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湖南特产网!
长沙有哪些地方美食?

[湘潭特产] - 长沙有哪些地方美食?

  • 批发价格:未填写
  • 特产类别:未填写
  • 关注热度:
  • 特产特色:未填写
  • 品牌商家:未填写
  • 上架时间:2024-11-05 02:49
  • 咨询价格马上留言
  • 特产详情
  • 产地介绍
  • 联系地址

四诶诘(口味虾、蟹、蛇)

五诶诘(臭豆腐)

长沙老龙虾馆(口味虾)

体委(烧烤)

浏阳河(船上吃鱼)

药王街(四和一)

杨欲兴(面)

火宫殿(各种小吃)

---------------------- 长沙美食详细版---------------------

1.劳动广场:王五娭毑的臭干子

王五娭毑的臭干子设有两个点:一、早先由其亲自或与大儿子一起在黄兴南路旁一个近马路的地方摆设的摊点,另一个摊则由其小儿子设在沙河街下坡处.王五娭毑的臭干子每天据说只卖1000片,从下午3点开摊起,早卖完早散摊,绝不多卖一片。她的这两处臭干子注定会要在长沙兴盛下去。因为长沙很多小摊贩的臭干子因为不知制作素卤水,而只有她这里的是用快失传的素卤水制作的。

2.南门口:烧烤小贩聚集地

旧劳动剧院旁的小雨厂坪附近,过去是烧烤及各类制作小吃的小贩驱之不去的地方。除四娭毑后来赫然在黄兴南路立起门面,现在刘记烧烤租了个小地方容身外,其他长沙市井中人传说的王婆婆水饺、糊涂婆婆经营的凉面、炖菜、小炒、五圆肚条似乎已寻不着踪影。南门口尚有杨眼镜夜宵排档具有一定名培孙悉气。劳动剧院下去的南门口菜场的哑巴糖油粑粑,已有五六年左右的历史,据说过去摆在金沙超市前时,人们爱其味美,就已开始排队。

3.学院街:刘记夜宵老店的糖醋排骨

学院街曾有文化电影院,颇能聚集人气,夜宵街市存在已有十多年,以凉菜冷碟而出名。当年长沙饮食业的一哥玉楼东尚在五一广场红火经营的时候,凉菜冷碟一度占到其经营收入的七成以上。现在凉菜冷碟在各店几乎无处不有,而学院街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已成为凉菜冷碟最有特色者,如刘记夜宵老店中的糖醋排骨在长沙就有相当名气。此外,该街经营的干面干粉亦有名。这里还有一家小店专营刀削面,虽然经营未免单调,但打出请来新华楼退休师傅的牌号还是能吸引一些顾客的。学院街对面的小古道巷与晏家塘横街街口有一叫娜姨麻辣烫者颇能吸引一些年轻女士品尝。她们自称吃着这里的麻辣烫从初中生长到结婚生子。

4.坡子街:火宫殿的臭豆腐

坡子街有被誉为湘风小吃的源头、湘菜的主要代表的火宫殿。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火宫殿以“火庙文化”为底蕴,辅以名品素食,以其独特的风格使历代名人纷纷慕名而来。

火宫殿有“八小吃十二名肴”之称。其八小吃为臭豆腐、龙脂猪血、煮馓子、八宝果饭、姊妹团子、荷兰粉、红烧蹄花、三角配乎豆腐。

臭豆腐----用黄豆为原料的水豆腐,经过专用卤水浸泡半月,再以茶油经文火炸焦,佐 以麻油,辣酱。它具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的特点,奇在以臭命名,不同于其它食卤以香自翊。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外焦微脆,内软味鲜。这是因为卤水中放有鲜冬笋、浏阳豆豉、香菇、上等白酒等多种上乘原料,故味道特别鲜香。

龙脂猪血----龙脂猪血因加工特别细致,好似龙油凤脂而得名,是火宫殿又一有名小吃。所选猪血为手工宰猪的鲜血,佐以干椒末,排冬菜和芝麻油,味辣而鲜,爽滑可口。

椒盐馓子----它以精面粉为主要原料,佐以花椒、板油、细盐、白糖等。丝条粗细均匀,质地焦脆酥化,口味有甜有咸,造型别致,有扇形和枕形两种,既是点心,又可作菜食。

姊妹团子----它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分糖馅和肉馅两种,糖馅选用北流糖、桂花糖、红枣肉相配而成;肉馅则取五花鲜猪肉,配以香菇,并用泡香菇的水调制肉馅,因而味道醇香可口。在造型上肉馅团子为石榴形,糖馅团子为蟠桃模样。如遇喜庆日子,还在糖馅团子上撒些红丝,与颜色白漂的团子红白相映,十分悦目。

5.游击坪:李娭毑的葱油粑粑

解凯乱放西路游击坪电线杆子旁李娭毑所炸、添加了胡椒的葱油粑粑,被一些长沙年轻网友评为“长沙第一好呷葱油粑粑”。

6.黄兴北路:李公庙的糖油粑粑

位于黄兴北路新大新斜对面的李公庙,有长沙目前人气最旺的一家糖油粑粑小店。在蔡锷北路粮店内还有卖糖油粑粑摊点,黄昏时一般都有20人以上在此排队等候,为长沙又一最有人气的糖油粑粑摊点。附近另有二马路天恩啤酒店的糖油粑粑也是人头攒动。

7.蔡锷北路:长青汤圆店

长青汤圆店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私营小店。小店主营小磨汤圆。祖传手艺,粉质细嫩。如今已传至第四代。其店内所经营的肉馅汤圆目前在长沙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其店不远另有一家开办于1985年的晶莹汤圆店。两家店面几乎比邻而居,颇有竞争之势。在竞争中两店互相促进提高,皆成为长沙最有生机的小吃店之一。两店均经营有荷兰粉、烫粉、白粒丸、麻油猪血等十数甚至是数十个品种。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两家店面共存反而可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前往自主选择。只可惜,两家门面上均已写了一个大红的拆字,晶莹汤圆店暂移至中医附二医院那一头的粉店旁。两家小店的南面有华南小吃店,开了数家连锁。绿豆沙和凉面最有名。

8.荷花池:翁不倒蚕豆

翁不倒蚕豆以炒奶油蚕豆而闻名。其创始人翁国良先生,经研制于1997年将色香独具的翁家蚕豆投入市场,面市不久一度出现排队、凭票、限购的抢购狂潮。成为长沙市井的一个传奇。附近马路对面学宫街有一家叫马复胜的老字号,以卖结麻花、米花等出名。

9.和记米粉

和记粉馆的前身为一米粉摊担。1929年,寡妇李氏吴有珍,因生计所迫,带着两个儿子李益和、李福生,在长沙北门外(外湘春街),摆米粉摊为生。由于汤粉货真价实,待客热情周到,生意逐有起色。便于次年,购得一间30平方米的铺面,开设米粉店,为了祈求和气生财,遂取店名“和记”,渐渐名声远播。粉馆开业一年后,李氏在店后面种的南瓜上面竟又长出两胡须(两条蔓),人称“卧龙瓜”,招来众人观赏,“和记”店名更是不翼而飞,远扬四方,生意更加兴隆。李氏兄弟保持制粉讲究、汤鲜味美、服务热情、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制作汤粉方法独特,以质取胜。其兄李益和专管进货,精选质地上乘之品购进。其弟李福生专门操持制粉、煨码等内务。米粉皮以手工蒸制、切条、色白如玉,细软如绸,煮粉时保持水宽火旺,油码除肉丝、猪肝、云耳肉片、酸辣墨鱼等20多种外,尤以牛肉菜心粉为上佳。令食者赞不绝口,,一些达官贵人、名流学士、官商巨贾、小姐阔太,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10.南门口的“双燕”馄饨店

皱纱馄饨出自南门口的“双燕”馄饨店。它采用上等白面,精工擀制,薄如纸,软如缎,拉有弹性,吃有韧劲,每片大小方正一律。馅心取新鲜猪腿瘦肉,配以适量的肥肉,绞成肉泥,再加入适量的清水、食盐和味精,朝一个方向使劲搅拌,使肉泥吃透水分,这样制作的馅心酥而不烂,嫩而泡松。双燕馄饨肉馅较别处大,精心包制,个个馄饨呈燕尾形,包好的馄饨一经下锅,轻薄如纱的面皮,经热紧缩,呈现许多皱纹,故称绉纱馄饨。馄饨汤以高汤配排冬酸菜、葱花、味精,油重味重。鲜美之极。食客如云。

11.德园包子

德园茶厅位于黄兴南路闹市区。这里制作的包子选料讲究,糖包馅用白糖或桂花糖相伴而成,味道香甜。肉包馅用猪前夹缝肉和好瘦肉,伴以香菇、冻馅,味精等,吃起来油而不腻,十分鲜嫩。制作上也很讲究,皮薄、馅大,外形美,一经蒸熟,具有颜色白漂,松泡富有弹性。品种有,肉馅包子、盐菜包子、三鲜包子、瑶柱包子、什锦包子、叉烧包子、虾仁包子等等。银丝脑髓卷,精巧别致,落口消融,尤为人称道。德园包子已有100多年的经营历史。长沙人有“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的顺口溜,赞誉这几个饮食店的名味小吃。

12.杨裕兴面条

杨裕兴面馆所作面条很早以来就享有盛誉。其特点是注重合理选料,精工制作:调料讲究。如面条讲究新鲜,煮面条的水讲究宽、清、开,面码讲究随到随制,新鲜可口。有扎酱,酱汁、虾仁、蟹黄、瑶柱、三鲜、鸡丝、酸辣等品种。杨裕兴面馆是以汤面、米粉闻名的百年老店,创建已百余年。清光绪二十年(1893年),杨心田在长沙城三兴街开设粉馆,兼营汤圆,取名杨裕兴。民国26年(1937年),其子杨菊村任老板,在青石街(今解放路)附设分店,增设汤面、卤腊味、蒸饺等食品,尤以汤面盛名全市。长沙大火后,老店重建,分店设棚屋复业。至民国34年(1945)两店合并,注重汤面经营,成为省内著名面馆。 杨裕兴之所以盛名远传,主要原因一是讲求质量,注重卫生,以保声兴誉。所有鲜、干原辅料,均选上乘正品,不用残次。聘请名师,层层把关。每道工序,每一环节的师傅,均为行业中的知名人物。二是配料独特,做工精细。面条讲究新鲜,保持它韧而柔软的特点。煮面条的水讲究宽、清、开;制作面码讲究合理用料,对一些传统名牌品种取上乘原料精制。该店首创手工鸡蛋面条,均匀柔软,味道鲜美,经10多种工序而成,顾客每当品尝,必交口称赞,常喻为“神仙难吃刀下面”。当然,面条好还得油码好。该店油码精细,色艳香鲜。尤以杂酱面油码风味独特。不论熟人生人,或本地客外地客,均保优质量足,童叟无欺。酱汁肉丝、杂酱过桥、肉松换底、金钩卤子、八十款精品历史检验,款款皆珍。汤鲜味浓气芬芳,码重色靓醇又甘,一朝享有杨裕兴,夜有回香入梦来。

13.甘长顺的米粉

其实甘长顺出名的是面,虽然也有米粉,但显然名气要小的多。但我们是冲着吃来的,名气就在其次,重要的是吃得过瘾。 米粉不知道算不算是湖南特色,但至少算是南方的特色之一。在长沙,米粉是市民们的主要早餐之一,当然也有人会在中午吃,这只是极少部分。 从小到大,吃过很多家店的米粉,能够让我印象深刻的还真不多。念高中时在天心阁岭上有一家店做的酸辣米粉味道至今也没找到可与之相比,那家店主每天早上五点不到便起来用砂锅熬酸菜肉汤,那汤便是致胜法宝。后来道路改建,米粉店易主,从此生意也大不如前。这里扯远了,我们继续说甘长顺。 甘长顺是长沙的老字号面馆,大家知道得多的是黄兴路上的那一家,而据说远大路(三湘大市场附近)的那一家才是正宗的老店。甘长顺的米粉是定做的手工米粉,有不少人就是冲着这个来的。而我要隆重推荐的是这儿的麻辣鸡丁粉。吃米粉,除了讲究汤头,盖什么样的码也是不可忽略的。长沙的米粉码不外两种,一种是事先做好了,大份量的,盛在一个大盆里,米粉下好后再舀出来盖上,譬如榨菜、酸豆角、肉丝之类的;另一种是炒码,客人点好了,厨房就赶着现炒,这样的码当然味道要更好一些,因此相对一般的码价格上也要贵一些。甘长顺的麻辣鸡丁粉是炒码粉,面上盖着一层现炒出来的辣椒炒鸡丁,红的绿的白的,很是好看。因为是小锅现炒出来的,也就格外的香,远远的就闻得到。鸡丁粉用的汤头应该是鸡汤,异常鲜美,因为表面浮了一层厚厚的鸡油,保持了汤和粉的温度,加上辣椒也是特意选的较辣的那种,即使在冬天也叫你吃出一身大汗来。鸡丁炒得非常的嫩,因为考虑到湖南人并不是特别爱吃麻的味道,花椒的份量拿得非常好,有一点点麻味,但绝不会麻到让你失掉味觉,那样真是会浪费了这么一份好味的米粉。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麻辣鸡丁粉端上来,一定是叫你垂涎三尺的。

另:吃这样一碗鸡丁粉是不异于打一场仗的,要把鸡丁、辣椒、米粉以及油非常厚的粉汤都消灭干净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吃了这么多次,真正能做到使敌方全军覆没,也只是一次而已。

14.湘江宾馆的春卷

春卷,是长沙民间的一种传统食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春卷的特点是香脆、绵软、多汁、鲜嫩。其馅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更换,具体制法是,先在盆内将面粉用清水拌匀,反复搓揉,成水面团。然后用微火将平锅烧热,右手抓住水面团,不断地摔动,然后在平锅内轻轻烙成一张直径12厘米的圆薄面饼,左手揭皮翻面略烙后取出,右手继续摔动水面团,再烙下一张。烙好的面皮要整齐堆放,用净湿布盖好,防皮干枯。春卷的馅是用500克肥瘦猪肉丝煸炒,加酒、酱油、盐、味精,加汤,勾薄芡后成馅。将荠菜(又名地白菜)或大白菜、韭黄,去掉根及老叶,洗净切碎,与肉丝拌匀。 包春卷时,先逐张揭开面皮,放在案板上,每张放人15克左右肉馅,两端包折,卷成6厘米左右的扁筒形,用稀面糊封口。然后逐个投入五成熟的油锅内,氽炸成微黄色即成。湘江宾馆制作的春卷,用料考究,技术先进,可谓湖南的佼佼者。

