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是用闽南语演唱的地方剧种。
歌仔戏,闽南地区一般称为芗剧,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锦歌)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
20世纪初,歌仔戏兴于台湾岛内,不久传及厦门,并迅速流布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地方。2006年5月20日,歌仔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64。
歌仔戏的文化特征简述:
歌仔戏初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三行并兼备科、曲、白的成熟戏剧。其生行有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行有苦旦、正旦,丑行有三花、老婆等角色。众角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
歌仔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椰胡、大简弦、京胡、唢呐、单皮鼓、锣、铙钹等,按照表演形式和剧场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落地扫歌仔阵、野台歌仔戏、内台歌仔戏等,随着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兴起,广播歌仔戏、歌仔戏电影及电视歌仔戏等也相继涌现出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歌仔戏
簪花是泉州的非遗文化。
泉州簪花是福建省泉州市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起源于宋代。据传,当时泉州地区的妇女们喜欢在头上插上鲜花,以展示自己的美丽和高贵。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发型,即“簪花围”。
簪花围是一种由鲜花、发簪和发髻组成的传统发型。鲜花多采用素馨、茉莉、玉兰等清香高雅的花卉,而发簪则多为鱼骨、象牙等材料制成。在佩戴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鲜花慢慢绽放的美丽与芬芳。
簪花围不仅是一种美丽的发型,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泉州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今,簪花围已成为泉州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同时,也有一些年轻人开始学习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将其发扬光大。
簪花的历史起源
簪花是中国古代一种常见的头饰,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这种习俗被称为“簪花”,也叫“戴花”、“簪戴”或“插花”,即把鲜花或其他材料制作的花朵戴在头上。唐朝时期簪花的风俗尤为盛行,成为了贵族女性的时尚装饰。
据记载,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簪花戴彩的情况。在民间,甚至出现了专属妇女的簪花大赛,仕女们纷纷抛掷千金用以求购名花异卉,因为谁头上的奇花越多,谁就能获胜。初唐时期,人们喜欢在头上用鲜艳的小花加以点缀,到了中晚期则流行插诸如牡丹、芍药之类的大朵花。
真正将花的地位推向顶峰的是宋代。商业的繁荣与士大夫阶层的兴起,促进了宋人爱花风气的养成,无论男女老少都对簪花兴趣浓厚。宋代不仅女子爱簪花,男子亦然。宋代男性官员普遍簪花——在皇帝因郊祀等活动出行归来时,仪仗队伍中的大臣们都要簪花。
总的来说,簪花的历史起源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不仅是古代人们美的追求和祝福的象征,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尚和审美观念的变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簪花
漳平水仙非遗传承人是指传承和保护福建漳平市水仙文化的艺术家或工匠。水仙是一种花卉,漳平市因其适宜的气候和土地而成为水仙的主要生产地,具有悠久的种植、栽培和加工历史。水仙非遗传承人利用传统的技艺和工具,手工制作水仙花束、花灯、花盆、花卉插架等精美的工艺品。漳平市政府积极保护和推广水仙文化,组织工作坊、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帮助水仙非遗传承人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文化。
闽绣属于福建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闽绣虽不及中国传统四大名绣,但其传承悠久、历史上备受官方重视,元代曾在福建设立“文绣局”专管刺绣,并被列为皇家贡品。后至今天,传承陷入困境,保护状态较差。
