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湖南特产网!

如何根据水稻营养特点合理施肥

一、如何根据水稻营养特点合理施肥

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0.8~1.2公斤、钾(K2O)2.1~3.0

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2:1:3。另外,硅和锌两种微肥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起到增产的作用,并能提高稻米品质;锌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降低空秕率,起到增产作用。

水稻施肥方案

施足基肥:大田基肥也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一般亩施2000~3000公斤,配施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另外每亩增施硅肥6~8公斤、硫酸锌1~1.5公斤。大田基肥应在插秧前结合耕耙稻田施用,要深施到12~20厘米的土壤中。

合理追肥:

早施分蘖肥,移栽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以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起到增穗作用。一般亩施速效德化冲施肥5kg即可。

②巧施穗肥,水稻倒二叶开始出叶,幼穗长约1厘米时,是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基础时期,应控制无效分蘖。此时可每亩追磷钾肥10~15公斤,能增加颖花数量,防止颖花退化,促穗大粒重,同时具有养根、健叶、壮秆、防倒伏的作用。

③补施粒肥,粒肥可以有效地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加快灌浆,促进成熟和籽粒饱满,改善稻米品质。追肥要视水稻长势而定,宜少不宜多。对抽穗前叶片有褪绿发黄的地块,可亩施钾肥4~5公斤;前期肥足、中期分蘖过多过旺、叶色浓绿、群体间受光态势差、有贪青晚熟趋势的田块,可不追施粒肥。

根外追肥:灌浆期和乳熟期,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看有效促进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二、什么是水稻如何高产施肥

水稻高产的施肥方法:

平衡施肥有效解决水稻高产难题。有机肥料与化肥科学搭配,水稻增产效果最佳,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培肥地力,改善稻米品质作用,一般施肥应该增氮、补钾、稳磷、添锌为基本原则。施肥量视稻田肥力而定,一般一亩地施用纯氮10~14千克,氮磷钾配合比为2:1:1,水稻专用肥一般一亩施用100斤肥,并补充施用农家有机肥1500~2000公斤肥。一般采用减前增后,增大微量肥用量的施肥原则。一般氮肥用量底肥:分蘖肥:穗肥按照5:3:2的原则,底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分蘖肥在移栽7~20天内分两次追施。穗肥在晒田复水后或抽穗前20天施用,进入齐穗期后根据叶苗的实际情况追肥。

实现大面积水稻产量的提高,实现高产与优质、高效、节水、保护环境及增加农民收入等目标,必须依靠良种良法的有机结合,改进早配技术,挖掘品种潜力。根据生态条件,耕作制度以及品种特性,对水稻高产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培育壮秧、规范移植、科学管理、结合病虫防治到适时收获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促进水稻的优质高产。

三、目前,水稻常用的施肥方法有哪些?

水稻施肥有基肥和追肥两种。插秧前结合水耙地时施肥统称基肥,过去以农家有机肥为主,现在是有机肥和化肥同时施用。插秧后施肥,统称追肥,有返青肥(可以省略)、分蘖肥、穗肥、粒肥等。

(1)基肥。移栽水稻插秧前施入本田的肥料称为基肥。基肥的作用:一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物理性质;二是提高土壤养分的供应水平,满足水稻插秧后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促进早生快发;三是调节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养分供应,保证土壤持续不断地供给水稻各生育时期所需的养分。高产水稻基本苗较少,要求分蘖成穗率高,这就要求土壤能为水稻前期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北方稻区生育期短,春季气温低,施足基肥尤为重要。基肥多以肥效稳长而营养元素齐全的有机肥料为主,并配合一定数量的无机肥料。就肥料种类而言,除有机肥全部作基肥施用外,还包括化学肥料中磷肥的全部或大部、氮肥和钾肥的一部分。基肥施用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 全层施肥。全层施肥有两种形式,一是泡田前全层施肥法,即在泡田前将肥料撒施田面,然后泡田耙地。最好结合旋耕,将肥料混入耕层7~10厘米,然后泡田、拉板整平;二是泡田后全层施肥法,即在泡田并经初平后撒施肥料,再进行水耙使肥料混合于耕层中,然后拉板整平。全层施肥的特点是肥效长,肥劲稳。由于肥料均匀分布于耕层,可促进水稻根系深扎,扩大吸收面积,增加养分吸收量。全层施肥还可减少肥料损失,提高利用率,尤其是对碳酸氢铵等挥发性氮肥效果更为明显。当基肥施用量较高时,可以大部分全层施用,小部分作铺肥施用,效果更好。

