初霜出现在10月24日,最迟初霜出现在下年的元月2日。

晚霜最迟出现在4月6日。

降水

汝城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多雨中心的附近,雨量充沛。

县城附近平均年降水量1547.1毫米;最多年份2303.6毫米;最少年份1051.9毫米。

县城平均降水日数183天。

最多年为222天,最少年为156天。

从降水的时间分布来看,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5-6月,另一个是8月。

主要灾害性天气:县域内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三低冷害(春季低温、五月低温、秋季低温)、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冬季冰冻。

[9]

自然资源

编辑

国土资源

汝城县版图面积360.13万亩(折合2400.85平方公里)。

其中实际面积359.69万亩,外县飞地0.44万亩。

约占湖南省总面积的1.1%。

汝城县人平土地资源11.47亩,人平林地9.16亩。

有耕地29.92万亩(其中水田26.35万亩,旱土3.57万亩),果园2.41万亩,林地279.62万亩。

此外,在邻近县市的飞地有2600多处,面积约31.5万亩。

[9]

水资源

汝城县水资源总量22.8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37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为19.8万千瓦,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4.08亿立方米。

汝城县现有大小水电站91处,总装机13.89万千瓦。

[9]

矿产资源

汝城县位于南岭北麓多金属成矿带,矿藏资源分布较广,矿种较多,特别是有色金属矿十分丰富。

已发现的矿种有铁、钨、钼、铋、铅、锑、锌、铜、铍、铀、锡、汞、硫铁、重晶石、砷、花岗石、大理石、莹石、稀土、煤、石灰石、磷、钾长石等23种。

其中铁、钨、铜、稀土、钾长石、莹石矿、大理石储量较大,铁矿1.23亿吨、钨矿10万砘、钾长石80万吨、莹石矿100万吨、大理石10亿立方米。

有矿床、矿点、矿化点(指成矿条件差、矿化微弱,不具工业意义的矿化现象)共95处。

其中大型黑色金属矿床1处,大型有色金属矿床1处(茶山脚钨矿),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5处。

[9]

生物资源

汝城县内发现的野生动物的品类较多。

珍贵的野生动物品种兽类有水鹿(山牛)、鹿、刺猬、獐、水獭、野山羊、穿山甲等。

2002年在与广东交界的杨东山上发现了华南虎的踪迹;禽类有野鸡、野鸭、鹰、猫头鹰、鹄、斑

汝城 (19张)

鸠、鹭、雁等;鱼类有白鲦、鳜鱼、银鱼、黄尾鲴等。

汝城县野生植物种类有灌木83科、677种。

境内的珍贵树种有银杏、水杉、福建柏、华南五针松、凹叶厚朴、白花泡桐、华南栲、金叶白兰、铁坚杉等。

还有黄山松、梧桐、喜树、椿树、拐枣;供观赏的树种有木樨、南方红豆杉、木莲、大果马蹄荷、百日青、香木莲、木芙蓉等。

野生的竹类有:苦竹、毛竹、水竹、方竹、刚竹、紫竹、黄竹、凤尾竹、实竹、丛竹、斑竹等。

县内野生药用植物,有700多种。

主要有汝升麻、枸杞、血水草、湘砂仁、绞股蓝、虎耳草、百合、丹参、龙胆草、白芨、淫羊藿、虎杖、杏叶沙参、石菖蒲、十大功劳、败酱草、肿节风、隔山香、珠砂根、莪术、天南星、异叶天雨星、华重楼、水龙骨、矮地茶、青箱子、秋海棠、尾花细辛、山木通、络石藤、苦参、黄莲、八角连、藁木、玉竹、落新妇、黄荆、灯台莲、卷柏、藜芦、石斛、石仙桃、前胡、土独活、山竹子、三尖杉等。

[9]

地热资源

汝城县内有汝城温泉、罗泉、汤口、大汤、塘内、铜坑等地下热水资源,其中位于热水圩的汝城温泉古称“灵泉”,是中国中南六省最大的热田,地热异常面积达300公顷,水温一般为91.5 ℃,最高达98℃,25.5-91.5℃的地下热水开采量为5540吨/日,90℃以上的远景开发量可达14740~15960吨/日,是湖南省流量最大、水温最高、开发利用前景最好的天然热泉,其水质与陕西的“华清池”相似,经常洗浴,对人体有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

[9]

森林资源

汝城县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汝城县有林地278万亩,人平有林地6.19亩,高于全国和全省人均

水平。

汝城县活立木蓄积量达394万立方米,樟、梓、楠、桐及水杉等稀有树种遍及汝城县,其中药用植物700多种。

始建于2003年的九龙江森林公园,2005年升为省级森林公园,公园海拔处在185至1381米之间,现有管辖面积15644.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3.62%,森林蓄积量194万立方米,楠竹60万根,气候宜人,属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

