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特产
上海特产不少,主要有皮薄汁多、香甜可口的上海水蜜桃,以及中国名鱼之列、肉质鲜嫩的松江四鳃鲈鱼,产于崇明、长兴、横沙的名贵经鱼类凤尾鱼等。上海传统手工轻纺产品露香园顾绣,是源于胆代顾氏家传技法制作的独具风格的绣品,将顾绣技法用于制作服装、摆饰、床上用品等绣品。上海食品名特产有城隍庙五香豆和梨膏糖、奉贤南桥进京腐乳等。
上海水蜜桃
特点:肉质柔软,皮薄色艳,汁多味甜,香气浓郁,入口易溶。如把熟透的桃子拨破一小片皮层,用嘴吮饮,就能把果实中的浆质吸尽,是桃品种中难得的佳品。
功用:经济价值很高,用途很广。以鲜食最佳,也可加工成罐头、桃脯。水蜜桃花色艳丽,可供观赏。另外,它还具有医药价值。桃仁有破血祛淤、润肠、镇咳功能,主治淤血停滞、经闭腹痛、跌伤肿痛、便秘等症;桃花有利尿作用,可导泻逐水。干幼果称“瘪桃干”,也可入药,用于治疗阴虚盗汗、咯血。桃胶是制药工业上的乳化剂和粘合剂。
松江四鳃鲈
“西风吹上四鳃鲈,雷松酥腻千丝缕”。南宋诗人范成大笔下的四鳃鲈就是产自黄浦江支流 松江里的鲈鱼。松江鲈鱼虽小,产量又不多,但名声颇大,这主要是因为此鱼肉质细肥嫩, 洁白如雪,没有细毛刺,滋味鲜美绝伦。千多年来,有许多文人骚客颂扬过它。晋朝文学 家张翰在外做官时,一阵秋风吹过,勾起他思念故乡之情,竟弃官返里,闭门不仕。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有词曰:“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清朝乾隆皇帝两次下江南, 都特地赶到松江府吃四鳃鲈,予以极高评价,并指令年年供奉鲈鱼。
概况:这种鱼体型不大呈纺锤形,长约十二厘米,重不过二、三市两,头大而扁平,眼小而生于 上方,口宽呈扇形,无鳞,背部呈黄褐色,腹部呈灰白色,身披四、五条黑色斑纹。奇特的是,松江鲈鱼出水后鳃房里仍贮着水,若置于稻糠里,可活四、五天。因为这种鱼两鳃 前后各有一道凹痕,其形与色如同鳃孔,在鳃盖上又有条橙红色的条纹,看起来极似四片 外露的鳃叶。因此,古时人们认为松江鲈鱼有四鳃,《续韵府》中记载:“天下之鲈皆二鳃, 惟松江鲈四鳃。所以松江鲈鱼也称四鳃鲈。”其实,松江鲈鱼与常鱼一样,也只有两只鳃。 松江鲈鱼寿命只不过一年,冬末春初,大鱼到海口产卵以后,随即死去,幼鱼孵出,在春 夏之交纷纷上溯到黄浦江各支流,秋天长成。金秋季节,一群群四鳃鲈游至松江秀野桥下, 这时正是捕捞鲈鱼的黄金季节。
特点:松江鲈鱼肉嫩而肥,鲜而无腥,是野生鱼类中最鲜美的一种,为中国四大名鱼。
烹制:松江鲈鱼可以采用多种烹调方法,比较有名的一种是“鲈鱼脍”。据《松江府志》记载:“须 入九月霜降之时,将鲈鱼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橙花叶相间。细切和脍, 拨令调匀,并要配香菰(或茭白),不仅味佳,而且色美”。另一种是“鲈鱼氽鸡汤”。冬 天将鲈鱼投入滚热的鸡汤中煮熟,盛在汤盆里,金黄色的鸡汤浮现阒肚如雪脂的鲈鱼,可 谓色、香、味俱佳。此外,红烧或作羹也很鲜美。松江鲈鱼的内脏处理也有特色,一般不 能用刀剖腹,否则有损鲜味。通常是用竹筷从鱼口插入鱼腹,将内脏取出洗净后仍放还腹中。