15.湘都酱板鸭

酱板鸭一定要吃湘都的,要不就吃迷你,别随便逮个菜场就进去买,买回来的价格可能便宜而味道难以下咽。湘都的酱鸭做出了规模,长沙任意一条街上都有,而且大多是集中制作,再分送到各个零售点去,这样有助于保持本身的品质。看到湘都出了名还是如此一丝不苟感到十分欣慰,想当年就是从它还只有一家店面时就开始吃它,颇有草莽识英雄的味道,眼见它一步步地成长,当然希望它威名常在,盛名不衰。湘都的酱板鸭的特点在香,干瘦瘦的一只小鸭子,放秤上称顶多一斤,但肉干而不韧,用白话说就是有嚼劲而不费牙。味道咸鲜,有一点点辣(如果是不吃辣的人那就是相当的辣了),刚吃也只觉得一点点好吃,一路吃下去,就恨不能连皮带骨一起吞下去。最好吃的是鸭脖子,其他部位有人说是鸭皮,有人说是鸭胁,也有人强力推荐鸭翅,呵呵,各有千秋,不一而论。

16.糯米粽子

是湖南民间的风味小吃,糯米1000克,纯碱3克,鲜蓼叶500克,白糖适量,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半小时,取出拌碱。然后将鲜蓼叶用开水煮十分钟,剪去蒂,将大小叶搭配好叠成“十”字架,用绳捆成把,放在清水中泡四、五小时,去除涩味。然后将蓼叶摺成三角形斗状,灌入糯米,包成菱角形,用细麻绳扎紧,入锅煮两小时左右,熟透后拌白糖食用,其味清香可口。现在还有加入 绿豆、红豆、莲仁、火腿肉等多个品种。粽子在长沙是五月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吃棕子也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习俗,表示对屈原的祭奠。

17.口味虾

长沙的口味虾不仅泛滥于街边小店,甚至连大酒楼的菜单上,都有口味虾供应,据说长沙每个炎热的夏夜,饕餮之徒们能干掉两个岳麓山大的口味虾,难怪有策神说要把口味虾定为长沙的吉祥物了。“没吃过口味虾便是没到过长沙”,所以凡是来过长沙的名人,不用招待都晓得深更半夜打的往南门口跑。长沙口味虾以前是教育街的老“梅园”和“四娭毑”名气最大,但现在大家都爱涌往像火星镇辣不怕、袁家岭球宝等后起之秀等处。口味虾是以长沙妹子般的火辣博得长沙人芳心的,那是一种从脑壳一直辣到脚指头的辣,辣得你舌头直伸,大呼过瘾。干完一杯冰啤酒后,连忙继续作战,生怕在这样的夜色中不饱逮一顿口味虾,你便呷了亏。口味虾还有其活色生香,红艳艳的虾壳,白嫩嫩的虾肉,鸡汤上浮着几根绿的葱段和紫色的紫苏。从盆中拎起一只肥大通红的虾子,两手使劲一撕,扯下两只虾钳,然后轻轻掰开虾壳,露出弯月般的虾肉,不怕辣的食客还可以再粘点汤汁。不同于上海人牙签剔蟹般的精致,长沙人吃口味虾透着一股子豪气,难怪市井传说这口味虾还有”壮阳”功效一说。一位挚友是漂在深圳的湘人,过年都少回长沙,但每到夏季总被口味虾诱动“莼鲈乡思”而飞回长沙,临走之时,还要打包带上几大份上飞机呷。

18.麻辣烫

麻辣烫其名来自四川。但据长沙老人说,长沙的麻辣烫,其内核依然是一颗“长沙心”。当年长沙老街上经常有卖猪脚、兰花干子、三角干子、油豆腐的,一个蒸钵在煤炉上煮着,里面放八角、花椒更有红红的干辣椒,撒葱花。其实和今天麻辣烫还是有着某种接近。至少麻辣烫将昔日长沙市井中那种煮蒸钵的冬日猪脚、筒子骨、兰花干子等精华全吸收兼并了去,又吸收了大量的四川麻辣烫的元素,当然不再放四川的花椒了。但过去的兰花干子是本味香干子制成更可口,现在则是清一色的油豆腐兰花干子。长沙麻辣烫各处皆有,以燕山街的麻辣烫最出名。而生意最火红的麻辣烫还在许多大学附近的小店,热气腾腾的锅里浮着一层辣椒油,里面煮着嫩滑的红薯粉,旁边是竹签串着的黄喉和鹅肠、碧绿的莴笋尖、白嫩的笋片、排骨泥鳅、豆皮裹芫荽等等。都是几角钱一串,搁在脸盆里,任君自选。一位很小资的美眉爱吃麻辣烫,经常请我吃,然后要我请她吃“外国剁饼”,她常说一个长沙妹子要像长沙的麻辣烫一样,要够麻,却不能肉麻;要辣,但又不能耍泼;要烫,却不能炙手。她就是一个正宗的长沙妹子,不过很炙手。

19.烧烤

长沙的烧烤区集中于三处,一是南门口黄兴路,二是朝阳街,三是体育馆路。长沙的烧烤涌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时有一批新疆人来到长沙在先锋厅及长沙各处电影院门前烤制羊肉串、牛肉串。后来长沙人也自己上马来烤并且还用铁板烧来烫烧肉串、后来又出现了油炸肉串及素菜,于是用竹签串着一串的食物长沙人司空见惯。这一两年长沙天心阁一带又引进了打着“岳阳庙前街烧烤”招牌的烧烤,门口一大风扇呼呼鼓吹着炭火炉子,暖乎乎的烤肉香味在整条小街上洋溢。 个人以为烧烤是最适合小恋人共享的,当你和女友坐在四方小桌旁,一小壶*白的糊子酒。听着铁板上滋滋作响的爆油声,女友用筷子拨炒着切成细丝的包菜,鲜脆的包菜掺着焦黄的鲫鱼,再来几串牛肉串几串牛筋,还有鱿鱼须和土豆片,给女友从隔壁粥铺端一碗皮蛋瘦肉粥,有点小俩口过日子的感觉。当糊子酒不能醉人时,别忘了15元一付的牛鞭。牛鞭以南门口刘哥烧烤最货真价实,烤肉串以朝阳街最活色生香,而体育馆路“二重天”的鸡翅,实在比KFC的任何烤翅都要价廉物美得多。

20.唆螺

如果说麻辣烫和烧烤属于冬天的长沙,那唆螺和口味虾该属于长沙的夏天。手指头大小的田螺生长在田边、池塘、小溪中,一般买回需在清水中养上几天,再钳去螺尾,加盐少许反复搓刷干净,置炒锅内旺火翻炒,与生姜、辣椒、酱油。葱蒜、味精等佐料一道入骨清汤锅中盖煮。食时舀出。唆螺是最好的佐酒小吃,在长沙的夜市排档中,每桌都要点上一份。用牙签呷唆螺的人最被人看不起,呷唆螺不“唆”叫什么呷唆螺,长沙妹子呷唆螺都厉害,纤纤指尖成兰花状,捻起一颗唆螺,送到樱唇一抿,你才听到轻轻的“唆”的一声,那空空的螺壳就在桌上打滚了,那时你才会发现,长沙市井中将“接吻”比喻成“呷唆螺”是何等形象,甚至有“做一颗唆螺是如何的幸福”的感慨了。

21.热卤

热卤又称湘卤。以坡子街和沙河街两处的最有名,卤菜分素卤、荤卤两种,又叫“三合一”或“四合一”,就是将三种或者四种卤好的东西掺成一盘热过上来算作一份。素卤有韭菜、豆干、捆鸡、芹菜、香菜等等,荤卤有鸭寸骨、凤爪、鸭架子、鹅肠、鸭掌、卤肉、牛百叶等等。热卤是长沙里手论坛几个酒鬼朋友的最爱,常在夏夜去沙河街,要老板搬上一箱白沙啤酒,点几种卤味,来一碟拍黄瓜、花生米,“撒”得一晚上乱谈。男人们当然都是肉食动物,女孩子更喜欢清淡的素卤。街边有玻璃坛子浸的酸萝卜、红辣椒、豆壳。不但颜色喜人,而且是开胃极品,让你食欲大开。端来一碗和那卤成琥珀色油光发亮的热卤配在一起,令人想起了湖南电视男女主持人的搭配,男的厚实肥胖,女的青春靓丽.

四诶诘(口味虾、蟹、蛇)

五诶诘(臭豆腐)

长沙老龙虾馆(口味虾)

体委(烧烤)

浏阳河(船上吃鱼)

药王街(四和一)

杨欲兴(面)

火宫殿(各种小吃)

---------------------- 长沙美食详细版---------------------

1.劳动广场:王五娭毑的臭干子

王五娭毑的臭干子设有两个点:一、早先由其亲自或与大儿子一起在黄兴南路旁一个近马路的地方摆设的摊点,另一个摊则由其小儿子设在沙河街下坡处.王五娭毑的臭干子每天据说只卖1000片,从下午3点开摊起,早卖完早散摊,绝不多卖一片。她的这两处臭干子注定会要在长沙兴盛下去。因为长沙很多小摊贩的臭干子因为不知制作素卤水,而只有她这里的是用快失传的素卤水制作的。

2.南门口:烧烤小贩聚集地

旧劳动剧院旁的小雨厂坪附近,过去是烧烤及各类制作小吃的小贩驱之不去的地方。除四娭毑后来赫然在黄兴南路立起门面,现在刘记烧烤租了个小地方容身外,其他长沙市井中人传说的王婆婆水饺、糊涂婆婆经营的凉面、炖菜、小炒、五圆肚条似乎已寻不着踪影。南门口尚有杨眼镜夜宵排档具有一定名培孙悉气。劳动剧院下去的南门口菜场的哑巴糖油粑粑,已有五六年左右的历史,据说过去摆在金沙超市前时,人们爱其味美,就已开始排队。

3.学院街:刘记夜宵老店的糖醋排骨

学院街曾有文化电影院,颇能聚集人气,夜宵街市存在已有十多年,以凉菜冷碟而出名。当年长沙饮食业的一哥玉楼东尚在五一广场红火经营的时候,凉菜冷碟一度占到其经营收入的七成以上。现在凉菜冷碟在各店几乎无处不有,而学院街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已成为凉菜冷碟最有特色者,如刘记夜宵老店中的糖醋排骨在长沙就有相当名气。此外,该街经营的干面干粉亦有名。这里还有一家小店专营刀削面,虽然经营未免单调,但打出请来新华楼退休师傅的牌号还是能吸引一些顾客的。学院街对面的小古道巷与晏家塘横街街口有一叫娜姨麻辣烫者颇能吸引一些年轻女士品尝。她们自称吃着这里的麻辣烫从初中生长到结婚生子。

4.坡子街:火宫殿的臭豆腐

坡子街有被誉为湘风小吃的源头、湘菜的主要代表的火宫殿。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火宫殿以“火庙文化”为底蕴,辅以名品素食,以其独特的风格使历代名人纷纷慕名而来。

火宫殿有“八小吃十二名肴”之称。其八小吃为臭豆腐、龙脂猪血、煮馓子、八宝果饭、姊妹团子、荷兰粉、红烧蹄花、三角配乎豆腐。

臭豆腐----用黄豆为原料的水豆腐,经过专用卤水浸泡半月,再以茶油经文火炸焦,佐 以麻油,辣酱。它具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的特点,奇在以臭命名,不同于其它食卤以香自翊。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外焦微脆,内软味鲜。这是因为卤水中放有鲜冬笋、浏阳豆豉、香菇、上等白酒等多种上乘原料,故味道特别鲜香。

龙脂猪血----龙脂猪血因加工特别细致,好似龙油凤脂而得名,是火宫殿又一有名小吃。所选猪血为手工宰猪的鲜血,佐以干椒末,排冬菜和芝麻油,味辣而鲜,爽滑可口。

椒盐馓子----它以精面粉为主要原料,佐以花椒、板油、细盐、白糖等。丝条粗细均匀,质地焦脆酥化,口味有甜有咸,造型别致,有扇形和枕形两种,既是点心,又可作菜食。

姊妹团子----它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分糖馅和肉馅两种,糖馅选用北流糖、桂花糖、红枣肉相配而成;肉馅则取五花鲜猪肉,配以香菇,并用泡香菇的水调制肉馅,因而味道醇香可口。在造型上肉馅团子为石榴形,糖馅团子为蟠桃模样。如遇喜庆日子,还在糖馅团子上撒些红丝,与颜色白漂的团子红白相映,十分悦目。

5.游击坪:李娭毑的葱油粑粑

解凯乱放西路游击坪电线杆子旁李娭毑所炸、添加了胡椒的葱油粑粑,被一些长沙年轻网友评为“长沙第一好呷葱油粑粑”。

6.黄兴北路:李公庙的糖油粑粑

位于黄兴北路新大新斜对面的李公庙,有长沙目前人气最旺的一家糖油粑粑小店。在蔡锷北路粮店内还有卖糖油粑粑摊点,黄昏时一般都有20人以上在此排队等候,为长沙又一最有人气的糖油粑粑摊点。附近另有二马路天恩啤酒店的糖油粑粑也是人头攒动。

7.蔡锷北路:长青汤圆店

长青汤圆店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私营小店。小店主营小磨汤圆。祖传手艺,粉质细嫩。如今已传至第四代。其店内所经营的肉馅汤圆目前在长沙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其店不远另有一家开办于1985年的晶莹汤圆店。两家店面几乎比邻而居,颇有竞争之势。在竞争中两店互相促进提高,皆成为长沙最有生机的小吃店之一。两店均经营有荷兰粉、烫粉、白粒丸、麻油猪血等十数甚至是数十个品种。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两家店面共存反而可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前往自主选择。只可惜,两家门面上均已写了一个大红的拆字,晶莹汤圆店暂移至中医附二医院那一头的粉店旁。两家小店的南面有华南小吃店,开了数家连锁。绿豆沙和凉面最有名。