汝城县森林覆盖率73.69%,拥有树种85类667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13种。

竹木畅销全国各地。

[9]

人口民族

编辑

2013年,汝城县总人口39.9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33.39万人,常住城镇人口10.42万人,城镇化率为31.2%。

全年出生人口5319人口,出生率为13.29‰,死亡人口2402人,死亡率为6‰,人口自然增长率达7.29‰。

[10]

汝城是湖南省五大少数民族散居县之一,世居瑶族、畲族、壮族等少数民族。

[6]

经济

编辑

概况

2009年,汝城县地区生产总值204728万元,同比增长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307万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0933万元,同比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83488万元,同比增长11%。

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9.97:32.16:37.87调整为29.46:29.76:40.78。

2010年,汝城县地区生产总值262807万元,同比增长16%。

[11]

2011年,汝城县地区生产总值109.56亿元,增长1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4亿元,增长37.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接近100亿,达95.76亿元,增长22.4%。

[12]

2012年,汝城县地区生产总值375596万元,比上年增长12.1%。

[13]

2013年,汝城县地区生产总值419286万元,比上年增长10.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3053万元,增长2.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0207万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166026万元,增长1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1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2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6%,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6.1%、43.9%、5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570元,增长10%。

[10]

第一产业

截至2012年,汝城县形成锥栗、油茶、金银花、硒山茶、商品蔬菜、南竹等六大农业特色产业,一乡一品的农产业体系也渐成雏形。

[6]

2013年,汝城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9540万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农业产值133747万元,增长1.39%;林业产值23896万元,增长13.8%;牧业产值69190万元,增长2.28%,渔业产值875万元,下降12.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31万元,下降0.04%。

汝城县粮食产量189612吨,同比下降2.9%,油料产量6892吨,增长1.9%;水果32378吨,增长13.6%;蔬菜214252吨,增长5.7%。

全年牲猪出栏40.43万头,增长0.4%;家禽出笼62.36万羽,下降0.1%;禽蛋产量1695吨,增长1.2%;水产品产量714吨,下降0.4%。

汝城县有2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525万元,增长19%,实现利税737万元,增长15.9%,实现利润3956万元,增长23%。

[10]

第二产业

2013年,汝城县工业增加值136577万元,增长1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园区规模工业增长13%,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2.7%。

按行业划分,采矿业增长12.1%,制造业增长16.2%,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520022万元,增长16.3%,销售产值511058万元,增长15.1%,产销率为96.1%,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4218万元,增长24.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钨精矿20836吨,增长10.7%;铁矿石86.9万吨,下降12.8%,人造板4.8万立方米,下降4%;水泥14.99万吨,下降13.7%;钢材9.32万吨,下降4.7%;铁合金1.2万吨,增长20%。

2013年,汝城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3630万元,比上年增长11.6%。

[10]

第三产业

2013年,汝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728万元,比上年增长12.7%。

按城乡分,城镇73844万元,增长14.1%,乡村10884万元,增长4%。

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分别为9796万元、62204万元、1995万元、10733万元,分别增长11.1%、13%、14%、12%。

2013年,全年拥有国家级旅游景区(点)3家,国家级4A旅游景区(点)2家。

在自行车穿越九龙江大赛、魅力汝城摄影大赛、2013年中国(郴州)“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国际休闲旅游文化节闭幕式、2013年第五届中国汝城氾水山“红三角”帐篷节和第六届华南五省及港澳地区(汝城)汽车越野赛等节会活动的带动下,全年累计接待游客人数达353.12万人次,增长32.6%;旅游总收入16.06亿元,增长27%。

[10]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

2013年,汝城县拥有普通中学12所,职业高中学校2所,小学119所,幼儿园86所。

在校高中学生4085人,初中生11555人,职业高中学生1175人,小学生34248人,在园幼儿数13551人,各类专任教师2654人。

汝城县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4%。

落实义务教育保险资金4738.67万元,增长18.2%,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109.43万元。

科技

2013年,汝城县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0件,申请专利80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授权专利40件。

签订技术合同4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208万元。

[10]

文化

2013年,汝城县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纪念馆1个。

争取省馆提供电子图书4万多册,文化休闲期刊1000多种,900多种国内出版的学术期刊以及大量的有声读物和视频资源。

免费接待读者6万余人次,实现了图书流通7万余册。

免费送戏下乡演出50余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668场,极大丰富了汝城县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卫生

2013年,汝城县共有卫生机构356个,其中:医院3所,乡镇卫生院22所。

卫生机构床位数1175张,卫生技术人员96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639人,注册护士389人。

汝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34.17万人,参合率达100%。

[10]