凤尾鱼
特点:体侧扁,尾部延长,银白色。口大而方,胸鳍上部具游离鳍条,尾鳍没有对称性。腹中具棱鳞。雌大雄小。
功用:凤尾鱼是名贵经济鱼类,肉质鲜美,供鲜食或制罐头食品。通常,人们喜欢将它油炸,加上辅料佐餐,其味香酥可口。
上海露香园顾绣
顾绣原始于明代。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松江府有个进士叫顾名世,晚年在上海九亩地建 筑了一座林园居住,取名“露香园”。顾氏后裔精于刺绣,有独到之处,绣品供观赏、赠友,“顾绣”即由此得名。顾氏绣法从内廷传来,擘丝比头发还细,针刺纤细如毫毛,配 色精妙,别具心裁。所绣山水、人物、花鸟都气韵生动,精细无比,“顾绣”之名大振。 明末地方志提及顾绣时记述:“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大者,不啻数金。”可见 顾绣之名贵。当年苏州、杭州民间的绣品以及官营丝织机构还将他们的制品冠以“顾绣” 之名。由此足见顾绣影响之深广。现今,有史料可查考到的顾绣名手有缪氏、韩希孟和顾 兰玉等人。缪氏是顾名世的长子顾 汇海之妾,她绣技很高,“所绣人物,山水、花卉大有 生韵。”韩希孟是顾名世的孙媳,在顾绣诸名手中最有代表性,她的丈夫顾寿潜,别号绣 佛主人,能诗善画;韩希孟既善绣,也工画花卉。夫妇都有很高的艺术素养,珍视刺绣, 认为 刺绣不应只是衣裙装饰的从属物,而应以它的独特风格,显示出独立的艺术地位。韩希孟钻研刺绣“覃精运巧,寝寐经营”。作品大多绣宋、元名画,她充分运用针锋特技 来表达画面的神韵。所绣人物神采奕奕,呼之欲出。《洗马图》是她的代表作,绣出了洗 马人全神贯注洗马的神情。绣制山水,能表达各派的画风,她绣制的宋代名画家米芾的山水画,根据近水远山的透视关系,采用不同的针法,表现了山、云、水、天、虚无缥缈、似有若无的意境。她绣的花鸟鱼虫,生气回动,五彩斑谰。韩希孟的精湛技艺确立了顾绣 的卓越地位,她的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具有启迪作用。苏绣的发展受她影响很大。到了 清代,顾名世的曾孙女顾兰玉开设刺绣作坊,广收徙弟,传授顾秀技法。自此,顾秀传到上海四郊,民间妇女争相仿制。商人开设绣庄,收购绣品,顾绣之名传遍江南。清嘉庆年间,因未能真正普及民间,顾绣渐渐衰落,年久几至失传。
品种:产品形式除传统画绣挂幅外,还有睡衣,浴衣、台布、枕套、被面、围巾等品种。
特点:顾绣针法多样,色彩丰富,丝缕分明,质地大都用软缎、绸料及特丽纶等。
城隍庙五香豆
城隍庙五香豆用料讲究,火候适当。所用原料是专门选自浙江省余姚县出产的蚕豆,挑选极为严格,黄皮豆和虫蛀豆都不能用,要使用清一色的青皮豆,洗干净用水煮。烧煮用的是双眼灶,上面放一只清水锅,一只糖水锅。当清水锅水温达到摄氏60度左右时候,再把洗净的蚕豆放进去,煮一段时间,豆熟后往糖水锅里捞。但捞豆以前,要先把一定比例的糖精和香草、香精放在糖水锅里,再往捞出的蚕豆上撒点盐,放进糖锅里后要不断地翻动。翻动时,要从锅边周围用笊篱慢慢往下推着翻。这样能把豆煮得均匀入味。半个小时左右,见豆皮上泛出盐花,可以起锅把豆晾在竹丝容器里,凉透、干燥后即为五香豆。皮薄肉松,盐霜均匀,咬嚼柔糯。吃到嘴里香喷喷、甜滋滋,别有风味。