8.荷花池:翁不倒蚕豆

翁不倒蚕豆以炒奶油蚕豆而闻名。其创始人翁国良先生,经研制于1997年将色香独具的翁家蚕豆投入市场,面市不久一度出现排队、凭票、限购的抢购狂潮。成为长沙市井的一个传奇。附近马路对面学宫街有一家叫马复胜的老字号,以卖结麻花、米花等出名。

9.和记米粉

和记粉馆的前身为一米粉摊担。1929年,寡妇李氏吴有珍,因生计所迫,带着两个儿子李益和、李福生,在长沙北门外(外湘春街),摆米粉摊为生。由于汤粉货真价实,待客热情周到,生意逐有起色。便于次年,购得一间30平方米的铺面,开设米粉店,为了祈求和气生财,遂取店名“和记”,渐渐名声远播。粉馆开业一年后,李氏在店后面种的南瓜上面竟又长出两胡须(两条蔓),人称“卧龙瓜”,招来众人观赏,“和记”店名更是不翼而飞,远扬四方,生意更加兴隆。李氏兄弟保持制粉讲究、汤鲜味美、服务热情、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制作汤粉方法独特,以质取胜。其兄李益和专管进货,精选质地上乘之品购进。其弟李福生专门操持制粉、煨码等内务。米粉皮以手工蒸制、切条、色白如玉,细软如绸,煮粉时保持水宽火旺,油码除肉丝、猪肝、云耳肉片、酸辣墨鱼等20多种外,尤以牛肉菜心粉为上佳。令食者赞不绝口,,一些达官贵人、名流学士、官商巨贾、小姐阔太,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10.南门口的“双燕”馄饨店

皱纱馄饨出自南门口的“双燕”馄饨店。它采用上等白面,精工擀制,薄如纸,软如缎,拉有弹性,吃有韧劲,每片大小方正一律。馅心取新鲜猪腿瘦肉,配以适量的肥肉,绞成肉泥,再加入适量的清水、食盐和味精,朝一个方向使劲搅拌,使肉泥吃透水分,这样制作的馅心酥而不烂,嫩而泡松。双燕馄饨肉馅较别处大,精心包制,个个馄饨呈燕尾形,包好的馄饨一经下锅,轻薄如纱的面皮,经热紧缩,呈现许多皱纹,故称绉纱馄饨。馄饨汤以高汤配排冬酸菜、葱花、味精,油重味重。鲜美之极。食客如云。

11.德园包子

德园茶厅位于黄兴南路闹市区。这里制作的包子选料讲究,糖包馅用白糖或桂花糖相伴而成,味道香甜。肉包馅用猪前夹缝肉和好瘦肉,伴以香菇、冻馅,味精等,吃起来油而不腻,十分鲜嫩。制作上也很讲究,皮薄、馅大,外形美,一经蒸熟,具有颜色白漂,松泡富有弹性。品种有,肉馅包子、盐菜包子、三鲜包子、瑶柱包子、什锦包子、叉烧包子、虾仁包子等等。银丝脑髓卷,精巧别致,落口消融,尤为人称道。德园包子已有100多年的经营历史。长沙人有“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的顺口溜,赞誉这几个饮食店的名味小吃。

12.杨裕兴面条

杨裕兴面馆所作面条很早以来就享有盛誉。其特点是注重合理选料,精工制作:调料讲究。如面条讲究新鲜,煮面条的水讲究宽、清、开,面码讲究随到随制,新鲜可口。有扎酱,酱汁、虾仁、蟹黄、瑶柱、三鲜、鸡丝、酸辣等品种。杨裕兴面馆是以汤面、米粉闻名的百年老店,创建已百余年。清光绪二十年(1893年),杨心田在长沙城三兴街开设粉馆,兼营汤圆,取名杨裕兴。民国26年(1937年),其子杨菊村任老板,在青石街(今解放路)附设分店,增设汤面、卤腊味、蒸饺等食品,尤以汤面盛名全市。长沙大火后,老店重建,分店设棚屋复业。至民国34年(1945)两店合并,注重汤面经营,成为省内著名面馆。 杨裕兴之所以盛名远传,主要原因一是讲求质量,注重卫生,以保声兴誉。所有鲜、干原辅料,均选上乘正品,不用残次。聘请名师,层层把关。每道工序,每一环节的师傅,均为行业中的知名人物。二是配料独特,做工精细。面条讲究新鲜,保持它韧而柔软的特点。煮面条的水讲究宽、清、开;制作面码讲究合理用料,对一些传统名牌品种取上乘原料精制。该店首创手工鸡蛋面条,均匀柔软,味道鲜美,经10多种工序而成,顾客每当品尝,必交口称赞,常喻为“神仙难吃刀下面”。当然,面条好还得油码好。该店油码精细,色艳香鲜。尤以杂酱面油码风味独特。不论熟人生人,或本地客外地客,均保优质量足,童叟无欺。酱汁肉丝、杂酱过桥、肉松换底、金钩卤子、八十款精品历史检验,款款皆珍。汤鲜味浓气芬芳,码重色靓醇又甘,一朝享有杨裕兴,夜有回香入梦来。

13.甘长顺的米粉

其实甘长顺出名的是面,虽然也有米粉,但显然名气要小的多。但我们是冲着吃来的,名气就在其次,重要的是吃得过瘾。 米粉不知道算不算是湖南特色,但至少算是南方的特色之一。在长沙,米粉是市民们的主要早餐之一,当然也有人会在中午吃,这只是极少部分。 从小到大,吃过很多家店的米粉,能够让我印象深刻的还真不多。念高中时在天心阁岭上有一家店做的酸辣米粉味道至今也没找到可与之相比,那家店主每天早上五点不到便起来用砂锅熬酸菜肉汤,那汤便是致胜法宝。后来道路改建,米粉店易主,从此生意也大不如前。这里扯远了,我们继续说甘长顺。 甘长顺是长沙的老字号面馆,大家知道得多的是黄兴路上的那一家,而据说远大路(三湘大市场附近)的那一家才是正宗的老店。甘长顺的米粉是定做的手工米粉,有不少人就是冲着这个来的。而我要隆重推荐的是这儿的麻辣鸡丁粉。吃米粉,除了讲究汤头,盖什么样的码也是不可忽略的。长沙的米粉码不外两种,一种是事先做好了,大份量的,盛在一个大盆里,米粉下好后再舀出来盖上,譬如榨菜、酸豆角、肉丝之类的;另一种是炒码,客人点好了,厨房就赶着现炒,这样的码当然味道要更好一些,因此相对一般的码价格上也要贵一些。甘长顺的麻辣鸡丁粉是炒码粉,面上盖着一层现炒出来的辣椒炒鸡丁,红的绿的白的,很是好看。因为是小锅现炒出来的,也就格外的香,远远的就闻得到。鸡丁粉用的汤头应该是鸡汤,异常鲜美,因为表面浮了一层厚厚的鸡油,保持了汤和粉的温度,加上辣椒也是特意选的较辣的那种,即使在冬天也叫你吃出一身大汗来。鸡丁炒得非常的嫩,因为考虑到湖南人并不是特别爱吃麻的味道,花椒的份量拿得非常好,有一点点麻味,但绝不会麻到让你失掉味觉,那样真是会浪费了这么一份好味的米粉。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麻辣鸡丁粉端上来,一定是叫你垂涎三尺的。

另:吃这样一碗鸡丁粉是不异于打一场仗的,要把鸡丁、辣椒、米粉以及油非常厚的粉汤都消灭干净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吃了这么多次,真正能做到使敌方全军覆没,也只是一次而已。

14.湘江宾馆的春卷

春卷,是长沙民间的一种传统食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春卷的特点是香脆、绵软、多汁、鲜嫩。其馅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更换,具体制法是,先在盆内将面粉用清水拌匀,反复搓揉,成水面团。然后用微火将平锅烧热,右手抓住水面团,不断地摔动,然后在平锅内轻轻烙成一张直径12厘米的圆薄面饼,左手揭皮翻面略烙后取出,右手继续摔动水面团,再烙下一张。烙好的面皮要整齐堆放,用净湿布盖好,防皮干枯。春卷的馅是用500克肥瘦猪肉丝煸炒,加酒、酱油、盐、味精,加汤,勾薄芡后成馅。将荠菜(又名地白菜)或大白菜、韭黄,去掉根及老叶,洗净切碎,与肉丝拌匀。 包春卷时,先逐张揭开面皮,放在案板上,每张放人15克左右肉馅,两端包折,卷成6厘米左右的扁筒形,用稀面糊封口。然后逐个投入五成熟的油锅内,氽炸成微黄色即成。湘江宾馆制作的春卷,用料考究,技术先进,可谓湖南的佼佼者。

15.湘都酱板鸭

酱板鸭一定要吃湘都的,要不就吃迷你,别随便逮个菜场就进去买,买回来的价格可能便宜而味道难以下咽。湘都的酱鸭做出了规模,长沙任意一条街上都有,而且大多是集中制作,再分送到各个零售点去,这样有助于保持本身的品质。看到湘都出了名还是如此一丝不苟感到十分欣慰,想当年就是从它还只有一家店面时就开始吃它,颇有草莽识英雄的味道,眼见它一步步地成长,当然希望它威名常在,盛名不衰。湘都的酱板鸭的特点在香,干瘦瘦的一只小鸭子,放秤上称顶多一斤,但肉干而不韧,用白话说就是有嚼劲而不费牙。味道咸鲜,有一点点辣(如果是不吃辣的人那就是相当的辣了),刚吃也只觉得一点点好吃,一路吃下去,就恨不能连皮带骨一起吞下去。最好吃的是鸭脖子,其他部位有人说是鸭皮,有人说是鸭胁,也有人强力推荐鸭翅,呵呵,各有千秋,不一而论。

16.糯米粽子

是湖南民间的风味小吃,糯米1000克,纯碱3克,鲜蓼叶500克,白糖适量,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半小时,取出拌碱。然后将鲜蓼叶用开水煮十分钟,剪去蒂,将大小叶搭配好叠成“十”字架,用绳捆成把,放在清水中泡四、五小时,去除涩味。然后将蓼叶摺成三角形斗状,灌入糯米,包成菱角形,用细麻绳扎紧,入锅煮两小时左右,熟透后拌白糖食用,其味清香可口。现在还有加入 绿豆、红豆、莲仁、火腿肉等多个品种。粽子在长沙是五月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吃棕子也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习俗,表示对屈原的祭奠。

17.口味虾

长沙的口味虾不仅泛滥于街边小店,甚至连大酒楼的菜单上,都有口味虾供应,据说长沙每个炎热的夏夜,饕餮之徒们能干掉两个岳麓山大的口味虾,难怪有策神说要把口味虾定为长沙的吉祥物了。“没吃过口味虾便是没到过长沙”,所以凡是来过长沙的名人,不用招待都晓得深更半夜打的往南门口跑。长沙口味虾以前是教育街的老“梅园”和“四娭毑”名气最大,但现在大家都爱涌往像火星镇辣不怕、袁家岭球宝等后起之秀等处。口味虾是以长沙妹子般的火辣博得长沙人芳心的,那是一种从脑壳一直辣到脚指头的辣,辣得你舌头直伸,大呼过瘾。干完一杯冰啤酒后,连忙继续作战,生怕在这样的夜色中不饱逮一顿口味虾,你便呷了亏。口味虾还有其活色生香,红艳艳的虾壳,白嫩嫩的虾肉,鸡汤上浮着几根绿的葱段和紫色的紫苏。从盆中拎起一只肥大通红的虾子,两手使劲一撕,扯下两只虾钳,然后轻轻掰开虾壳,露出弯月般的虾肉,不怕辣的食客还可以再粘点汤汁。不同于上海人牙签剔蟹般的精致,长沙人吃口味虾透着一股子豪气,难怪市井传说这口味虾还有”壮阳”功效一说。一位挚友是漂在深圳的湘人,过年都少回长沙,但每到夏季总被口味虾诱动“莼鲈乡思”而飞回长沙,临走之时,还要打包带上几大份上飞机呷。

18.麻辣烫

麻辣烫其名来自四川。但据长沙老人说,长沙的麻辣烫,其内核依然是一颗“长沙心”。当年长沙老街上经常有卖猪脚、兰花干子、三角干子、油豆腐的,一个蒸钵在煤炉上煮着,里面放八角、花椒更有红红的干辣椒,撒葱花。其实和今天麻辣烫还是有着某种接近。至少麻辣烫将昔日长沙市井中那种煮蒸钵的冬日猪脚、筒子骨、兰花干子等精华全吸收兼并了去,又吸收了大量的四川麻辣烫的元素,当然不再放四川的花椒了。但过去的兰花干子是本味香干子制成更可口,现在则是清一色的油豆腐兰花干子。长沙麻辣烫各处皆有,以燕山街的麻辣烫最出名。而生意最火红的麻辣烫还在许多大学附近的小店,热气腾腾的锅里浮着一层辣椒油,里面煮着嫩滑的红薯粉,旁边是竹签串着的黄喉和鹅肠、碧绿的莴笋尖、白嫩的笋片、排骨泥鳅、豆皮裹芫荽等等。都是几角钱一串,搁在脸盆里,任君自选。一位很小资的美眉爱吃麻辣烫,经常请我吃,然后要我请她吃“外国剁饼”,她常说一个长沙妹子要像长沙的麻辣烫一样,要够麻,却不能肉麻;要辣,但又不能耍泼;要烫,却不能炙手。她就是一个正宗的长沙妹子,不过很炙手。