交通运输

汝城位于郴州、韶关、赣州“红三角”的中心,处在湖南、广东、江西三省通衢之地,厦蓉高速、湘深高速和106国道、324省道贯穿全境,南下广州、深圳,北上长沙,东至厦门,均可朝发午至。

[5]

截至2013年,汝城县公路里程1694.033公里,其中国道59.922公里、省道185.525公里、县道288.156公里、通乡公路282.67公里、通村公路801公里、境内高速公路76.76公里。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4436万元,比上年增长10.8%。

全年公路客货周转量57420万吨公里,增长20.9%。

[14]

风景名胜

编辑

汝城有风光秀丽的清风岩、白石岩、连珠岩,有幽静雅致的濂溪书院、白石书院、云头书院,有商代牛头岭、神仙带、汉代百园、宋代破船埂等历史、人文景观。

还有天然温泉和万亩竹海。

热水镇

汝城温泉景区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的热水镇,因有天然热泉而得名,古时当地老百姓叫“汤河”。

2001

天然热泉

年开发并向社会开放;2006年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07年荣获中国乡村旅游“飞燕奖”,授予“最佳休闲度假奖”荣誉称号。

景区总面积17平方公里,境内有湖南省最大的天然热泉,被誉为“华南第一泉”。

温泉水温高达98℃,温泉开采量为每天5540吨,远景水量每天可达15960吨。

该温泉含有硅、钠、钙、锂、硼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特别是氡的含量,达到矿泉医疗标准,是中国少有的“氡泉”。

主要景观有飞水寨瀑布、明代封泉遗址、蛋趣泉、红军池、仙人桥、蜗牛塔、雷公山、第四世纪古冰川遗迹、汜水山高山草原等。

汝城温泉景区开发后,先后建成了福泉山庄、温泉文化园、温泉漂流、飞水寨南国天山大草园等景点。

[8]

九龙江森林公园

九龙江森林公园地处南岭山脉中部和罗霄山脉南端交接处,距汝城县城区46公里,属省级森林公园。

九龙

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

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自然景观。

公园总面积15644.8公顷,森林蓄积4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9%,最高峰福音峰海拔1403.6米。

动植物种群资源丰富,分布的植物有2000多种,树种以阔叶林、马尾松和楠竹为主,国家级保护植物有福建柏、红豆杉、蓖子三尖杉、华南五针松、凹叶厚朴、华南栲、闽楠、桢楠、红花禾莲以及稀存的白毛茶等;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有200多种,属国家级保护动物有苏门羚、穿山甲、水鹿、毛冠鹿、猕猴、麝、娃娃鱼等。

[8]

胡凤璋故居

胡凤璋故居始建于1933年,是三层青砖瓦房,由数栋正房、厨房、柴屋、巷道、空坪组成封闭式的院落。

故居前是一个数亩大小的半圆形水塘。

整个故居建筑雄伟,中西合璧,装饰考究,使用水磨青砖净水墙,屋墙全由青砖、青石板、石灰砌成。

正门前装着门簪,门簪上雕有龙凤呈祥的精美纹饰。

栋与栋之间,既独立,又有木质回廊相连。

每栋楼房的角落,都设有枪眼。

[6]

濂溪书院

濂溪书院系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汝城县城区西南,106国道从东侧通过,距汝城县城区中心800

濂溪书院

米。

是为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而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公元1220汝城县令周思诚建濂溪祠,九易其址,保存至今。

濂溪书院为仿宋建筑,四合院砖木回廊结构,建筑面积1618平方米。

公元1041-1044年,周敦颐任桂阳(今汝城)县令。

期间勤民耕读,风节慈爱,吏治彰彰,在此写下《爱莲说》、《拙赋》等千古名篇。

现书院供有周敦颐先生的《爱莲说》、《拙赋》等著作。

明代两广总督、太子太保朱英,江西、福建布政使范辂,清代著名诗人郭远,当代中国人民 *** 上将朱良才、李涛,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朱子奇等均在此求学。

石泉村

汝城石泉村,石泉始建于宋朝末年,是三塘胡氏家族聚居地,因“胡氏先祖淑政公号石泉”,所以村以其号名

鸟瞰石泉古村全景

之。

村落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00米,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

据统计则有260栋古民居,住着近3000村民。

[17]

风土人情

编辑

汝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民族语言方面有汝城话和瑶、畲、壮、苗、回等少数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方面有传说、故事、口头文学、歌谣、谚语、谜语;民间美术方面有绘画、雕刻、雕塑、建筑、剪纸;民间音乐有唢呐、锣鼓牌子曲、山歌、口传民歌;戏曲有祁剧、鬼脑班;民间舞蹈有香火龙、庙会仪礼舞。

望采纳

内容填充中
内容填充中
  • 特产动态
  • 特产问答
  • 特产百科
首页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正在咨询|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