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诗歌源自散文《黄河之水天上来》(原刊于《人民文学》1979年第6期)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1916年9月生,北京人。1936年在《文学》月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冰天》,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3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草原上》,翌年春赴延安。抗战期间投身敌后战场,写出《五台山下》、《太阳》、《幸福》等小说。解放战争时期转战东北,写有小说《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报告文学《光明照耀着沈阳》等。新中国成立后,在担任文化领导工作的同时,发表了《日出》、《长江三日》等大量散文通讯。晚年笔耕不辍,写有四部长篇:报告文学《大海》(朱德的前半生),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回忆录《心灵的历程》(获中国传记文学奖),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历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名誉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部长。刘白羽因病于2005年8月24日去世。黄河之水天上来刘白羽细雨蒙蒙的秋天,我从北京乘飞机到兰州,机上即兴吟诗一首:“十年未可乘长风,一羽凌霄上碧空,拂去云烟十万里,来看黄河落日红。”不过,说实在话,兰州的黄河令我失望。黄河在我记忆中永远是奔腾呼啸的激流啊!第一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那是40年前了,我从风陵渡口眺望黄河,滚滚狂涛冲着巨大冰排,万雷轰鸣,天崩地裂,一泻而下,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气概呀!兰州的黄河未免太安逸平静了。到兰州后,一连落了几天雨。一个下午,我静静地望着窗外那巍然耸立的碧森森的皋兰山,这整个窗口就像给烟雨笼罩着的湿蒙蒙绿茫茫的一幅画。一阵惊喜微微颤过心头,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呀!的确,生活有迂回曲折的画廊,一下是幽深的峡谷,一下是开阔的原野,谁知当我埋怨兰州的黄河平淡无奇的时候,就在离兰州不远的地方,黄河向我显示了雄美壮观的景象,这就是刘家峡。霁雨初晴,西北高原阳光格外灿烂。也许是延安生活在我心中的再现,我总觉得空中响着牧羊人的嘹亮歌声。汽车时而穿行于碎石如斗的山谷之中,时而奔驰在辽阔的高原之上。远望刘家峡,层峦叠翠,静谧安详,谁料汽车转折而下,驶到刘家峡电站大坝底下的时候,突然冲入淋漓大雨之中。我非常惊讶,天上晴空万里,哪儿来的暴雨呢?我下车转身一看,怔住了,我看到的是什么?如乌云乱卷,如怒火,如狂飙。这些乌云先是从下面向上喷射,喷到半空,又跌落下来,化成苍苍银雾。这一卷云雾,给阳光照得闪亮,又飞上高空。乌云白雾,上下翻腾,再向上,如浓墨,如淡墨,像核爆炸时的蘑菇云,直耸高空,巍然不动,这场景真是有点惊人。原来接连落了几天雨,水位陡增,水电站提起溢洪道的一扇闸门,刚才所见,就是黄河之水从溢洪道喷射而出的情景。我再举首仰望,只见馋岩壁立,万仞摩天,峡谷之内,烟雾缭绕,浪花飞溅,发出千万惊雷的轰鸣。我到坝顶俯视,才看清黄河有如无数巨龙扭在一起飞旋而下,在窄窄两山之间,它咆哮,它奔腾,冲起的雪白浪花比岸上的山头还高,是激流,是浓雾,旋卷在一起,浩浩荡荡,汹涌澎湃,远去,远去,再远去,整个黄河都为白烟银雾所笼罩。可是没料到,我真正一览黄河的雄伟神姿,是在从乌鲁木齐飞回北京的飞机上,眼前一片飞云骤雨,升上高空,忽然一道灿烂阳光透过舷窗射在我脸上,急忙向下看,云雾里巍然耸立着雪峰,白得如同冰霜塑出的,像是那里刚刚落过一阵大雪,这是何等雄伟的冰雪海洋啊!飞机继续上升,下面出现了莽莽云流,向后飞速驶去,望眼所及之处,有一道整整齐齐的白云线,云线上悬着一条蓝天。飞机再上升,下面完全是旋卷沸腾的云海怒涛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云海忽然逝去,下面展现出一望无际的深褐色大地,阳光从上面像千万道聚光灯照射下去。一种出乎意外的梦幻般的奇景突然出现了。我想一个人一生一世也许只能见到这样一次吧!在这茫茫大地之上有一条蜿蜒盘旋的长带。这个长带有的段落是深黑色的,有的段落是银白闪光的。开始我茫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仔细看时,才知道是黄河。这苍茫无垠的母亲大地啊,是它的乳汁,从西北高原喷射而出,哺育着千秋万代子子孙孙。它纵横奔驰,呼啸苍天。这条浩荡的黄河,一下分散作无数条细流,如万千缨络闪烁飘忽;一下汇为河流,如利剑插过深山。多么辽阔无际的西北高原啊!高原上空,无数美丽的发亮的银白色云团,飘忽闪烁,如白玫瑰随风漂浮。这时那一曲牧羊人的歌声又嘹亮地响起,不过,这一次它不是在空中,是从我心中飞出,飞下长天,飞下黄河,随着惊涛骇浪而飞扬,而回荡。[品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对黄河气势的夸赞。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气魄宏伟,势不可挡。要表现黄河如此磅礴的气势,非具有黄河般宽阔的胸怀不能为之,非握如椽之笔不能为之。现代著名散文家刘白羽,就以其广博的胸怀和如椽之笔绘出了黄河雄美壮观的景象。