19.烧烤

长沙的烧烤区集中于三处,一是南门口黄兴路,二是朝阳街,三是体育馆路。长沙的烧烤涌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时有一批新疆人来到长沙在先锋厅及长沙各处电影院门前烤制羊肉串、牛肉串。后来长沙人也自己上马来烤并且还用铁板烧来烫烧肉串、后来又出现了油炸肉串及素菜,于是用竹签串着一串的食物长沙人司空见惯。这一两年长沙天心阁一带又引进了打着“岳阳庙前街烧烤”招牌的烧烤,门口一大风扇呼呼鼓吹着炭火炉子,暖乎乎的烤肉香味在整条小街上洋溢。 个人以为烧烤是最适合小恋人共享的,当你和女友坐在四方小桌旁,一小壶*白的糊子酒。听着铁板上滋滋作响的爆油声,女友用筷子拨炒着切成细丝的包菜,鲜脆的包菜掺着焦黄的鲫鱼,再来几串牛肉串几串牛筋,还有鱿鱼须和土豆片,给女友从隔壁粥铺端一碗皮蛋瘦肉粥,有点小俩口过日子的感觉。当糊子酒不能醉人时,别忘了15元一付的牛鞭。牛鞭以南门口刘哥烧烤最货真价实,烤肉串以朝阳街最活色生香,而体育馆路“二重天”的鸡翅,实在比KFC的任何烤翅都要价廉物美得多。

20.唆螺

如果说麻辣烫和烧烤属于冬天的长沙,那唆螺和口味虾该属于长沙的夏天。手指头大小的田螺生长在田边、池塘、小溪中,一般买回需在清水中养上几天,再钳去螺尾,加盐少许反复搓刷干净,置炒锅内旺火翻炒,与生姜、辣椒、酱油。葱蒜、味精等佐料一道入骨清汤锅中盖煮。食时舀出。唆螺是最好的佐酒小吃,在长沙的夜市排档中,每桌都要点上一份。用牙签呷唆螺的人最被人看不起,呷唆螺不“唆”叫什么呷唆螺,长沙妹子呷唆螺都厉害,纤纤指尖成兰花状,捻起一颗唆螺,送到樱唇一抿,你才听到轻轻的“唆”的一声,那空空的螺壳就在桌上打滚了,那时你才会发现,长沙市井中将“接吻”比喻成“呷唆螺”是何等形象,甚至有“做一颗唆螺是如何的幸福”的感慨了。

21.热卤

热卤又称湘卤。以坡子街和沙河街两处的最有名,卤菜分素卤、荤卤两种,又叫“三合一”或“四合一”,就是将三种或者四种卤好的东西掺成一盘热过上来算作一份。素卤有韭菜、豆干、捆鸡、芹菜、香菜等等,荤卤有鸭寸骨、凤爪、鸭架子、鹅肠、鸭掌、卤肉、牛百叶等等。热卤是长沙里手论坛几个酒鬼朋友的最爱,常在夏夜去沙河街,要老板搬上一箱白沙啤酒,点几种卤味,来一碟拍黄瓜、花生米,“撒”得一晚上乱谈。男人们当然都是肉食动物,女孩子更喜欢清淡的素卤。街边有玻璃坛子浸的酸萝卜、红辣椒、豆壳。不但颜色喜人,而且是开胃极品,让你食欲大开。端来一碗和那卤成琥珀色油光发亮的热卤配在一起,令人想起了湖南电视男女主持人的搭配,男的厚实肥胖,女的青春靓丽.

四诶诘(口味虾、蟹、蛇)

五诶诘(臭豆腐)

长沙老龙虾馆(口味虾)

体委(烧烤)

浏阳河(船上吃鱼)

药王街(四和一)

杨欲兴(面)

火宫殿(各种小吃)

---------------------- 长沙美食详细版---------------------

1.劳动广场:王五娭毑的臭干子

王五娭毑的臭干子设有两个点:一、早先由其亲自或与大儿子一起在黄兴南路旁一个近马路的地方摆设的摊点,另一个摊则由其小儿子设在沙河街下坡处.王五娭毑的臭干子每天据说只卖1000片,从下午3点开摊起,早卖完早散摊,绝不多卖一片。她的这两处臭干子注定会要在长沙兴盛下去。因为长沙很多小摊贩的臭干子因为不知制作素卤水,而只有她这里的是用快失传的素卤水制作的。

2.南门口:烧烤小贩聚集地

旧劳动剧院旁的小雨厂坪附近,过去是烧烤及各类制作小吃的小贩驱之不去的地方。除四娭毑后来赫然在黄兴南路立起门面,现在刘记烧烤租了个小地方容身外,其他长沙市井中人传说的王婆婆水饺、糊涂婆婆经营的凉面、炖菜、小炒、五圆肚条似乎已寻不着踪影。南门口尚有杨眼镜夜宵排档具有一定名培孙悉气。劳动剧院下去的南门口菜场的哑巴糖油粑粑,已有五六年左右的历史,据说过去摆在金沙超市前时,人们爱其味美,就已开始排队。

3.学院街:刘记夜宵老店的糖醋排骨

学院街曾有文化电影院,颇能聚集人气,夜宵街市存在已有十多年,以凉菜冷碟而出名。当年长沙饮食业的一哥玉楼东尚在五一广场红火经营的时候,凉菜冷碟一度占到其经营收入的七成以上。现在凉菜冷碟在各店几乎无处不有,而学院街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已成为凉菜冷碟最有特色者,如刘记夜宵老店中的糖醋排骨在长沙就有相当名气。此外,该街经营的干面干粉亦有名。这里还有一家小店专营刀削面,虽然经营未免单调,但打出请来新华楼退休师傅的牌号还是能吸引一些顾客的。学院街对面的小古道巷与晏家塘横街街口有一叫娜姨麻辣烫者颇能吸引一些年轻女士品尝。她们自称吃着这里的麻辣烫从初中生长到结婚生子。

4.坡子街:火宫殿的臭豆腐

坡子街有被誉为湘风小吃的源头、湘菜的主要代表的火宫殿。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火宫殿以“火庙文化”为底蕴,辅以名品素食,以其独特的风格使历代名人纷纷慕名而来。

火宫殿有“八小吃十二名肴”之称。其八小吃为臭豆腐、龙脂猪血、煮馓子、八宝果饭、姊妹团子、荷兰粉、红烧蹄花、三角配乎豆腐。

臭豆腐----用黄豆为原料的水豆腐,经过专用卤水浸泡半月,再以茶油经文火炸焦,佐 以麻油,辣酱。它具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的特点,奇在以臭命名,不同于其它食卤以香自翊。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外焦微脆,内软味鲜。这是因为卤水中放有鲜冬笋、浏阳豆豉、香菇、上等白酒等多种上乘原料,故味道特别鲜香。

龙脂猪血----龙脂猪血因加工特别细致,好似龙油凤脂而得名,是火宫殿又一有名小吃。所选猪血为手工宰猪的鲜血,佐以干椒末,排冬菜和芝麻油,味辣而鲜,爽滑可口。

椒盐馓子----它以精面粉为主要原料,佐以花椒、板油、细盐、白糖等。丝条粗细均匀,质地焦脆酥化,口味有甜有咸,造型别致,有扇形和枕形两种,既是点心,又可作菜食。

姊妹团子----它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分糖馅和肉馅两种,糖馅选用北流糖、桂花糖、红枣肉相配而成;肉馅则取五花鲜猪肉,配以香菇,并用泡香菇的水调制肉馅,因而味道醇香可口。在造型上肉馅团子为石榴形,糖馅团子为蟠桃模样。如遇喜庆日子,还在糖馅团子上撒些红丝,与颜色白漂的团子红白相映,十分悦目。

5.游击坪:李娭毑的葱油粑粑

解凯乱放西路游击坪电线杆子旁李娭毑所炸、添加了胡椒的葱油粑粑,被一些长沙年轻网友评为“长沙第一好呷葱油粑粑”。

6.黄兴北路:李公庙的糖油粑粑

位于黄兴北路新大新斜对面的李公庙,有长沙目前人气最旺的一家糖油粑粑小店。在蔡锷北路粮店内还有卖糖油粑粑摊点,黄昏时一般都有20人以上在此排队等候,为长沙又一最有人气的糖油粑粑摊点。附近另有二马路天恩啤酒店的糖油粑粑也是人头攒动。

7.蔡锷北路:长青汤圆店

长青汤圆店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私营小店。小店主营小磨汤圆。祖传手艺,粉质细嫩。如今已传至第四代。其店内所经营的肉馅汤圆目前在长沙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其店不远另有一家开办于1985年的晶莹汤圆店。两家店面几乎比邻而居,颇有竞争之势。在竞争中两店互相促进提高,皆成为长沙最有生机的小吃店之一。两店均经营有荷兰粉、烫粉、白粒丸、麻油猪血等十数甚至是数十个品种。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两家店面共存反而可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前往自主选择。只可惜,两家门面上均已写了一个大红的拆字,晶莹汤圆店暂移至中医附二医院那一头的粉店旁。两家小店的南面有华南小吃店,开了数家连锁。绿豆沙和凉面最有名。

8.荷花池:翁不倒蚕豆

翁不倒蚕豆以炒奶油蚕豆而闻名。其创始人翁国良先生,经研制于1997年将色香独具的翁家蚕豆投入市场,面市不久一度出现排队、凭票、限购的抢购狂潮。成为长沙市井的一个传奇。附近马路对面学宫街有一家叫马复胜的老字号,以卖结麻花、米花等出名。

9.和记米粉

和记粉馆的前身为一米粉摊担。1929年,寡妇李氏吴有珍,因生计所迫,带着两个儿子李益和、李福生,在长沙北门外(外湘春街),摆米粉摊为生。由于汤粉货真价实,待客热情周到,生意逐有起色。便于次年,购得一间30平方米的铺面,开设米粉店,为了祈求和气生财,遂取店名“和记”,渐渐名声远播。粉馆开业一年后,李氏在店后面种的南瓜上面竟又长出两胡须(两条蔓),人称“卧龙瓜”,招来众人观赏,“和记”店名更是不翼而飞,远扬四方,生意更加兴隆。李氏兄弟保持制粉讲究、汤鲜味美、服务热情、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制作汤粉方法独特,以质取胜。其兄李益和专管进货,精选质地上乘之品购进。其弟李福生专门操持制粉、煨码等内务。米粉皮以手工蒸制、切条、色白如玉,细软如绸,煮粉时保持水宽火旺,油码除肉丝、猪肝、云耳肉片、酸辣墨鱼等20多种外,尤以牛肉菜心粉为上佳。令食者赞不绝口,,一些达官贵人、名流学士、官商巨贾、小姐阔太,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10.南门口的“双燕”馄饨店

皱纱馄饨出自南门口的“双燕”馄饨店。它采用上等白面,精工擀制,薄如纸,软如缎,拉有弹性,吃有韧劲,每片大小方正一律。馅心取新鲜猪腿瘦肉,配以适量的肥肉,绞成肉泥,再加入适量的清水、食盐和味精,朝一个方向使劲搅拌,使肉泥吃透水分,这样制作的馅心酥而不烂,嫩而泡松。双燕馄饨肉馅较别处大,精心包制,个个馄饨呈燕尾形,包好的馄饨一经下锅,轻薄如纱的面皮,经热紧缩,呈现许多皱纹,故称绉纱馄饨。馄饨汤以高汤配排冬酸菜、葱花、味精,油重味重。鲜美之极。食客如云。

11.德园包子

德园茶厅位于黄兴南路闹市区。这里制作的包子选料讲究,糖包馅用白糖或桂花糖相伴而成,味道香甜。肉包馅用猪前夹缝肉和好瘦肉,伴以香菇、冻馅,味精等,吃起来油而不腻,十分鲜嫩。制作上也很讲究,皮薄、馅大,外形美,一经蒸熟,具有颜色白漂,松泡富有弹性。品种有,肉馅包子、盐菜包子、三鲜包子、瑶柱包子、什锦包子、叉烧包子、虾仁包子等等。银丝脑髓卷,精巧别致,落口消融,尤为人称道。德园包子已有100多年的经营历史。长沙人有“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的顺口溜,赞誉这几个饮食店的名味小吃。

12.杨裕兴面条

杨裕兴面馆所作面条很早以来就享有盛誉。其特点是注重合理选料,精工制作:调料讲究。如面条讲究新鲜,煮面条的水讲究宽、清、开,面码讲究随到随制,新鲜可口。有扎酱,酱汁、虾仁、蟹黄、瑶柱、三鲜、鸡丝、酸辣等品种。杨裕兴面馆是以汤面、米粉闻名的百年老店,创建已百余年。清光绪二十年(1893年),杨心田在长沙城三兴街开设粉馆,兼营汤圆,取名杨裕兴。民国26年(1937年),其子杨菊村任老板,在青石街(今解放路)附设分店,增设汤面、卤腊味、蒸饺等食品,尤以汤面盛名全市。长沙大火后,老店重建,分店设棚屋复业。至民国34年(1945)两店合并,注重汤面经营,成为省内著名面馆。 杨裕兴之所以盛名远传,主要原因一是讲求质量,注重卫生,以保声兴誉。所有鲜、干原辅料,均选上乘正品,不用残次。聘请名师,层层把关。每道工序,每一环节的师傅,均为行业中的知名人物。二是配料独特,做工精细。面条讲究新鲜,保持它韧而柔软的特点。煮面条的水讲究宽、清、开;制作面码讲究合理用料,对一些传统名牌品种取上乘原料精制。该店首创手工鸡蛋面条,均匀柔软,味道鲜美,经10多种工序而成,顾客每当品尝,必交口称赞,常喻为“神仙难吃刀下面”。当然,面条好还得油码好。该店油码精细,色艳香鲜。尤以杂酱面油码风味独特。不论熟人生人,或本地客外地客,均保优质量足,童叟无欺。酱汁肉丝、杂酱过桥、肉松换底、金钩卤子、八十款精品历史检验,款款皆珍。汤鲜味浓气芬芳,码重色靓醇又甘,一朝享有杨裕兴,夜有回香入梦来。

