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戏曲资源丰富,拥有16个地方戏曲剧种,其中地方小戏就有8种,包括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又称克克戏)、岳阳花鼓戏(提琴戏或翁琴戏)、衡州花鼓戏、邵阳花鼓戏、永州花鼓戏、阳戏和花灯。益阳花鼓戏作为长沙花鼓戏剧种的一员,根据舞台语言,它与益阳的花鼓戏同属一类。
长沙花鼓戏内部又细分五个艺术流派,即益阳路子、西湖路子、宁乡路子、湘醴路子和长沙路子。值得注意的是,益阳特别因拥有除长沙路子之外的四大艺术流派而闻名,这使得益阳被誉为“花鼓窝子”。益阳花鼓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民间的山歌、劳动号子、丝弦小调和民歌,早期是作为对子戏,即二小戏,主要由一丑一旦组成,后来逐渐加入了小生,形成了三小戏。
到了民国时期,益阳花鼓戏在与当地湘剧班的交流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它吸收了湘剧的表演技巧、程式、锣鼓经以及部分声腔和剧目,从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戏曲剧种。这种融合使得益阳花鼓戏的独特风格更加鲜明,展现了其丰富的艺术内涵。
扩展资料
益阳花鼓戏又称益阳楚剧,流行于湖南省的益阳、南县、沅江、桃江、西湖(洞庭湖旧分西、东两区)、宁乡、湘阴、长沙、望城、浏阳、湘潭、株洲等地。
益阳地区的戏曲文化丰富多样,主要分为四个独特的流派:益阳路子、西湖路子、宁乡路子和醴陵路子。益阳路子源于益阳和沅江地区,约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兴起,以八同牌子和益阳川调为主要唱腔,剧目以正剧为主,如《芦林会》和《赶潘》等。
西湖路子则流行于南县及其周边,融合了省内各地花鼓戏的优点,被誉为综路花鼓。同治年间,该地区花鼓戏开始发展,主要唱腔有西湖调和木马调。剧目内容与益阳路子类似,如《讨学钱》和《兰桥会》等,以小喜剧为主。
宁乡路子形成于宁乡县,具有广泛的流行度。清道光年间,黄道开组建的土坝班活跃于安化县,后在山区广泛流传。其唱腔高亢活泼,包括宁乡正调、宁乡双川调和一字调,如《兰桥会》等是小喜剧的代表。
最后是醴陵路子,主要在醴陵、浏阳和湘潭县一带流行。1955年,醴陵湘醴花鼓戏剧团在益阳登记成立,带来了衡山花鼓的独特风味。其代表唱腔有醴陵川调和大清调,剧目如《送表妹》和《洛阳桥》等深受当地喜爱。
扩展资料
益阳花鼓戏又称益阳楚剧,流行于湖南省的益阳、南县、沅江、桃江、西湖(洞庭湖旧分西、东两区)、宁乡、湘阴、长沙、望城、浏阳、湘潭、株洲等地。
益阳小郁竹艺
小郁竹器造型美观,做工精细,是湖南优良的传统工艺品。益阳竹艺品创始于明代,竹艺产品遍布街头巷尾,因此益阳素有“竹器之城”的美称。
还有其他益阳市民俗文化
1、益阳弹词是湖南民间说唱艺术中别具一格的曲艺形式,也是益阳的主要曲艺曲种。
2、梅王的传说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3、益阳花鼓戏,俗称益路花鼓,历史悠久,影响很大。每年举办花鼓戏汇演成了展示益阳花鼓文化的名片。
4、益阳虾子起拱,又称“耍虾子”,属民间传统体育与竞技项目,史称“舞虾”。
5、南县地花鼓是汉族民间舞蹈,有“对子花鼓”、“竹马花鼓”、“围龙花鼓”等多种形式,多为一旦一丑的对子花鼓,两旦一丑的三花鼓,也有男女成双的四、六、八人花鼓。
6、桃江米醋的酿制方法由瞿峰山瞿公所传,所以又称瞿峰米醋,是唯一采用天文历法,利用春夏节气阴阳的转化自然搅合生化的纯天然米醋。
7、湖南安化是千两茶的原产地,当地茶农在百两茶的基础上,独创出千两花卷茶,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
8、益阳大鼓是出现于明末清初的一种新兴鼓书样式,它是汇集当地的山歌、孝歌等民间音乐演变而成的一门新的演唱艺术。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