文章是以自己的一次旅行为契机,集中笔墨突出抒写刘家峡看黄河以及高空看黄河两部分内容。这篇作品艺术上的第一个特点是,选择的观察角度十分精当。一从陆地上观察,一从高空中鸟瞰。从陆地上观察,先是仰望,再是俯视。尽管从陆地上立足一点看黄河只能取局部之情景,但作者善于调整拍摄镜头,从上、下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展示黄河的壮美,这就起到了略去其它,强化主体的作用。从高空中鸟瞰黄河,视野更加开阔,居高临下。把黄河放在更辽阔的背景中,更能展现其雄伟神姿。第二个特点是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细致生动,想像丰富。作者抓住黄河雄美壮观的特点,以生动的笔触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写刘家峡电站大坝看黄河之水,既写了远望之景,又写了近观之景;既有仰望所见,又有俯视所见。这似乎还不够,作者还要描写黄河的全貌。于是作者又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一幅高空观黄河的壮美画卷。茫茫的大地之上,黄河成了一条蜿蜒盘旋,黑白相间的长带,它纵横奔驰,呼啸苍天,其气势之大,撼人心魄。“白雪、白云、蓝天、深褐色的大地、深黑色、银白的闪光河段。”等等意象色彩斑斓,如诗如画。“怒火、狂飙、蘑菇云、聚光灯、巨龙、缨络、白玫瑰、利剑”的比喻,形象新奇,想像奇特,如梦如幻。融情于景,借以抒写壮怀激烈的诗情,是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色,也是此文的第三个特点。作者并非单纯摹写黄河之景,而是处处融入自己豪迈奔放的激情。如“黄河在我记忆中永远是奔腾呼啸的激流啊!”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气概啊!”“这苍莽无垠的母亲大地啊......”“多么辽阔无际的西北高原啊!”等等饱含感情的句子,直抒胸臆,激情澎湃。作者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其实是在抒发热爱祖国的强烈的思想感情。结构紧凑严密,曲折有致是本文的第四个特点。刘白羽以为“好的结构,应当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波澜四起。”文章开头用一首诗表达“我”想看黄河的急切心情,第二段却又一转,写兰州的黄河令“我”失望,当我埋怨兰州黄河的平淡无奇之时,刘家峡却向我展示了黄河的雄美壮观。到此为止读者会认为作者已经心满意足了,但作者用“可是我没有料到”又进一步纵深描绘其雄伟神姿、先抑后扬,层层推进,真可谓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结尾“这时那一曲牧羊人的歌声又嘹亮地响起....”一句即与第四段的“我觉得空中响着牧羊人的嘹亮歌声”遥相呼应,又升华了主题。
2.风陵渡黄河风景区风陵渡,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下辖镇,在芮城县西南端,距县城30公里,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西省渭南市为邻。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千百年来,风陵渡作为黄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过这里,走入秦晋。
3.黄河风陵渡口在哪里艾青的《风陵渡》的主旨是记录了艾青乘坐渡船渡黄河到潼关去的心境。诗一开始就以四个排比句勾勒出了一幅渡河图。“风吹着黄土层上黄色的泥沙,风吹着黄河的污浊的水,风吹着无数的古旧的渡船,风吹着渡船上古旧的布帆。”此刻的风陵渡口,处在一个风的世界里。
读这四句诗,我们仿佛置身河面,渡船在水上出没,耳边是船工号子,壮阔、悲凉。而它更深的层次,是以民族战争为背景的,有着战乱的潜质。接下来,诗人写了他在渡船上的心情。渡船在险恶的浪上颠簸,风一刻也不停地撕扯着布帆,生命被风浪掌控着,或许,即刻就会被鲸吞。
4.黄河渡口景点风陵渡口图片大全《风陵渡》表达了作者对光明永不妥协的追求。《风陵渡》中诗人面对着苦难和斗争,对现实充满信心。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命运都赋予这时代,这祖国的土地。《风陵渡》这首诗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家艾青,记录了艾青乘坐渡船渡黄河到潼关去的心境。
赏析:诗一开始就以四个排比句勾勒出了一幅渡河图。此刻的风陵渡口,处在一个风的世界里。读这四句诗,让人仿佛置身河面,渡船在水上出没,耳边是船工号子,壮阔、悲凉。而它更深的层次,是以民族战争为背景的,有着战乱的潜质。
5.黄河大渡口旅游景点长江穿过重庆市的主城区。
流经重庆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
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该峡位于湖北省境内),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
重庆主城区在长江北岸。
重庆市主城区,是指关于城市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作为城市主体的重庆市,是将重庆作为一个有城乡二元体构成的城市意义上的一个地域范围,区别于行政意义上的重庆直辖市。重庆市主城区包括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即通常所称的“主城九区”。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孙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6.黄河渡口景区图片北同蒲线的起点大同,终点太原。