13.甘长顺的米粉

其实甘长顺出名的是面,虽然也有米粉,但显然名气要小的多。但我们是冲着吃来的,名气就在其次,重要的是吃得过瘾。 米粉不知道算不算是湖南特色,但至少算是南方的特色之一。在长沙,米粉是市民们的主要早餐之一,当然也有人会在中午吃,这只是极少部分。 从小到大,吃过很多家店的米粉,能够让我印象深刻的还真不多。念高中时在天心阁岭上有一家店做的酸辣米粉味道至今也没找到可与之相比,那家店主每天早上五点不到便起来用砂锅熬酸菜肉汤,那汤便是致胜法宝。后来道路改建,米粉店易主,从此生意也大不如前。这里扯远了,我们继续说甘长顺。 甘长顺是长沙的老字号面馆,大家知道得多的是黄兴路上的那一家,而据说远大路(三湘大市场附近)的那一家才是正宗的老店。甘长顺的米粉是定做的手工米粉,有不少人就是冲着这个来的。而我要隆重推荐的是这儿的麻辣鸡丁粉。吃米粉,除了讲究汤头,盖什么样的码也是不可忽略的。长沙的米粉码不外两种,一种是事先做好了,大份量的,盛在一个大盆里,米粉下好后再舀出来盖上,譬如榨菜、酸豆角、肉丝之类的;另一种是炒码,客人点好了,厨房就赶着现炒,这样的码当然味道要更好一些,因此相对一般的码价格上也要贵一些。甘长顺的麻辣鸡丁粉是炒码粉,面上盖着一层现炒出来的辣椒炒鸡丁,红的绿的白的,很是好看。因为是小锅现炒出来的,也就格外的香,远远的就闻得到。鸡丁粉用的汤头应该是鸡汤,异常鲜美,因为表面浮了一层厚厚的鸡油,保持了汤和粉的温度,加上辣椒也是特意选的较辣的那种,即使在冬天也叫你吃出一身大汗来。鸡丁炒得非常的嫩,因为考虑到湖南人并不是特别爱吃麻的味道,花椒的份量拿得非常好,有一点点麻味,但绝不会麻到让你失掉味觉,那样真是会浪费了这么一份好味的米粉。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麻辣鸡丁粉端上来,一定是叫你垂涎三尺的。

另:吃这样一碗鸡丁粉是不异于打一场仗的,要把鸡丁、辣椒、米粉以及油非常厚的粉汤都消灭干净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吃了这么多次,真正能做到使敌方全军覆没,也只是一次而已。

14.湘江宾馆的春卷

春卷,是长沙民间的一种传统食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春卷的特点是香脆、绵软、多汁、鲜嫩。其馅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更换,具体制法是,先在盆内将面粉用清水拌匀,反复搓揉,成水面团。然后用微火将平锅烧热,右手抓住水面团,不断地摔动,然后在平锅内轻轻烙成一张直径12厘米的圆薄面饼,左手揭皮翻面略烙后取出,右手继续摔动水面团,再烙下一张。烙好的面皮要整齐堆放,用净湿布盖好,防皮干枯。春卷的馅是用500克肥瘦猪肉丝煸炒,加酒、酱油、盐、味精,加汤,勾薄芡后成馅。将荠菜(又名地白菜)或大白菜、韭黄,去掉根及老叶,洗净切碎,与肉丝拌匀。 包春卷时,先逐张揭开面皮,放在案板上,每张放人15克左右肉馅,两端包折,卷成6厘米左右的扁筒形,用稀面糊封口。然后逐个投入五成熟的油锅内,氽炸成微黄色即成。湘江宾馆制作的春卷,用料考究,技术先进,可谓湖南的佼佼者。

15.湘都酱板鸭

酱板鸭一定要吃湘都的,要不就吃迷你,别随便逮个菜场就进去买,买回来的价格可能便宜而味道难以下咽。湘都的酱鸭做出了规模,长沙任意一条街上都有,而且大多是集中制作,再分送到各个零售点去,这样有助于保持本身的品质。看到湘都出了名还是如此一丝不苟感到十分欣慰,想当年就是从它还只有一家店面时就开始吃它,颇有草莽识英雄的味道,眼见它一步步地成长,当然希望它威名常在,盛名不衰。湘都的酱板鸭的特点在香,干瘦瘦的一只小鸭子,放秤上称顶多一斤,但肉干而不韧,用白话说就是有嚼劲而不费牙。味道咸鲜,有一点点辣(如果是不吃辣的人那就是相当的辣了),刚吃也只觉得一点点好吃,一路吃下去,就恨不能连皮带骨一起吞下去。最好吃的是鸭脖子,其他部位有人说是鸭皮,有人说是鸭胁,也有人强力推荐鸭翅,呵呵,各有千秋,不一而论。

16.糯米粽子

是湖南民间的风味小吃,糯米1000克,纯碱3克,鲜蓼叶500克,白糖适量,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半小时,取出拌碱。然后将鲜蓼叶用开水煮十分钟,剪去蒂,将大小叶搭配好叠成“十”字架,用绳捆成把,放在清水中泡四、五小时,去除涩味。然后将蓼叶摺成三角形斗状,灌入糯米,包成菱角形,用细麻绳扎紧,入锅煮两小时左右,熟透后拌白糖食用,其味清香可口。现在还有加入 绿豆、红豆、莲仁、火腿肉等多个品种。粽子在长沙是五月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吃棕子也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习俗,表示对屈原的祭奠。

17.口味虾

长沙的口味虾不仅泛滥于街边小店,甚至连大酒楼的菜单上,都有口味虾供应,据说长沙每个炎热的夏夜,饕餮之徒们能干掉两个岳麓山大的口味虾,难怪有策神说要把口味虾定为长沙的吉祥物了。“没吃过口味虾便是没到过长沙”,所以凡是来过长沙的名人,不用招待都晓得深更半夜打的往南门口跑。长沙口味虾以前是教育街的老“梅园”和“四娭毑”名气最大,但现在大家都爱涌往像火星镇辣不怕、袁家岭球宝等后起之秀等处。口味虾是以长沙妹子般的火辣博得长沙人芳心的,那是一种从脑壳一直辣到脚指头的辣,辣得你舌头直伸,大呼过瘾。干完一杯冰啤酒后,连忙继续作战,生怕在这样的夜色中不饱逮一顿口味虾,你便呷了亏。口味虾还有其活色生香,红艳艳的虾壳,白嫩嫩的虾肉,鸡汤上浮着几根绿的葱段和紫色的紫苏。从盆中拎起一只肥大通红的虾子,两手使劲一撕,扯下两只虾钳,然后轻轻掰开虾壳,露出弯月般的虾肉,不怕辣的食客还可以再粘点汤汁。不同于上海人牙签剔蟹般的精致,长沙人吃口味虾透着一股子豪气,难怪市井传说这口味虾还有”壮阳”功效一说。一位挚友是漂在深圳的湘人,过年都少回长沙,但每到夏季总被口味虾诱动“莼鲈乡思”而飞回长沙,临走之时,还要打包带上几大份上飞机呷。

18.麻辣烫

麻辣烫其名来自四川。但据长沙老人说,长沙的麻辣烫,其内核依然是一颗“长沙心”。当年长沙老街上经常有卖猪脚、兰花干子、三角干子、油豆腐的,一个蒸钵在煤炉上煮着,里面放八角、花椒更有红红的干辣椒,撒葱花。其实和今天麻辣烫还是有着某种接近。至少麻辣烫将昔日长沙市井中那种煮蒸钵的冬日猪脚、筒子骨、兰花干子等精华全吸收兼并了去,又吸收了大量的四川麻辣烫的元素,当然不再放四川的花椒了。但过去的兰花干子是本味香干子制成更可口,现在则是清一色的油豆腐兰花干子。长沙麻辣烫各处皆有,以燕山街的麻辣烫最出名。而生意最火红的麻辣烫还在许多大学附近的小店,热气腾腾的锅里浮着一层辣椒油,里面煮着嫩滑的红薯粉,旁边是竹签串着的黄喉和鹅肠、碧绿的莴笋尖、白嫩的笋片、排骨泥鳅、豆皮裹芫荽等等。都是几角钱一串,搁在脸盆里,任君自选。一位很小资的美眉爱吃麻辣烫,经常请我吃,然后要我请她吃“外国剁饼”,她常说一个长沙妹子要像长沙的麻辣烫一样,要够麻,却不能肉麻;要辣,但又不能耍泼;要烫,却不能炙手。她就是一个正宗的长沙妹子,不过很炙手。

19.烧烤

长沙的烧烤区集中于三处,一是南门口黄兴路,二是朝阳街,三是体育馆路。长沙的烧烤涌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时有一批新疆人来到长沙在先锋厅及长沙各处电影院门前烤制羊肉串、牛肉串。后来长沙人也自己上马来烤并且还用铁板烧来烫烧肉串、后来又出现了油炸肉串及素菜,于是用竹签串着一串的食物长沙人司空见惯。这一两年长沙天心阁一带又引进了打着“岳阳庙前街烧烤”招牌的烧烤,门口一大风扇呼呼鼓吹着炭火炉子,暖乎乎的烤肉香味在整条小街上洋溢。 个人以为烧烤是最适合小恋人共享的,当你和女友坐在四方小桌旁,一小壶*白的糊子酒。听着铁板上滋滋作响的爆油声,女友用筷子拨炒着切成细丝的包菜,鲜脆的包菜掺着焦黄的鲫鱼,再来几串牛肉串几串牛筋,还有鱿鱼须和土豆片,给女友从隔壁粥铺端一碗皮蛋瘦肉粥,有点小俩口过日子的感觉。当糊子酒不能醉人时,别忘了15元一付的牛鞭。牛鞭以南门口刘哥烧烤最货真价实,烤肉串以朝阳街最活色生香,而体育馆路“二重天”的鸡翅,实在比KFC的任何烤翅都要价廉物美得多。

20.唆螺

如果说麻辣烫和烧烤属于冬天的长沙,那唆螺和口味虾该属于长沙的夏天。手指头大小的田螺生长在田边、池塘、小溪中,一般买回需在清水中养上几天,再钳去螺尾,加盐少许反复搓刷干净,置炒锅内旺火翻炒,与生姜、辣椒、酱油。葱蒜、味精等佐料一道入骨清汤锅中盖煮。食时舀出。唆螺是最好的佐酒小吃,在长沙的夜市排档中,每桌都要点上一份。用牙签呷唆螺的人最被人看不起,呷唆螺不“唆”叫什么呷唆螺,长沙妹子呷唆螺都厉害,纤纤指尖成兰花状,捻起一颗唆螺,送到樱唇一抿,你才听到轻轻的“唆”的一声,那空空的螺壳就在桌上打滚了,那时你才会发现,长沙市井中将“接吻”比喻成“呷唆螺”是何等形象,甚至有“做一颗唆螺是如何的幸福”的感慨了。

21.热卤

热卤又称湘卤。以坡子街和沙河街两处的最有名,卤菜分素卤、荤卤两种,又叫“三合一”或“四合一”,就是将三种或者四种卤好的东西掺成一盘热过上来算作一份。素卤有韭菜、豆干、捆鸡、芹菜、香菜等等,荤卤有鸭寸骨、凤爪、鸭架子、鹅肠、鸭掌、卤肉、牛百叶等等。热卤是长沙里手论坛几个酒鬼朋友的最爱,常在夏夜去沙河街,要老板搬上一箱白沙啤酒,点几种卤味,来一碟拍黄瓜、花生米,“撒”得一晚上乱谈。男人们当然都是肉食动物,女孩子更喜欢清淡的素卤。街边有玻璃坛子浸的酸萝卜、红辣椒、豆壳。不但颜色喜人,而且是开胃极品,让你食欲大开。端来一碗和那卤成琥珀色油光发亮的热卤配在一起,令人想起了湖南电视男女主持人的搭配,男的厚实肥胖,女的青春靓丽.

四诶诘(口味虾、蟹、蛇)

五诶诘(臭豆腐)

长沙老龙虾馆(口味虾)

体委(烧烤)

浏阳河(船上吃鱼)

药王街(四和一)

杨欲兴(面)

火宫殿(各种小吃)

---------------------- 长沙美食详细版---------------------

1.劳动广场:王五娭毑的臭干子

王五娭毑的臭干子设有两个点:一、早先由其亲自或与大儿子一起在黄兴南路旁一个近马路的地方摆设的摊点,另一个摊则由其小儿子设在沙河街下坡处.王五娭毑的臭干子每天据说只卖1000片,从下午3点开摊起,早卖完早散摊,绝不多卖一片。她的这两处臭干子注定会要在长沙兴盛下去。因为长沙很多小摊贩的臭干子因为不知制作素卤水,而只有她这里的是用快失传的素卤水制作的。

2.南门口:烧烤小贩聚集地

旧劳动剧院旁的小雨厂坪附近,过去是烧烤及各类制作小吃的小贩驱之不去的地方。除四娭毑后来赫然在黄兴南路立起门面,现在刘记烧烤租了个小地方容身外,其他长沙市井中人传说的王婆婆水饺、糊涂婆婆经营的凉面、炖菜、小炒、五圆肚条似乎已寻不着踪影。南门口尚有杨眼镜夜宵排档具有一定名培孙悉气。劳动剧院下去的南门口菜场的哑巴糖油粑粑,已有五六年左右的历史,据说过去摆在金沙超市前时,人们爱其味美,就已开始排队。

3.学院街:刘记夜宵老店的糖醋排骨

学院街曾有文化电影院,颇能聚集人气,夜宵街市存在已有十多年,以凉菜冷碟而出名。当年长沙饮食业的一哥玉楼东尚在五一广场红火经营的时候,凉菜冷碟一度占到其经营收入的七成以上。现在凉菜冷碟在各店几乎无处不有,而学院街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已成为凉菜冷碟最有特色者,如刘记夜宵老店中的糖醋排骨在长沙就有相当名气。此外,该街经营的干面干粉亦有名。这里还有一家小店专营刀削面,虽然经营未免单调,但打出请来新华楼退休师傅的牌号还是能吸引一些顾客的。学院街对面的小古道巷与晏家塘横街街口有一叫娜姨麻辣烫者颇能吸引一些年轻女士品尝。她们自称吃着这里的麻辣烫从初中生长到结婚生子。

4.坡子街:火宫殿的臭豆腐

坡子街有被誉为湘风小吃的源头、湘菜的主要代表的火宫殿。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火宫殿以“火庙文化”为底蕴,辅以名品素食,以其独特的风格使历代名人纷纷慕名而来。

