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简单、易做、发菌快、出菇早
缺点:使用菌种较多
目前,食用菌栽培虽然已有相当雄厚的技术基础,但由于其栽培过程环节较多,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栽培失败。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一、产生杂菌感染。凡以杂木屑和农作物秸秆等原料栽培的食用菌,栽培的成败与产量的多少取决于培养过程中污染率的高低。
1.栽培中产生杂菌的主要原因有:①培养料灭菌不彻底。表现为整个培养袋上都长出较为均匀的杂菌菌落,或是培养袋被刺破而使杂菌侵入形成圆形扩散的菌落;②接种过程不规范引起。表现为长出的杂菌通常只在袋口周围,且菌丝较为稀疏;③菌种本身带菌。表现为菌种所到之处均有杂菌;④场地条件差或是利用消毒不彻底的老菇房。表现为培养袋上出现不均匀无规则的杂菌菌落;
2.对策:①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对质地坚硬、颗粒粗细不均的原材料进行过筛处理以免刺破菌筒薄膜;②及时小心装袋,彻底灭菌。拌好料后,应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装好袋并及时彻底灭菌(料温升至100℃后维持10~12小时以上);③选用优质菌种。优质菌种是栽培成功的基础与保证,菌种的好坏直接影响食用菌生产的经济效益,应到信誉度高、经济实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单位购买高产优质的菌种,接种时仔细检查,确保无杂菌感染的菌种才用;④严格消毒,规范接种操作程序。对接种室及接种用具进行严格消毒,接种时保证接种场所、工具和接种人员的清洁卫生,严格遵守操作程序。
二、接种后菌丝不吃料、不发菌
1.原因:①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或被杂菌感染。水分过高则菌丝前端与培养料有明显的分隔线,培养料颜色较深;水分过低则生长菌丝与培养料的界限不明显,培养料颜色较浅,菌丝生长前端不均匀、扩散也不整齐而且较为稀少;②酸碱度不适合;③用种量太少。
2.对策:配制培养料时严格按照各种食用菌生长要求的条件调节好培养料的含水量和PH值,适量使用菌种。
三、发菌后期菌丝吃料慢,迟迟不满袋
1.原因:
①装料过紧或菌袋两端扎口过紧,袋料中间氧气不足;②环境温度不适合。
2.对策:注意装袋和扎口松紧适合,随时根据天气变化调节发菌室的温度以适合菌丝生长。
四、菌丝发满后却不出菇
1.原因:
①环境温度不适合。不同菌类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范围差异很大,当环境温度远高于或远低于正常的出菇温度时就很难出菇。②培养料中的碳氮比例不适。不同的菌类有不同的培养料配方,只有满足最佳碳氮比的培养料才能使食用菌正常出菇。③光线不足。一般的菌类在发菌阶段在无光线甚至完全黑暗的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但在出菇阶段必须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刺激才能正常出菇。④菌株温型与当时的环境温度不符。如在高温季节栽培了低温型的平菇,除非采取了空调或冷库等降温措施,否则是不会出菇的。
2.对策:选用适合季节的菌株和最佳培养料配方,调节好菇房的温度和光照。
广西农科院生物所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530007)高级实验师 陈丽新
保证食用菌菌种质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正确鉴定菌种种类;二是保证菌种纯度、长势和菌龄;三是扩大培养优质菌种。
一、正确鉴定菌种种类
最可靠的方法是做出菇试验,即小型栽培,根据子实体特征鉴别种类。有些食用菌菌丝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比较特殊,靠专业人员经验可以鉴定,如竹荪、猴头、银耳和草菇能够在实验室目视准确判断。
二、保证菌种纯度、长势和菌龄。
1、纯度。菌种要求是纯培养,不能混有杂菌和其他食用菌。可从菌落形态,特别是从菌落颜色上区别,如毛霉、根霉菌丝稀疏、生长快,青霉、曲霉、木霉聚集。许多杂菌区别于食用菌的白色呈特殊的颜色。
2、长势。不同食用菌菌丝的生长速度、旺盛程度、浓密度有明显的差别。在鉴别菌丝长势时,要注意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因素,在条件适宜的前提下,选用菌丝生长旺盛、生长量多和生产快的菌种。
3、菌龄。老化菌种生活力弱,不宜在生产中使用。不同食用菌老化的表现不大一样,就大多数食用菌来说,白色的菌种变黄或吐黄水,培养基收缩,形成了大的子实体,都是培养时间过多的菌种,不能使用。
三、扩大培养优质菌种
1、提供菌种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菌种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要齐全,掌握好碳氮比、无机盐、水的浓度,配制培养基一般碳源百分之几至十几,氮源千分之几至十几,大量元素的化合物是千分之五以下至万分之几,微量元素是十万分之几至百万分之几。
2、保证适宜的环境条件。已大量栽培的食用菌需要的温、湿、气、光等环境条件都很清楚,力求用量适宜的条件培养菌种。刚接好的菌种应取最适生长温度中的上限温度,促其萌发,培养2-3天菌丝深入培养基后,使培养温度稍低于最适生长温度,菌丝才会茁壮生长。一般应避光和适当通气。
3、防杂菌污染
⑴灭菌要彻底。灭菌不彻底,培养基中未杀死的杂菌在培养菌种时生长繁殖,菌种不能用。
⑵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杂菌进入培养基的机会有接种室(箱)灭菌不彻底、无菌操作不当、接种速度快等。
⑶环境消毒。对环境进行必要的药物消毒,最好是不同药物交替使用。不能随便丢弃有杂菌的菌种袋、瓶和栽培袋,防止成为食用菌栽培的重要污染源。
⑷做好菌种培养基的管理。菌种培养2-3天要逐个瓶(袋)检查,将生有杂菌的菌种拿到远处深埋或烧掉。如果不及时捡出生有杂菌的菌种,很快被迅速生长的食用菌菌丝掩盖,已无法识别,使用后损失更大。培养室消毒、避高湿,防大风直接吹进培养室,都是防菌种被污染的重要措施。
⑸轻拿轻放菌种。保证瓶、袋完好无损,包括装料、灭菌、运输、接种、培养管理等过程中防磨破、碰破、挤破、压破、扎破菌种瓶或菌种袋。运输时用洁净布覆盖,防落尘土和杂菌。
4、防菌种过期。过期的菌种老化变黄,培养基脱水,或形成子实体消耗了大量营养物质,菌种生活力降低。食用菌的种类和培养料不同,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天数和使用期也不一样,母种长满试管应立即使用。平菇母种一般培养7天,有的平菇品种多培养一夜菌丝就变黄。木屑、棉籽壳为主料的原种、栽培种,外观长满菌丝后,中心部位还没有长好,在室温下有5天左右的后熟期内部也就长好了,这时应及时使用。(来源:《中国农村科技》2003.3期)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