② 铺肥。铺肥又称面肥,在水耙地后将肥料均匀撒施田面,然后拉板整平使肥料混合于表层中,是目前北方稻区基肥的主要施用方法。铺肥的特点是肥效快,有利提早返青及分蘖,肥效亦较长,可达45天左右。基肥数量较少时以铺肥为宜,施肥后在土壤沉淀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应尽早插秧,以减少肥料损失。

③ 翻前深施。在秋翻或春翻前将肥料撒施田面,翻地时将肥料翻扣于深层。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的结果,这种施肥方法氮肥利用率高达75%,肥效长。但是由于施肥部位较深,故初期肥效较差,在施用量较多时,不利中后期调控,甚至会导致贪青晚熟。因此,一方面应与铺肥相结合,一方面应控制施用量。漏水田翻前深施肥料损失大。

(2)追肥。移栽水稻插秧后施用的肥料统称追肥,包括分蘖肥、穗肥和粒肥。

① 分蘖肥。插秧后不久(一般3~15天)施用的肥料称为分蘖肥。分蘖期是单位面积穗数的决定期,又是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为壮秆大穗奠定基础的时期。分蘖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尽早达到预期穗数,这一点对北方寒冷稻区尤为重要。分蘖肥的施用要适时适量,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同时,还应有助于控制无效分蘖,促进形成大穗,提高成穗率,并防止穗分化或拔节前氮素过剩。

分蘖肥一般在插秧后5~10天,秧苗返青后刚开始分蘖时施用。首先,这是因为分蘖肥肥效约为20天,与有效分蘖期基本一致。其次,n叶露尖时插秧,最易成穗的是n-1和n节上的分蘖,然后是n-2和n+1节上的分蘖,此时追肥正好促进这些节位上的分蘖。再次,经过10天左右的吸肥和生长,可以根据叶色、出叶速度等判断土壤和基肥养分供应情况,决定施肥量。当生育期较短或插秧晚时,这时施肥促进形成的分蘖在拔节前已来不及形成3片叶,所以分蘖肥应提早到插秧后3~7天施用。前已述及,拔节时叶片数越多分蘖成穗把握越大,越容易形成大穗,因此分蘖肥宜早不宜晚,但应注意及时控制,防止群体过大。

② 穗肥。穗分化期是决定每穗颖花数与颖壳容积的时期,对结实率及千粒重亦有较大影响,此期施肥的目标是:第一,形成足够的库容,即在已有穗数的基础上,使每穗颖花数与颖壳容积达到预期要求;第二,形成理想株形与强健的根系,使抽穗时群体叶面积指数适宜,受光态势良好,为抽穗后灌浆物质的生产奠定基础;第三,增加抽穗前光合产物贮藏量。

每穗颖花数等于分化颖花数与退化颖花数之差。增加分化颖花数的有效施肥期是穗分化前6天到穗分化后4天,其中穗分化前后的3天最有效。减少退化颖花数的有效施肥期为穗分化后7~14天。前者称为促花肥,后者称为保花肥。北方稻区水稻品种多为衔接型或重叠型,即幼穗分化早于拔节或同步进行,施促花肥虽然有促进枝梗和颖花分化的作用,但根据器官同伸规律,也会使无效分蘖增多,促进基部节间和上位叶片的伸长,故此期施肥应慎重,不出现明显缺肥,一般不施肥。保花肥一般在抽穗前15~18天施用,此时水稻分蘖已停止,基部节间长度和上部叶片已经定型,施肥对群体结构和生育进程影响较小,是施用穗肥的适宜时期。应该指出,不同品种对促花肥的反应不一样,对于像沈农91号耐肥抗倒伏性强,上位叶片和穗子较短而直立的品种,适量施用促花肥还是有利的。

③ 粒肥。粒肥是指抽穗至齐穗期的追肥。对叶色黄、植株含氮量偏低(1.2%以下)、土壤肥力后劲不足的稻田,应酌情施用粒肥。粒肥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保持叶片适宜的氮素水平和较高的光合速率,防止根、叶早衰,使籽粒充实饱满。如果植株没有明显的缺肥现象,盲目施用粒肥,会造成氮素浓度过高,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导致贪青晚熟,空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而且容易发生病虫害。有些地区抽穗后用飞机喷施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实际上也是起到粒肥的作用。

系统应用水稻吨田宝可以提高基肥和追肥的利用率。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快捷留言

  1. 来自阳先生对湖南湘潭特产发出留言意向
  2. 来自欧女士对湖南株洲特产发出留言意向
  3. 来自李女士对湖南衡阳特产发出留言意向
  4. 来自王先生对湖南郴州特产发出留言意向
  5. 来自汪先生对湖南湘西特产发出留言意向
  • 特产动态
  • 特产问答
  • 特产百科
首页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正在咨询|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