火宫殿有“八小吃十二名肴”之称。其八小吃为臭豆腐、龙脂猪血、煮馓子、八宝果饭、姊妹团子、荷兰粉、红烧蹄花、三角配乎豆腐。

臭豆腐----用黄豆为原料的水豆腐,经过专用卤水浸泡半月,再以茶油经文火炸焦,佐 以麻油,辣酱。它具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的特点,奇在以臭命名,不同于其它食卤以香自翊。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外焦微脆,内软味鲜。这是因为卤水中放有鲜冬笋、浏阳豆豉、香菇、上等白酒等多种上乘原料,故味道特别鲜香。

龙脂猪血----龙脂猪血因加工特别细致,好似龙油凤脂而得名,是火宫殿又一有名小吃。所选猪血为手工宰猪的鲜血,佐以干椒末,排冬菜和芝麻油,味辣而鲜,爽滑可口。

椒盐馓子----它以精面粉为主要原料,佐以花椒、板油、细盐、白糖等。丝条粗细均匀,质地焦脆酥化,口味有甜有咸,造型别致,有扇形和枕形两种,既是点心,又可作菜食。

姊妹团子----它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分糖馅和肉馅两种,糖馅选用北流糖、桂花糖、红枣肉相配而成;肉馅则取五花鲜猪肉,配以香菇,并用泡香菇的水调制肉馅,因而味道醇香可口。在造型上肉馅团子为石榴形,糖馅团子为蟠桃模样。如遇喜庆日子,还在糖馅团子上撒些红丝,与颜色白漂的团子红白相映,十分悦目。

5.游击坪:李娭毑的葱油粑粑

解凯乱放西路游击坪电线杆子旁李娭毑所炸、添加了胡椒的葱油粑粑,被一些长沙年轻网友评为“长沙第一好呷葱油粑粑”。

6.黄兴北路:李公庙的糖油粑粑

位于黄兴北路新大新斜对面的李公庙,有长沙目前人气最旺的一家糖油粑粑小店。在蔡锷北路粮店内还有卖糖油粑粑摊点,黄昏时一般都有20人以上在此排队等候,为长沙又一最有人气的糖油粑粑摊点。附近另有二马路天恩啤酒店的糖油粑粑也是人头攒动。

7.蔡锷北路:长青汤圆店

长青汤圆店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私营小店。小店主营小磨汤圆。祖传手艺,粉质细嫩。如今已传至第四代。其店内所经营的肉馅汤圆目前在长沙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其店不远另有一家开办于1985年的晶莹汤圆店。两家店面几乎比邻而居,颇有竞争之势。在竞争中两店互相促进提高,皆成为长沙最有生机的小吃店之一。两店均经营有荷兰粉、烫粉、白粒丸、麻油猪血等十数甚至是数十个品种。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两家店面共存反而可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前往自主选择。只可惜,两家门面上均已写了一个大红的拆字,晶莹汤圆店暂移至中医附二医院那一头的粉店旁。两家小店的南面有华南小吃店,开了数家连锁。绿豆沙和凉面最有名。

8.荷花池:翁不倒蚕豆

翁不倒蚕豆以炒奶油蚕豆而闻名。其创始人翁国良先生,经研制于1997年将色香独具的翁家蚕豆投入市场,面市不久一度出现排队、凭票、限购的抢购狂潮。成为长沙市井的一个传奇。附近马路对面学宫街有一家叫马复胜的老字号,以卖结麻花、米花等出名。

9.和记米粉

和记粉馆的前身为一米粉摊担。1929年,寡妇李氏吴有珍,因生计所迫,带着两个儿子李益和、李福生,在长沙北门外(外湘春街),摆米粉摊为生。由于汤粉货真价实,待客热情周到,生意逐有起色。便于次年,购得一间30平方米的铺面,开设米粉店,为了祈求和气生财,遂取店名“和记”,渐渐名声远播。粉馆开业一年后,李氏在店后面种的南瓜上面竟又长出两胡须(两条蔓),人称“卧龙瓜”,招来众人观赏,“和记”店名更是不翼而飞,远扬四方,生意更加兴隆。李氏兄弟保持制粉讲究、汤鲜味美、服务热情、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制作汤粉方法独特,以质取胜。其兄李益和专管进货,精选质地上乘之品购进。其弟李福生专门操持制粉、煨码等内务。米粉皮以手工蒸制、切条、色白如玉,细软如绸,煮粉时保持水宽火旺,油码除肉丝、猪肝、云耳肉片、酸辣墨鱼等20多种外,尤以牛肉菜心粉为上佳。令食者赞不绝口,,一些达官贵人、名流学士、官商巨贾、小姐阔太,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10.南门口的“双燕”馄饨店

皱纱馄饨出自南门口的“双燕”馄饨店。它采用上等白面,精工擀制,薄如纸,软如缎,拉有弹性,吃有韧劲,每片大小方正一律。馅心取新鲜猪腿瘦肉,配以适量的肥肉,绞成肉泥,再加入适量的清水、食盐和味精,朝一个方向使劲搅拌,使肉泥吃透水分,这样制作的馅心酥而不烂,嫩而泡松。双燕馄饨肉馅较别处大,精心包制,个个馄饨呈燕尾形,包好的馄饨一经下锅,轻薄如纱的面皮,经热紧缩,呈现许多皱纹,故称绉纱馄饨。馄饨汤以高汤配排冬酸菜、葱花、味精,油重味重。鲜美之极。食客如云。

11.德园包子

德园茶厅位于黄兴南路闹市区。这里制作的包子选料讲究,糖包馅用白糖或桂花糖相伴而成,味道香甜。肉包馅用猪前夹缝肉和好瘦肉,伴以香菇、冻馅,味精等,吃起来油而不腻,十分鲜嫩。制作上也很讲究,皮薄、馅大,外形美,一经蒸熟,具有颜色白漂,松泡富有弹性。品种有,肉馅包子、盐菜包子、三鲜包子、瑶柱包子、什锦包子、叉烧包子、虾仁包子等等。银丝脑髓卷,精巧别致,落口消融,尤为人称道。德园包子已有100多年的经营历史。长沙人有“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的顺口溜,赞誉这几个饮食店的名味小吃。

12.杨裕兴面条

杨裕兴面馆所作面条很早以来就享有盛誉。其特点是注重合理选料,精工制作:调料讲究。如面条讲究新鲜,煮面条的水讲究宽、清、开,面码讲究随到随制,新鲜可口。有扎酱,酱汁、虾仁、蟹黄、瑶柱、三鲜、鸡丝、酸辣等品种。杨裕兴面馆是以汤面、米粉闻名的百年老店,创建已百余年。清光绪二十年(1893年),杨心田在长沙城三兴街开设粉馆,兼营汤圆,取名杨裕兴。民国26年(1937年),其子杨菊村任老板,在青石街(今解放路)附设分店,增设汤面、卤腊味、蒸饺等食品,尤以汤面盛名全市。长沙大火后,老店重建,分店设棚屋复业。至民国34年(1945)两店合并,注重汤面经营,成为省内著名面馆。 杨裕兴之所以盛名远传,主要原因一是讲求质量,注重卫生,以保声兴誉。所有鲜、干原辅料,均选上乘正品,不用残次。聘请名师,层层把关。每道工序,每一环节的师傅,均为行业中的知名人物。二是配料独特,做工精细。面条讲究新鲜,保持它韧而柔软的特点。煮面条的水讲究宽、清、开;制作面码讲究合理用料,对一些传统名牌品种取上乘原料精制。该店首创手工鸡蛋面条,均匀柔软,味道鲜美,经10多种工序而成,顾客每当品尝,必交口称赞,常喻为“神仙难吃刀下面”。当然,面条好还得油码好。该店油码精细,色艳香鲜。尤以杂酱面油码风味独特。不论熟人生人,或本地客外地客,均保优质量足,童叟无欺。酱汁肉丝、杂酱过桥、肉松换底、金钩卤子、八十款精品历史检验,款款皆珍。汤鲜味浓气芬芳,码重色靓醇又甘,一朝享有杨裕兴,夜有回香入梦来。

13.甘长顺的米粉

其实甘长顺出名的是面,虽然也有米粉,但显然名气要小的多。但我们是冲着吃来的,名气就在其次,重要的是吃得过瘾。 米粉不知道算不算是湖南特色,但至少算是南方的特色之一。在长沙,米粉是市民们的主要早餐之一,当然也有人会在中午吃,这只是极少部分。 从小到大,吃过很多家店的米粉,能够让我印象深刻的还真不多。念高中时在天心阁岭上有一家店做的酸辣米粉味道至今也没找到可与之相比,那家店主每天早上五点不到便起来用砂锅熬酸菜肉汤,那汤便是致胜法宝。后来道路改建,米粉店易主,从此生意也大不如前。这里扯远了,我们继续说甘长顺。 甘长顺是长沙的老字号面馆,大家知道得多的是黄兴路上的那一家,而据说远大路(三湘大市场附近)的那一家才是正宗的老店。甘长顺的米粉是定做的手工米粉,有不少人就是冲着这个来的。而我要隆重推荐的是这儿的麻辣鸡丁粉。吃米粉,除了讲究汤头,盖什么样的码也是不可忽略的。长沙的米粉码不外两种,一种是事先做好了,大份量的,盛在一个大盆里,米粉下好后再舀出来盖上,譬如榨菜、酸豆角、肉丝之类的;另一种是炒码,客人点好了,厨房就赶着现炒,这样的码当然味道要更好一些,因此相对一般的码价格上也要贵一些。甘长顺的麻辣鸡丁粉是炒码粉,面上盖着一层现炒出来的辣椒炒鸡丁,红的绿的白的,很是好看。因为是小锅现炒出来的,也就格外的香,远远的就闻得到。鸡丁粉用的汤头应该是鸡汤,异常鲜美,因为表面浮了一层厚厚的鸡油,保持了汤和粉的温度,加上辣椒也是特意选的较辣的那种,即使在冬天也叫你吃出一身大汗来。鸡丁炒得非常的嫩,因为考虑到湖南人并不是特别爱吃麻的味道,花椒的份量拿得非常好,有一点点麻味,但绝不会麻到让你失掉味觉,那样真是会浪费了这么一份好味的米粉。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麻辣鸡丁粉端上来,一定是叫你垂涎三尺的。

另:吃这样一碗鸡丁粉是不异于打一场仗的,要把鸡丁、辣椒、米粉以及油非常厚的粉汤都消灭干净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吃了这么多次,真正能做到使敌方全军覆没,也只是一次而已。

14.湘江宾馆的春卷

春卷,是长沙民间的一种传统食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春卷的特点是香脆、绵软、多汁、鲜嫩。其馅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更换,具体制法是,先在盆内将面粉用清水拌匀,反复搓揉,成水面团。然后用微火将平锅烧热,右手抓住水面团,不断地摔动,然后在平锅内轻轻烙成一张直径12厘米的圆薄面饼,左手揭皮翻面略烙后取出,右手继续摔动水面团,再烙下一张。烙好的面皮要整齐堆放,用净湿布盖好,防皮干枯。春卷的馅是用500克肥瘦猪肉丝煸炒,加酒、酱油、盐、味精,加汤,勾薄芡后成馅。将荠菜(又名地白菜)或大白菜、韭黄,去掉根及老叶,洗净切碎,与肉丝拌匀。 包春卷时,先逐张揭开面皮,放在案板上,每张放人15克左右肉馅,两端包折,卷成6厘米左右的扁筒形,用稀面糊封口。然后逐个投入五成熟的油锅内,氽炸成微黄色即成。湘江宾馆制作的春卷,用料考究,技术先进,可谓湖南的佼佼者。

15.湘都酱板鸭

酱板鸭一定要吃湘都的,要不就吃迷你,别随便逮个菜场就进去买,买回来的价格可能便宜而味道难以下咽。湘都的酱鸭做出了规模,长沙任意一条街上都有,而且大多是集中制作,再分送到各个零售点去,这样有助于保持本身的品质。看到湘都出了名还是如此一丝不苟感到十分欣慰,想当年就是从它还只有一家店面时就开始吃它,颇有草莽识英雄的味道,眼见它一步步地成长,当然希望它威名常在,盛名不衰。湘都的酱板鸭的特点在香,干瘦瘦的一只小鸭子,放秤上称顶多一斤,但肉干而不韧,用白话说就是有嚼劲而不费牙。味道咸鲜,有一点点辣(如果是不吃辣的人那就是相当的辣了),刚吃也只觉得一点点好吃,一路吃下去,就恨不能连皮带骨一起吞下去。最好吃的是鸭脖子,其他部位有人说是鸭皮,有人说是鸭胁,也有人强力推荐鸭翅,呵呵,各有千秋,不一而论。

16.糯米粽子

是湖南民间的风味小吃,糯米1000克,纯碱3克,鲜蓼叶500克,白糖适量,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半小时,取出拌碱。然后将鲜蓼叶用开水煮十分钟,剪去蒂,将大小叶搭配好叠成“十”字架,用绳捆成把,放在清水中泡四、五小时,去除涩味。然后将蓼叶摺成三角形斗状,灌入糯米,包成菱角形,用细麻绳扎紧,入锅煮两小时左右,熟透后拌白糖食用,其味清香可口。现在还有加入 绿豆、红豆、莲仁、火腿肉等多个品种。粽子在长沙是五月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吃棕子也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习俗,表示对屈原的祭奠。

17.口味虾

长沙的口味虾不仅泛滥于街边小店,甚至连大酒楼的菜单上,都有口味虾供应,据说长沙每个炎热的夏夜,饕餮之徒们能干掉两个岳麓山大的口味虾,难怪有策神说要把口味虾定为长沙的吉祥物了。“没吃过口味虾便是没到过长沙”,所以凡是来过长沙的名人,不用招待都晓得深更半夜打的往南门口跑。长沙口味虾以前是教育街的老“梅园”和“四娭毑”名气最大,但现在大家都爱涌往像火星镇辣不怕、袁家岭球宝等后起之秀等处。口味虾是以长沙妹子般的火辣博得长沙人芳心的,那是一种从脑壳一直辣到脚指头的辣,辣得你舌头直伸,大呼过瘾。干完一杯冰啤酒后,连忙继续作战,生怕在这样的夜色中不饱逮一顿口味虾,你便呷了亏。口味虾还有其活色生香,红艳艳的虾壳,白嫩嫩的虾肉,鸡汤上浮着几根绿的葱段和紫色的紫苏。从盆中拎起一只肥大通红的虾子,两手使劲一撕,扯下两只虾钳,然后轻轻掰开虾壳,露出弯月般的虾肉,不怕辣的食客还可以再粘点汤汁。不同于上海人牙签剔蟹般的精致,长沙人吃口味虾透着一股子豪气,难怪市井传说这口味虾还有”壮阳”功效一说。一位挚友是漂在深圳的湘人,过年都少回长沙,但每到夏季总被口味虾诱动“莼鲈乡思”而飞回长沙,临走之时,还要打包带上几大份上飞机呷。