上海梨膏糖
据传梨膏糖始于唐朝名相魏微,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他将草药磨成粉末同梨汁一起煎熬,给其久病老母服用。后来这种方法竞相流传,成为疗效食品梨膏糖。现在,上海豫园商场内的上海梨膏糖商店常年供应各式梨膏糖,有采用杏仁、山楂、川贝、桔梗、桔红等十余种中药材加工制成的止咳梨膏糖,还有姜汁、薄荷、胡桃、虾米、肉松、松子等各种花式梨膏糖。
南桥进京乳腐
相传,在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浙江海盐有位姓萧的商人来到奉贤县南桥镇东街 开设酱油作坊,兼制乳腐,产品由鼎丰酱园销售。当时南桥有个人在北京做官,一次返家 探亲,吃了鼎丰酱园的乳腐,觉得滋味甚美,就买了些带回京城。同僚品尝后,都认为是乳腐中之佳品。于是,消息灵通的商人就到南桥竞购贩运,以供京官食用,获取利润。鼎 丰酱园老板趁此机会做了一块红漆招牌,上书“进京乳腐”四个金字,悬于店堂,以广招徕。就这样,“进京乳腐”的美名不胫而走,以至远销海外。
品种:红乳腐、白乳腐和花色乳腐三大种。红乳腐又分大红方和小红方,色泽红中带褐,形状大 小厚薄一致,底面四侧平整光滑,不倾斜,不缺角,质地细糯,咸淡适口。白乳腐包括糟 乳腐、油乳腐和白方。糟乳腐色呈鹅黄,多粘白米酒糟,香气浓郁,味鲜而清口,稍带甜 味。花色乳腐品种较多。以配料而命名,如油辣乳腐、火腿乳腐、虾籽乳腐等。以玫瑰乳腐最具江南特色,它是以小红方作基础,加入馥郁的玫瑰花和其他调料精制而成。各种乳腐都可用大口玻璃瓶盛装,只要灌满卤汁,密封瓶口,放在阴凉处经久不坏。
上海特产风味 上海轻,纺,手工业工艺品丰富多采,以选料精,式样新,品种多为特色。上海的服装,毛呢,府绸,领带,皮鞋,化妆品,钟表,玩具,耐用消费品,文娱体育用品,家具等许多优质名牌产品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海派戏装,金银饰品,雕塑,锈品,人造花等工艺美术品琳琅满目。名食有糕点,五香豆,奶糖,梨膏糖等。
上海特产比较有特色是以下十种:白斩鸡、崇明老毛蟹、南翔小笼、城隍庙五香豆、大白兔奶糖、万年青饼干、杏花楼月饼、梨膏糖、松江大米、顾绣。
白斩鸡。白斩鸡是上海地区传统名菜。形状美观,皮黄肉白,肥嫩鲜美,滋味异常鲜美,十分可口。崇明老毛蟹。两只大螯上生满了细密的绒毛,故俗称“老毛蟹”,其外形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特点。崇明老毛蟹个小、壳薄,肉质细密有香味,雌性蟹黄足,雄性蟹脂多。
城隍庙五香豆。上海一种传统小吃,产地是城隍庙,用料讲究,火候适当,民间言:“不尝老城隍庙五香豆,不算到过大上海。”
梨膏糖,五香豆,进京乳腐,露香园顾绣,四鳃鲈,排骨年糕,水蜜桃,蟹壳黄,高桥松饼,黄草编
本来想说五香豆的
想了想基本上已经没什么特产了
主要是只要你有钱 上海什么都买得到 真的
所以还是不要买了 物价贵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