福建非食品的特产还是蛮多的,如福建寿山石、德化陶瓷、惠安石雕、脱胎漆器、角梳、竹编、藤器、老范志万应神曲、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莆田漆木碗、贝雕
莆仙戏-是莆田仙游地区最古老的戏曲类目之一。
莆仙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据统计,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个,约占全国各剧种传统剧目总和的三分之一。
莆仙戏,因形成于兴化地区(今莆田、仙游),用兴化方言演唱,故俗称“兴化戏”。 1952年经福建省文化局批准更名莆仙戏 。它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惠安县北部及福建南部兴化话流行的地区。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仙戏是中国现存戏剧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原名 “兴化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个,其中与现知南戏名目相同或剧情类似的剧目的有81个;同时还保存历代各戏班演出的传统剧本8000多本(包括重复本),其中宋至明初南戏古本主要情节犹存的,有《王魁》、《张协》、《陈光蕊》、《王祥卧冰》、《郭华》、“四大传奇”与“目连戏”等55本,甚至保留了如目连戏上部《傅天斗》那样的旷世孤本。戏剧专家刘念兹在考察了莆仙戏遗存的剧目古本后,赞叹“莆仙戏仅就已经收藏的莆仙戏剧本数字来说,全国以至全世界,还没有别的剧种可以与之相比。它是迄今收藏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典雅,科介极为丰富且颇具特色。莆仙戏曲牌有一千多首,依各行当各情境区分,甚至“专曲专用”,而每句唱或念白往往都配有2-3个甚至更多的表演动作,这在中国其他剧种中是比较罕见的。而且表演与锣鼓紧密结合,每套动作都配有相应的鼓品,十分严谨。因为剧目、曲牌、表演的古老、丰富、独特,决定了莆仙戏表演形态的特殊以及多彩的舞台表现形式。
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影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见宋林光朝《艾轩集,闰月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成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这边列几个莆仙戏之最:
木偶戏剧种最古老:木偶戏剧种源于汉代。木偶戏也叫傀儡戏,莆田方言叫“柴头仔戏”。莆田戏班俗称木偶戏为“戏兄”。莆田戏班和木偶戏作“文武棚”演出时,都要让“戏兄”在左边戏棚(尊位)上演出。
莆仙戏传统剧目(剧本)最多:据1962年莆田有关部门的统计,莆田有传统剧目5000多个、8000多本,为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传统剧目数量最多者。
莆仙戏曲牌最多:莆仙戏曲牌,莆田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说,数量逾千!当是地方戏所用曲牌最多者。(1985年秋,音乐家黄贤春先师云:从1959年冬起,在莆田老曲工们的大力发掘下,已整理好的曲牌有859个。)
《张协状元》的剧本最古老:《张协状元》是全国流传至今最早见到的宋元南戏剧本,全国各地剧种至今均已失传,而唯独莆仙戏尚能演出,并保存了700多年前的基本古貌。
莆仙戏最早的手抄演出本是《钟巫艳》:该剧本是清乾隆甲寅年(1794)由祥彩班演出的。其内容叙述春秋战国时代齐国儒士钟怀之女钟巫艳智破鲁、秦、燕诸国宝器的故事。可惜的是:这个古剧本保存了172年之久后,被毁于“浩劫”之中。
莆仙戏保存至今最早的文物是瑞云祖庙的“志德碑” :该碑原立于县城北门外头亭。(已移至市博物馆保存)它记载240多年前莆仙戏班演出营生的情况以及32个戏班名,(有:鸣盛、敲金、翔鸾、书仓、碧兰、八阳、泮水……等)说明当年莆仙戏之兴盛。
莆仙戏班最早出国演出的是紫星楼班:该戏班于1920-1923年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演出地点在吉隆坡)。演出剧目有:《三国》、《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封神榜》和《伐子都》等传统剧目。(班主:黄九梓十四。主要演员有武生陈永粦等。)
莆仙戏最早拍成电影的是《团圆之后》: 该剧于1959年首次晋京献礼演出之后,同年底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舞台艺术片,发行到海内外。
莆仙戏最早出省参加会演的是1954年11月赴华东地区演出。其中《琴挑》首次荣获演出奖。
莆田第一部全面介绍莆仙戏剧种传统表演艺术的专著是《莆仙戏传统科介》。由著名艺术家黄文狄述著,1962年由福建省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图文并茂。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题词是:
莆仙科介,传统芬芳。
有图有解,新见发扬。
斯编荟萃,生旦净丑。
形态不同,风神富有。
后生苦学,高峰能到。
党培养下,勿忘创造。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