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不食草
【拼 音】é bù shí cǎo
【英 文 名】Small Centipeda Herb
【别 名】球子草、散星草、蚊子草、鸡肠草、沙飞草、猪屎草、砂药草、杜网草、白珠子草、野园荽、地芫荽、石胡蒌、山胡椒、地胡椒、满天星、大救驾、小救驾、地杨梅、二郎戟、三牙戟、三牙钻、三节剑、连地稗、白地茜、猪屎潺、通天窍、雾水沙、猫沙、小拳头、铁拳头。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肝经。①《履CHAN岩本草》:“温,无毒。”②《医林纂要》: “辛苦,温。”《得配本草》: “入手太阴经气分。”
【功用主治】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
主产浙江、湖北、江苏、广东等地。此外,广西、河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亦产。
生于稻田或阴湿处、路旁。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生于稻田或阴湿处、路旁。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鹅不食草常生于田埂、路旁、屋边或荒野湿地上。广布我国南北各省
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又名石胡荽,为一年生矮小草本,茎匍匐状,多分枝,长5-20厘米,直径2-3毫米,薄被蛛丝状毛或有时无毛。叶互生,无柄,倒卵形,长7-18毫米,宽3-6毫米,顶端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少数锯齿,背面略被蛛丝状毛或无毛;侧脉通常2-3对。头状花序扁球形,直径约3毫米,无花序梗或有极短的花序梗,单生于叶腋;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层,绿色,狭披针形,边缘透明,膜质,外层的较大;花夏秋开,异型,盘状,外围雌花多层,黄绿色,花冠细管状,顶端具2-3细齿,中央两性花数朵;瘦果近圆柱形,基部略挟,长约1毫米,被柔毛
关于鹅不食草的得名,还有一个传说:
从前,有一个农家的孩子,自幼患鼻炎,长年鼻塞流黄脓鼻涕,臭哄哄的。孩子家里养有一群鹅。一天,他赶着鹅群到一个山边的地方吃草。饿坏了的鹅群见草就吃,惟独有一种又鲜又嫩的青草,鹅群却一口都不吃。小孩用竹竿把鹅群赶到草旁,鹅群只低头闻闻,又跑开了。小孩心里好奇,拔一株草用鼻子闻了一会,忽然打了几个喷嚏,鼻子顿时也开通了。后来,他再不流浓臭鼻涕了。同村还有几个患鼻炎的孩子,也用这种青草塞鼻,都很快治愈了。从此,这种草的药用功效逐渐流传开。因为鹅不肯吃这种草,人们就给它取名“鹅不食草”。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