18.麻辣烫

麻辣烫其名来自四川。但据长沙老人说,长沙的麻辣烫,其内核依然是一颗“长沙心”。当年长沙老街上经常有卖猪脚、兰花干子、三角干子、油豆腐的,一个蒸钵在煤炉上煮着,里面放八角、花椒更有红红的干辣椒,撒葱花。其实和今天麻辣烫还是有着某种接近。至少麻辣烫将昔日长沙市井中那种煮蒸钵的冬日猪脚、筒子骨、兰花干子等精华全吸收兼并了去,又吸收了大量的四川麻辣烫的元素,当然不再放四川的花椒了。但过去的兰花干子是本味香干子制成更可口,现在则是清一色的油豆腐兰花干子。长沙麻辣烫各处皆有,以燕山街的麻辣烫最出名。而生意最火红的麻辣烫还在许多大学附近的小店,热气腾腾的锅里浮着一层辣椒油,里面煮着嫩滑的红薯粉,旁边是竹签串着的黄喉和鹅肠、碧绿的莴笋尖、白嫩的笋片、排骨泥鳅、豆皮裹芫荽等等。都是几角钱一串,搁在脸盆里,任君自选。一位很小资的美眉爱吃麻辣烫,经常请我吃,然后要我请她吃“外国剁饼”,她常说一个长沙妹子要像长沙的麻辣烫一样,要够麻,却不能肉麻;要辣,但又不能耍泼;要烫,却不能炙手。她就是一个正宗的长沙妹子,不过很炙手。

19.烧烤

长沙的烧烤区集中于三处,一是南门口黄兴路,二是朝阳街,三是体育馆路。长沙的烧烤涌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时有一批新疆人来到长沙在先锋厅及长沙各处电影院门前烤制羊肉串、牛肉串。后来长沙人也自己上马来烤并且还用铁板烧来烫烧肉串、后来又出现了油炸肉串及素菜,于是用竹签串着一串的食物长沙人司空见惯。这一两年长沙天心阁一带又引进了打着“岳阳庙前街烧烤”招牌的烧烤,门口一大风扇呼呼鼓吹着炭火炉子,暖乎乎的烤肉香味在整条小街上洋溢。 个人以为烧烤是最适合小恋人共享的,当你和女友坐在四方小桌旁,一小壶*白的糊子酒。听着铁板上滋滋作响的爆油声,女友用筷子拨炒着切成细丝的包菜,鲜脆的包菜掺着焦黄的鲫鱼,再来几串牛肉串几串牛筋,还有鱿鱼须和土豆片,给女友从隔壁粥铺端一碗皮蛋瘦肉粥,有点小俩口过日子的感觉。当糊子酒不能醉人时,别忘了15元一付的牛鞭。牛鞭以南门口刘哥烧烤最货真价实,烤肉串以朝阳街最活色生香,而体育馆路“二重天”的鸡翅,实在比KFC的任何烤翅都要价廉物美得多。

20.唆螺

如果说麻辣烫和烧烤属于冬天的长沙,那唆螺和口味虾该属于长沙的夏天。手指头大小的田螺生长在田边、池塘、小溪中,一般买回需在清水中养上几天,再钳去螺尾,加盐少许反复搓刷干净,置炒锅内旺火翻炒,与生姜、辣椒、酱油。葱蒜、味精等佐料一道入骨清汤锅中盖煮。食时舀出。唆螺是最好的佐酒小吃,在长沙的夜市排档中,每桌都要点上一份。用牙签呷唆螺的人最被人看不起,呷唆螺不“唆”叫什么呷唆螺,长沙妹子呷唆螺都厉害,纤纤指尖成兰花状,捻起一颗唆螺,送到樱唇一抿,你才听到轻轻的“唆”的一声,那空空的螺壳就在桌上打滚了,那时你才会发现,长沙市井中将“接吻”比喻成“呷唆螺”是何等形象,甚至有“做一颗唆螺是如何的幸福”的感慨了。

21.热卤

热卤又称湘卤。以坡子街和沙河街两处的最有名,卤菜分素卤、荤卤两种,又叫“三合一”或“四合一”,就是将三种或者四种卤好的东西掺成一盘热过上来算作一份。素卤有韭菜、豆干、捆鸡、芹菜、香菜等等,荤卤有鸭寸骨、凤爪、鸭架子、鹅肠、鸭掌、卤肉、牛百叶等等。热卤是长沙里手论坛几个酒鬼朋友的最爱,常在夏夜去沙河街,要老板搬上一箱白沙啤酒,点几种卤味,来一碟拍黄瓜、花生米,“撒”得一晚上乱谈。男人们当然都是肉食动物,女孩子更喜欢清淡的素卤。街边有玻璃坛子浸的酸萝卜、红辣椒、豆壳。不但颜色喜人,而且是开胃极品,让你食欲大开。端来一碗和那卤成琥珀色油光发亮的热卤配在一起,令人想起了湖南电视男女主持人的搭配,男的厚实肥胖,女的青春靓丽.

四诶诘(口味虾、蟹、蛇)

五诶诘(臭豆腐)

长沙老龙虾馆(口味虾)

体委(烧烤)

浏阳河(船上吃鱼)

药王街(四和一)

杨欲兴(面)

火宫殿(各种小吃)

---------------------- 长沙美食详细版---------------------

1.劳动广场:王五娭毑的臭干子

王五娭毑的臭干子设有两个点:一、早先由其亲自或与大儿子一起在黄兴南路旁一个近马路的地方摆设的摊点,另一个摊则由其小儿子设在沙河街下坡处.王五娭毑的臭干子每天据说只卖1000片,从下午3点开摊起,早卖完早散摊,绝不多卖一片。她的这两处臭干子注定会要在长沙兴盛下去。因为长沙很多小摊贩的臭干子因为不知制作素卤水,而只有她这里的是用快失传的素卤水制作的。

2.南门口:烧烤小贩聚集地

旧劳动剧院旁的小雨厂坪附近,过去是烧烤及各类制作小吃的小贩驱之不去的地方。除四娭毑后来赫然在黄兴南路立起门面,现在刘记烧烤租了个小地方容身外,其他长沙市井中人传说的王婆婆水饺、糊涂婆婆经营的凉面、炖菜、小炒、五圆肚条似乎已寻不着踪影。南门口尚有杨眼镜夜宵排档具有一定名培孙悉气。劳动剧院下去的南门口菜场的哑巴糖油粑粑,已有五六年左右的历史,据说过去摆在金沙超市前时,人们爱其味美,就已开始排队。

3.学院街:刘记夜宵老店的糖醋排骨

学院街曾有文化电影院,颇能聚集人气,夜宵街市存在已有十多年,以凉菜冷碟而出名。当年长沙饮食业的一哥玉楼东尚在五一广场红火经营的时候,凉菜冷碟一度占到其经营收入的七成以上。现在凉菜冷碟在各店几乎无处不有,而学院街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已成为凉菜冷碟最有特色者,如刘记夜宵老店中的糖醋排骨在长沙就有相当名气。此外,该街经营的干面干粉亦有名。这里还有一家小店专营刀削面,虽然经营未免单调,但打出请来新华楼退休师傅的牌号还是能吸引一些顾客的。学院街对面的小古道巷与晏家塘横街街口有一叫娜姨麻辣烫者颇能吸引一些年轻女士品尝。她们自称吃着这里的麻辣烫从初中生长到结婚生子。

4.坡子街:火宫殿的臭豆腐

坡子街有被誉为湘风小吃的源头、湘菜的主要代表的火宫殿。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火宫殿以“火庙文化”为底蕴,辅以名品素食,以其独特的风格使历代名人纷纷慕名而来。

火宫殿有“八小吃十二名肴”之称。其八小吃为臭豆腐、龙脂猪血、煮馓子、八宝果饭、姊妹团子、荷兰粉、红烧蹄花、三角配乎豆腐。

臭豆腐----用黄豆为原料的水豆腐,经过专用卤水浸泡半月,再以茶油经文火炸焦,佐 以麻油,辣酱。它具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的特点,奇在以臭命名,不同于其它食卤以香自翊。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外焦微脆,内软味鲜。这是因为卤水中放有鲜冬笋、浏阳豆豉、香菇、上等白酒等多种上乘原料,故味道特别鲜香。

龙脂猪血----龙脂猪血因加工特别细致,好似龙油凤脂而得名,是火宫殿又一有名小吃。所选猪血为手工宰猪的鲜血,佐以干椒末,排冬菜和芝麻油,味辣而鲜,爽滑可口。

椒盐馓子----它以精面粉为主要原料,佐以花椒、板油、细盐、白糖等。丝条粗细均匀,质地焦脆酥化,口味有甜有咸,造型别致,有扇形和枕形两种,既是点心,又可作菜食。

姊妹团子----它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分糖馅和肉馅两种,糖馅选用北流糖、桂花糖、红枣肉相配而成;肉馅则取五花鲜猪肉,配以香菇,并用泡香菇的水调制肉馅,因而味道醇香可口。在造型上肉馅团子为石榴形,糖馅团子为蟠桃模样。如遇喜庆日子,还在糖馅团子上撒些红丝,与颜色白漂的团子红白相映,十分悦目。

5.游击坪:李娭毑的葱油粑粑

解凯乱放西路游击坪电线杆子旁李娭毑所炸、添加了胡椒的葱油粑粑,被一些长沙年轻网友评为“长沙第一好呷葱油粑粑”。

6.黄兴北路:李公庙的糖油粑粑

位于黄兴北路新大新斜对面的李公庙,有长沙目前人气最旺的一家糖油粑粑小店。在蔡锷北路粮店内还有卖糖油粑粑摊点,黄昏时一般都有20人以上在此排队等候,为长沙又一最有人气的糖油粑粑摊点。附近另有二马路天恩啤酒店的糖油粑粑也是人头攒动。

7.蔡锷北路:长青汤圆店

长青汤圆店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私营小店。小店主营小磨汤圆。祖传手艺,粉质细嫩。如今已传至第四代。其店内所经营的肉馅汤圆目前在长沙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其店不远另有一家开办于1985年的晶莹汤圆店。两家店面几乎比邻而居,颇有竞争之势。在竞争中两店互相促进提高,皆成为长沙最有生机的小吃店之一。两店均经营有荷兰粉、烫粉、白粒丸、麻油猪血等十数甚至是数十个品种。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两家店面共存反而可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前往自主选择。只可惜,两家门面上均已写了一个大红的拆字,晶莹汤圆店暂移至中医附二医院那一头的粉店旁。两家小店的南面有华南小吃店,开了数家连锁。绿豆沙和凉面最有名。

8.荷花池:翁不倒蚕豆

翁不倒蚕豆以炒奶油蚕豆而闻名。其创始人翁国良先生,经研制于1997年将色香独具的翁家蚕豆投入市场,面市不久一度出现排队、凭票、限购的抢购狂潮。成为长沙市井的一个传奇。附近马路对面学宫街有一家叫马复胜的老字号,以卖结麻花、米花等出名。

9.和记米粉

和记粉馆的前身为一米粉摊担。1929年,寡妇李氏吴有珍,因生计所迫,带着两个儿子李益和、李福生,在长沙北门外(外湘春街),摆米粉摊为生。由于汤粉货真价实,待客热情周到,生意逐有起色。便于次年,购得一间30平方米的铺面,开设米粉店,为了祈求和气生财,遂取店名“和记”,渐渐名声远播。粉馆开业一年后,李氏在店后面种的南瓜上面竟又长出两胡须(两条蔓),人称“卧龙瓜”,招来众人观赏,“和记”店名更是不翼而飞,远扬四方,生意更加兴隆。李氏兄弟保持制粉讲究、汤鲜味美、服务热情、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制作汤粉方法独特,以质取胜。其兄李益和专管进货,精选质地上乘之品购进。其弟李福生专门操持制粉、煨码等内务。米粉皮以手工蒸制、切条、色白如玉,细软如绸,煮粉时保持水宽火旺,油码除肉丝、猪肝、云耳肉片、酸辣墨鱼等20多种外,尤以牛肉菜心粉为上佳。令食者赞不绝口,,一些达官贵人、名流学士、官商巨贾、小姐阔太,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10.南门口的“双燕”馄饨店

皱纱馄饨出自南门口的“双燕”馄饨店。它采用上等白面,精工擀制,薄如纸,软如缎,拉有弹性,吃有韧劲,每片大小方正一律。馅心取新鲜猪腿瘦肉,配以适量的肥肉,绞成肉泥,再加入适量的清水、食盐和味精,朝一个方向使劲搅拌,使肉泥吃透水分,这样制作的馅心酥而不烂,嫩而泡松。双燕馄饨肉馅较别处大,精心包制,个个馄饨呈燕尾形,包好的馄饨一经下锅,轻薄如纱的面皮,经热紧缩,呈现许多皱纹,故称绉纱馄饨。馄饨汤以高汤配排冬酸菜、葱花、味精,油重味重。鲜美之极。食客如云。

11.德园包子

德园茶厅位于黄兴南路闹市区。这里制作的包子选料讲究,糖包馅用白糖或桂花糖相伴而成,味道香甜。肉包馅用猪前夹缝肉和好瘦肉,伴以香菇、冻馅,味精等,吃起来油而不腻,十分鲜嫩。制作上也很讲究,皮薄、馅大,外形美,一经蒸熟,具有颜色白漂,松泡富有弹性。品种有,肉馅包子、盐菜包子、三鲜包子、瑶柱包子、什锦包子、叉烧包子、虾仁包子等等。银丝脑髓卷,精巧别致,落口消融,尤为人称道。德园包子已有100多年的经营历史。长沙人有“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的顺口溜,赞誉这几个饮食店的名味小吃。

