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的饲养是养鹅业的重要环节,前10天的饲养尤为关键。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以下是关于雏鹅前10天饲养技术的详实有效的方法:
### 一、育雏准备
1. **育雏舍消毒**:在雏鹅入舍前,应对育雏舍进行全面彻底地清洗和消毒。先清扫地面、墙壁、天花板及设备上的污物,然后用2%烧碱溶液喷洒消毒,再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密闭24小时后通风换气,确保无刺激性气味后再进鹅。
2. **预热试温**:提前1-2天开启保温设备(如红外线灯、电热毯、火炉等),使育雏舍温度逐渐升高至适宜范围,并保持稳定。同时检查电路、供暖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无安全隐患。
3. **饮水器与食槽准备**:根据雏鹅数量配备足够数量的饮水器和食槽,保证每只雏鹅都能方便饮水和采食。饮水器应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源;食槽高度适中,便于雏鹅啄食。
### 二、接雏与初饮
1. **接雏**:选择健康活泼、体重均匀、眼睛明亮、绒毛整洁、脐部愈合良好的雏鹅。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寒、防晒、防挤压,尽快运回育雏舍。
2. **初饮**:雏鹅出壳后24小时内应进行初饮。初饮水中可添加适量葡萄糖(5%)、维生素C(0.1%)以及抗菌药物(如恩诺沙星,按说明书使用剂量),以补充能量、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初饮时应将雏鹅喙浸入水中,让其学会饮水。
### 三、开食与饲喂
1. **开食**:初饮后2-3小时即可开食。初期饲料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配合饲料为主,可适当添加切碎的青绿饲料(如嫩草、菜叶)。开食时可将饲料撒在干净塑料布或硬纸板上,引导雏鹅自由采食。
2. **饲喂方式与次数**:前3天采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式,每天饲喂6-8次,以后逐渐减少至4-5次。每次饲喂量以雏鹅在半小时内吃完为宜,避免剩料变质。饲喂时要定时定量,形成规律。
3. **饲料过渡**:随着日龄增长,逐步增加青绿饲料比例,减少配合饲料比例。7日龄后可开始训练雏鹅采食青草,10日龄后可适当投喂一些碎米、糠麸等粗饲料。
### 四、温度与湿度控制
1. **温度控制**:雏鹅适宜的环境温度为32-34℃,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常温。具体温度应根据雏鹅行为、分布情况灵活调整。温度过高时,雏鹅会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叫声尖锐;温度过低时,雏鹅会聚集在热源附近,发出尖叫声。
2. **湿度控制**:育雏舍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湿度过大易引发霉菌病,湿度过小易导致雏鹅脱水。可通过洒水、通风等方式调节湿度。
### 五、光照与通风
1. **光照**:雏鹅对光照需求较高,初期每天需提供23小时光照,仅保留1小时黑暗以利于休息。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2-3瓦为宜,光源距地面高度约1.5米。随着日龄增长,逐渐减少光照时间,增加自然光照。
2. **通风**: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排除舍内污浊空气,降低氨气浓度,有利于雏鹅健康。通风时应避免冷风直接吹向雏鹅,防止受凉感冒。
### 六、防疫与卫生
1. **疫苗接种**:按照当地兽医部门推荐的免疫程序,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如小鹅瘟、禽流感等。接种前后应注意观察雏鹅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2. **日常卫生**:定期清理粪便,保持舍内干燥清洁。饮水器、食槽每日清洗消毒。定期对育雏舍进行带鹅消毒,可用百毒杀、新洁尔灭等消毒剂。
综上所述,雏鹅前10天的饲养技术涉及育雏准备、接雏与初饮、开食与饲喂、温度与湿度控制、光照与通风、防疫与卫生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精心操作,才能确保雏鹅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
养鹅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技术要领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养鹅环节技术要领的详细介绍:
1. **选种与育雏**
- **选择健康雏鹅**:选择眼大有神、性情活泼、体态匀称、绒毛整洁且富有光泽的壮雏鹅进行饲养。确保雏鹅腹部柔软、脐带处无血迹或硬块,头大背宽、叫声清晰。
- **自制鹅笼**:采用2-3层直立或阶梯式笼养,最佳为笼架式。笼组布局应合理,中间留走道,便于管理和清洁。
- **先饮水后开食**:雏鹅干毛后能行走并伸颈张嘴会啄食行为时进行饮水,水中可加入万分之五高锰酸钾以预防疾病。饮水后及时开食,将煮得半生不熟的玉米粒经清水浸泡后拌入红砂糖喂食。
2. **养殖环境管理**
- **保温控光**:根据雏鹅日龄调整舍温,确保适宜的生长温度。同时,控制电灯光照时间,随着雏鹅生长逐渐减少光照。
- **保持空气新鲜**:在育雏室两侧或顶部留进气孔和排气孔,确保空气流通,但避免贼风侵入。
- **保持适宜湿度**:湿度以65%为最适宜,有助于雏鹅的水分蒸发与体热散发。
3. **饲料与喂养管理**
- **饲料配比**:合理的饲料配比是鹅群健康生长的重要保证。主要饲料包括玉米、豆粕、麦麸等,冬季可适量添加鱼粉和骨粉增加蛋白质和矿物质摄入。
- **喂养方式**:定时定量喂食,确保饲料新鲜干燥。同时,保持饮水设备干净卫生,及时补充饮水。
- **青料补充**:在饲料中适量添加鲜嫩的黑麦草、菊苣或苦卖菜等青料,以保证营养均衡。
4. **疾病防治**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鹅群的身体状态,如有异常表现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疫苗免疫**:根据当地疫情和兽医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程序,定期接种疫苗。
- **常见病防治**:针对鹅电离病、鹅病毒性肝炎、感冒等常见病害,咨询专业兽医或相关兽医院医生,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5. **日常管理与观察**
- **记录与监测**:建立详细的养殖记录,包括鹅的生长发育情况、饲料消耗量、疫苗接种情况等。同时,密切观察鹅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环境卫生**:定期清理鹅舍和周围环境,保持干燥、通风和卫生。及时处理粪便和废弃物,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疾病。
综上所述,养鹅环节的技术要领涉及选种与育雏、养殖环境管理、饲料与喂养管理、疾病防治以及日常管理与观察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要领并严格执行,才能确保鹅群的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