北同蒲铁路初建时为窄轨铁路,1938年改为标准轨距,并与全国铁路联网。北同蒲铁路沿线开发较早,山川壮美,物产富饶,民风淳朴,古迹颇多。
北同蒲铁路于1933年11月开工,1939年竣工。初建时为窄轨铁路。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同蒲铁路进行了大规模的电气化改造,部分线路进一步取直,曲线半径加大,增加站线,更换重型钢轨,线路通过能力进一步提高,行车设备更加现代化。1983年6月开工,1989年7月31日开通。1992年4月1日,北同蒲铁路全部废除蒸汽机车牵引,改由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牵引,成为晋煤外运的主要干线之一。
7.风陵渡旅游景点图片山西省芮城县西南端。风陵渡位于黄河从北到南,继而从西折东的转折处,南同蒲铁路的终点,即今芮城县西南35公里的风陵渡镇。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其名字是因附近的风后陵而取的。相传黄帝六相之一的风后,与蚩尤作战被杀,埋葬在这里,后来建有风后陵。津即渡口,所以后称风陵渡。明清时在此设巡检司和船政司,管理防守和运输事宜。这处“鸡鸣一声听三省”的渡口,历史上一直以摆船渡河,来连接陕豫二省。正是“挽输今正急,忙煞渡头部”。而今,一座铁路大桥将南同蒲路和陇海路连接在一起,把黄河天堑变为通途。1500米长的黄河大桥飞跨南北两岸,连接三省人民。凤凰咀上的引黄电灌站,吞波吐浪,灌溉着万顷良田。登临河岸边的凤凰嘴上,远眺潼关,太华、崤函历历在目,脚下黄河波浪滔滔,气势雄伟。风陵渡,现在已发展成一个镇,有永乐宫、大禹渡等景点。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离风陵渡约1小时车程。永乐宫是一处很有影响的古建筑,以壁画艺术闻名天下。这里的壁画是我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可与敦煌壁画媲美,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永乐宫原来一处道观,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镇永乐镇,被称为永乐宫。永乐建于元代,施工期长达110多年。1962年因为三门峡水库水位误测,将位于黄河岸边的永乐镇永乐宫整体搬迁至现在的芮城县。老潼关与风陵渡隔江相望,分别隶属陕西、山西两省,两岸相隔不过300米,陆路交通绕行风陵渡公路大桥则约有10公里远。
8.风陵渡景点黄河风情小镇风陵渡海拔330米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辖镇
风陵渡镇,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地处芮城县西部,东与阳城镇相邻,南、西与河南灵宝市、陕西潼关市和大荔县隔河相望,西北和永济市韩阳镇接壤,北依中条山与永济市韩阳镇相隔,距芮城县城约42千米,区域总面积188.5平方千米。
1949年,风陵渡镇境域属芮城县第五区;1984年9月,由风陵渡公社改为风陵渡镇。截至2018年末,风陵渡镇户籍人口为67921人。截至2020年6月,风陵渡镇下辖1个社区、3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风陵渡集镇。
2018年,风陵渡镇有工业企业218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9个。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风陵渡
邮政区码
044602
别名
封陵津风陵津风陵堆
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
1949年,属芮城县第五区。
1950年,属永济县第三区。
1958年,属芮城县东风公社。
1959年,属风陵渡公社。
1984年9月,由风陵渡公社改为风陵渡镇。
2001年4月,中瑶、汉渡2个乡并入风陵渡镇。
9.黄河渡口景点风陵渡口图片高清四季免费。
印象风陵渡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核心区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背靠中条山,南临黄河水,与华山隔河相望。
蓝天碧水的环绕,古香古色的建筑,鸟语花香,商铺林立,来到这里,您将会感受到黄河文化风情的浓浓韵味。
10.风陵渡口简介景点风陵渡有两个景点,便是著名的两座大桥和65度黄河弯了,铁路大桥(武警把守)和公路大桥(江泽民题辞),是中国唯一有两座大桥的镇。
风陵渡镇地处晋、秦、豫三省交界的黄河大拐弯处,这里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捷,三河交汇(黄河、渭河、洛河)、三省交界(陕西、山西、河南)、三路共通(铁通、公路、水路)、三桥飞架(铁路桥、公路桥、高架桥)。
是山西省的南大门,是通往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和中原大地的咽喉要通,是国际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今天以其“淘金之地”,倍受商家青睐,成为黄河金三角的一颗璀璨明珠。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