12.杨裕兴面条

杨裕兴面馆所作面条很早以来就享有盛誉。其特点是注重合理选料,精工制作:调料讲究。如面条讲究新鲜,煮面条的水讲究宽、清、开,面码讲究随到随制,新鲜可口。有扎酱,酱汁、虾仁、蟹黄、瑶柱、三鲜、鸡丝、酸辣等品种。杨裕兴面馆是以汤面、米粉闻名的百年老店,创建已百余年。清光绪二十年(1893年),杨心田在长沙城三兴街开设粉馆,兼营汤圆,取名杨裕兴。民国26年(1937年),其子杨菊村任老板,在青石街(今解放路)附设分店,增设汤面、卤腊味、蒸饺等食品,尤以汤面盛名全市。长沙大火后,老店重建,分店设棚屋复业。至民国34年(1945)两店合并,注重汤面经营,成为省内著名面馆。 杨裕兴之所以盛名远传,主要原因一是讲求质量,注重卫生,以保声兴誉。所有鲜、干原辅料,均选上乘正品,不用残次。聘请名师,层层把关。每道工序,每一环节的师傅,均为行业中的知名人物。二是配料独特,做工精细。面条讲究新鲜,保持它韧而柔软的特点。煮面条的水讲究宽、清、开;制作面码讲究合理用料,对一些传统名牌品种取上乘原料精制。该店首创手工鸡蛋面条,均匀柔软,味道鲜美,经10多种工序而成,顾客每当品尝,必交口称赞,常喻为“神仙难吃刀下面”。当然,面条好还得油码好。该店油码精细,色艳香鲜。尤以杂酱面油码风味独特。不论熟人生人,或本地客外地客,均保优质量足,童叟无欺。酱汁肉丝、杂酱过桥、肉松换底、金钩卤子、八十款精品历史检验,款款皆珍。汤鲜味浓气芬芳,码重色靓醇又甘,一朝享有杨裕兴,夜有回香入梦来。

13.甘长顺的米粉

其实甘长顺出名的是面,虽然也有米粉,但显然名气要小的多。但我们是冲着吃来的,名气就在其次,重要的是吃得过瘾。 米粉不知道算不算是湖南特色,但至少算是南方的特色之一。在长沙,米粉是市民们的主要早餐之一,当然也有人会在中午吃,这只是极少部分。 从小到大,吃过很多家店的米粉,能够让我印象深刻的还真不多。念高中时在天心阁岭上有一家店做的酸辣米粉味道至今也没找到可与之相比,那家店主每天早上五点不到便起来用砂锅熬酸菜肉汤,那汤便是致胜法宝。后来道路改建,米粉店易主,从此生意也大不如前。这里扯远了,我们继续说甘长顺。 甘长顺是长沙的老字号面馆,大家知道得多的是黄兴路上的那一家,而据说远大路(三湘大市场附近)的那一家才是正宗的老店。甘长顺的米粉是定做的手工米粉,有不少人就是冲着这个来的。而我要隆重推荐的是这儿的麻辣鸡丁粉。吃米粉,除了讲究汤头,盖什么样的码也是不可忽略的。长沙的米粉码不外两种,一种是事先做好了,大份量的,盛在一个大盆里,米粉下好后再舀出来盖上,譬如榨菜、酸豆角、肉丝之类的;另一种是炒码,客人点好了,厨房就赶着现炒,这样的码当然味道要更好一些,因此相对一般的码价格上也要贵一些。甘长顺的麻辣鸡丁粉是炒码粉,面上盖着一层现炒出来的辣椒炒鸡丁,红的绿的白的,很是好看。因为是小锅现炒出来的,也就格外的香,远远的就闻得到。鸡丁粉用的汤头应该是鸡汤,异常鲜美,因为表面浮了一层厚厚的鸡油,保持了汤和粉的温度,加上辣椒也是特意选的较辣的那种,即使在冬天也叫你吃出一身大汗来。鸡丁炒得非常的嫩,因为考虑到湖南人并不是特别爱吃麻的味道,花椒的份量拿得非常好,有一点点麻味,但绝不会麻到让你失掉味觉,那样真是会浪费了这么一份好味的米粉。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麻辣鸡丁粉端上来,一定是叫你垂涎三尺的。

另:吃这样一碗鸡丁粉是不异于打一场仗的,要把鸡丁、辣椒、米粉以及油非常厚的粉汤都消灭干净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吃了这么多次,真正能做到使敌方全军覆没,也只是一次而已。

14.湘江宾馆的春卷

春卷,是长沙民间的一种传统食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春卷的特点是香脆、绵软、多汁、鲜嫩。其馅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更换,具体制法是,先在盆内将面粉用清水拌匀,反复搓揉,成水面团。然后用微火将平锅烧热,右手抓住水面团,不断地摔动,然后在平锅内轻轻烙成一张直径12厘米的圆薄面饼,左手揭皮翻面略烙后取出,右手继续摔动水面团,再烙下一张。烙好的面皮要整齐堆放,用净湿布盖好,防皮干枯。春卷的馅是用500克肥瘦猪肉丝煸炒,加酒、酱油、盐、味精,加汤,勾薄芡后成馅。将荠菜(又名地白菜)或大白菜、韭黄,去掉根及老叶,洗净切碎,与肉丝拌匀。 包春卷时,先逐张揭开面皮,放在案板上,每张放人15克左右肉馅,两端包折,卷成6厘米左右的扁筒形,用稀面糊封口。然后逐个投入五成熟的油锅内,氽炸成微黄色即成。湘江宾馆制作的春卷,用料考究,技术先进,可谓湖南的佼佼者。

15.湘都酱板鸭

酱板鸭一定要吃湘都的,要不就吃迷你,别随便逮个菜场就进去买,买回来的价格可能便宜而味道难以下咽。湘都的酱鸭做出了规模,长沙任意一条街上都有,而且大多是集中制作,再分送到各个零售点去,这样有助于保持本身的品质。看到湘都出了名还是如此一丝不苟感到十分欣慰,想当年就是从它还只有一家店面时就开始吃它,颇有草莽识英雄的味道,眼见它一步步地成长,当然希望它威名常在,盛名不衰。湘都的酱板鸭的特点在香,干瘦瘦的一只小鸭子,放秤上称顶多一斤,但肉干而不韧,用白话说就是有嚼劲而不费牙。味道咸鲜,有一点点辣(如果是不吃辣的人那就是相当的辣了),刚吃也只觉得一点点好吃,一路吃下去,就恨不能连皮带骨一起吞下去。最好吃的是鸭脖子,其他部位有人说是鸭皮,有人说是鸭胁,也有人强力推荐鸭翅,呵呵,各有千秋,不一而论。

16.糯米粽子

是湖南民间的风味小吃,糯米1000克,纯碱3克,鲜蓼叶500克,白糖适量,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半小时,取出拌碱。然后将鲜蓼叶用开水煮十分钟,剪去蒂,将大小叶搭配好叠成“十”字架,用绳捆成把,放在清水中泡四、五小时,去除涩味。然后将蓼叶摺成三角形斗状,灌入糯米,包成菱角形,用细麻绳扎紧,入锅煮两小时左右,熟透后拌白糖食用,其味清香可口。现在还有加入 绿豆、红豆、莲仁、火腿肉等多个品种。粽子在长沙是五月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吃棕子也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习俗,表示对屈原的祭奠。

17.口味虾

长沙的口味虾不仅泛滥于街边小店,甚至连大酒楼的菜单上,都有口味虾供应,据说长沙每个炎热的夏夜,饕餮之徒们能干掉两个岳麓山大的口味虾,难怪有策神说要把口味虾定为长沙的吉祥物了。“没吃过口味虾便是没到过长沙”,所以凡是来过长沙的名人,不用招待都晓得深更半夜打的往南门口跑。长沙口味虾以前是教育街的老“梅园”和“四娭毑”名气最大,但现在大家都爱涌往像火星镇辣不怕、袁家岭球宝等后起之秀等处。口味虾是以长沙妹子般的火辣博得长沙人芳心的,那是一种从脑壳一直辣到脚指头的辣,辣得你舌头直伸,大呼过瘾。干完一杯冰啤酒后,连忙继续作战,生怕在这样的夜色中不饱逮一顿口味虾,你便呷了亏。口味虾还有其活色生香,红艳艳的虾壳,白嫩嫩的虾肉,鸡汤上浮着几根绿的葱段和紫色的紫苏。从盆中拎起一只肥大通红的虾子,两手使劲一撕,扯下两只虾钳,然后轻轻掰开虾壳,露出弯月般的虾肉,不怕辣的食客还可以再粘点汤汁。不同于上海人牙签剔蟹般的精致,长沙人吃口味虾透着一股子豪气,难怪市井传说这口味虾还有”壮阳”功效一说。一位挚友是漂在深圳的湘人,过年都少回长沙,但每到夏季总被口味虾诱动“莼鲈乡思”而飞回长沙,临走之时,还要打包带上几大份上飞机呷。

18.麻辣烫

麻辣烫其名来自四川。但据长沙老人说,长沙的麻辣烫,其内核依然是一颗“长沙心”。当年长沙老街上经常有卖猪脚、兰花干子、三角干子、油豆腐的,一个蒸钵在煤炉上煮着,里面放八角、花椒更有红红的干辣椒,撒葱花。其实和今天麻辣烫还是有着某种接近。至少麻辣烫将昔日长沙市井中那种煮蒸钵的冬日猪脚、筒子骨、兰花干子等精华全吸收兼并了去,又吸收了大量的四川麻辣烫的元素,当然不再放四川的花椒了。但过去的兰花干子是本味香干子制成更可口,现在则是清一色的油豆腐兰花干子。长沙麻辣烫各处皆有,以燕山街的麻辣烫最出名。而生意最火红的麻辣烫还在许多大学附近的小店,热气腾腾的锅里浮着一层辣椒油,里面煮着嫩滑的红薯粉,旁边是竹签串着的黄喉和鹅肠、碧绿的莴笋尖、白嫩的笋片、排骨泥鳅、豆皮裹芫荽等等。都是几角钱一串,搁在脸盆里,任君自选。一位很小资的美眉爱吃麻辣烫,经常请我吃,然后要我请她吃“外国剁饼”,她常说一个长沙妹子要像长沙的麻辣烫一样,要够麻,却不能肉麻;要辣,但又不能耍泼;要烫,却不能炙手。她就是一个正宗的长沙妹子,不过很炙手。

19.烧烤

长沙的烧烤区集中于三处,一是南门口黄兴路,二是朝阳街,三是体育馆路。长沙的烧烤涌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时有一批新疆人来到长沙在先锋厅及长沙各处电影院门前烤制羊肉串、牛肉串。后来长沙人也自己上马来烤并且还用铁板烧来烫烧肉串、后来又出现了油炸肉串及素菜,于是用竹签串着一串的食物长沙人司空见惯。这一两年长沙天心阁一带又引进了打着“岳阳庙前街烧烤”招牌的烧烤,门口一大风扇呼呼鼓吹着炭火炉子,暖乎乎的烤肉香味在整条小街上洋溢。 个人以为烧烤是最适合小恋人共享的,当你和女友坐在四方小桌旁,一小壶*白的糊子酒。听着铁板上滋滋作响的爆油声,女友用筷子拨炒着切成细丝的包菜,鲜脆的包菜掺着焦黄的鲫鱼,再来几串牛肉串几串牛筋,还有鱿鱼须和土豆片,给女友从隔壁粥铺端一碗皮蛋瘦肉粥,有点小俩口过日子的感觉。当糊子酒不能醉人时,别忘了15元一付的牛鞭。牛鞭以南门口刘哥烧烤最货真价实,烤肉串以朝阳街最活色生香,而体育馆路“二重天”的鸡翅,实在比KFC的任何烤翅都要价廉物美得多。

20.唆螺

如果说麻辣烫和烧烤属于冬天的长沙,那唆螺和口味虾该属于长沙的夏天。手指头大小的田螺生长在田边、池塘、小溪中,一般买回需在清水中养上几天,再钳去螺尾,加盐少许反复搓刷干净,置炒锅内旺火翻炒,与生姜、辣椒、酱油。葱蒜、味精等佐料一道入骨清汤锅中盖煮。食时舀出。唆螺是最好的佐酒小吃,在长沙的夜市排档中,每桌都要点上一份。用牙签呷唆螺的人最被人看不起,呷唆螺不“唆”叫什么呷唆螺,长沙妹子呷唆螺都厉害,纤纤指尖成兰花状,捻起一颗唆螺,送到樱唇一抿,你才听到轻轻的“唆”的一声,那空空的螺壳就在桌上打滚了,那时你才会发现,长沙市井中将“接吻”比喻成“呷唆螺”是何等形象,甚至有“做一颗唆螺是如何的幸福”的感慨了。

21.热卤

热卤又称湘卤。以坡子街和沙河街两处的最有名,卤菜分素卤、荤卤两种,又叫“三合一”或“四合一”,就是将三种或者四种卤好的东西掺成一盘热过上来算作一份。素卤有韭菜、豆干、捆鸡、芹菜、香菜等等,荤卤有鸭寸骨、凤爪、鸭架子、鹅肠、鸭掌、卤肉、牛百叶等等。热卤是长沙里手论坛几个酒鬼朋友的最爱,常在夏夜去沙河街,要老板搬上一箱白沙啤酒,点几种卤味,来一碟拍黄瓜、花生米,“撒”得一晚上乱谈。男人们当然都是肉食动物,女孩子更喜欢清淡的素卤。街边有玻璃坛子浸的酸萝卜、红辣椒、豆壳。不但颜色喜人,而且是开胃极品,让你食欲大开。端来一碗和那卤成琥珀色油光发亮的热卤配在一起,令人想起了湖南电视男女主持人的搭配,男的厚实肥胖,女的青春靓丽.

内容填充中
内容填充中
  • 特产动态
  • 特产问答
  • 特产百科
首页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正在咨询|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