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窑首创陶瓷釉下多彩新工艺是在提高产业竞争力,拓展陶瓷新市场的潜意识下形成的。
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湖南省的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铜官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陶瓷技艺独具特色。在殷商之前,舜帝就带领先民在湘江一带开始了制陶之业,至唐代铜官陶瓷发展迅速。
陶瓷技艺逐渐成熟,五代后绝迹,窑址在湖南省望城县铜官镇瓦渣坪,故称铜官窑。2011年5月23日,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Ⅷ-191。
工艺品介绍:
历史上有夏黑陶、商青瓷汉釉陶、唐彩瓷元青花。根据唐代长沙窑最大的特点,最能反映唐代瓷器的特点和长沙窑本质的属性,应该是彩瓷。并有他的惟一性、科学性,将长沙窑定性为彩瓷窑,既反映了长沙窑以彩立窑的最大特点和属性,又符合当下南青北白长沙彩天下人已形成的共识。在长沙窑釉下多彩面世之前,瓷器色彩,仅有点、条、线、圆斑形单彩。
长沙窑在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多种色剂进行产品的色彩装饰,将陶瓷从单彩改变为了多彩,这不仅仅只是一件瓷器上的彩色数量的增多和变化。长沙窑的彩色与同一时期的低温釉上的唐三彩陶器比较,首先是陶与瓷的本质区别。两者的彩色,在工艺上在温度上,在色剂上、烧成制度上均有质的不同。点的功劳算在长沙窑头上,是长沙彩瓷窑最大的特点之一。
有臭豆腐(包装)、酱板鸭、酸枣粒、腐乳、腊肉、安化黑茶。。。
工艺品还有湘绣、菊花石雕、炭雕、长沙铜官窑
臭豆腐,糖油粑粑,酱板鸭,口味虾口味蛇口味蟹,辣条
长沙铜官窑遗址,是唐至五代时期制瓷遗址1,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的湘江岸边约5公里的范围内,总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3.2米。长沙铜官窑创于唐代初期,衰于五代。该窑未见于史书著录。1956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文物调查中发现,1957和1959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故宫博物院和湖南省博物馆先后调查了石渚湖北岸瓦渣坪的窑址。长沙铜官窑以首创釉下多彩瓷和铜红釉瓷而闻名于世,同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雕塑、诗歌、谚语及广告语等融入陶瓷装饰艺术中,开创了中国瓷器装饰艺术上的先河,其生产的产品远销亚洲各地及东北非等20多个国家,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产生过重要影响,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湖湘文化、对外交流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也是湖南省目前最有可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1长沙铜官窑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二五”时期全国150个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 2011年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荣获湖南十年重要考古发现称号。
铜官窑古镇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彩陶源村,是由新华联文旅发展公司打造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铜官窑古镇周围有1200多年历史的长沙铜官窑遗址,是以历史文化为魂,以陶瓷文化为根,以唐风古韵筑形,以工匠精神再现汉唐盛世的风采,传承千年的湖湘文明。
铜官窑古镇总建筑面积达110万平方米,包括八个博物馆,五个演艺中心,三个星级酒店,还有20多家民俗客栈,18处人文的景点,还有专门的亲子游乐项目。
不能错过的娱乐项目有5D影院、飞行影院、黑石号特技秀、铜官窑传奇秀、铜官水秀、地下河漂流等。
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前后经历了200多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长沙铜官窑是和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地之一,是世界釉彩陶瓷的发源地。
自从1956年被发现以来,出土文物已过万件,所以被考古学家称为千年前的世界工厂。
游玩的时候不能错过的景点有长沙窑博物院、绣珍阁、机器人博物馆、矿物标本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等。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